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3097|回复: 1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软件测试技术概论》一书的评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9 13:2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最近刚好要作一期书评,想找找有没有比较好的入门书,所以昨天就专门去书店看了这本书。其实准确的说,我的水平也不过算的上是入门,而且自己也不是专业的作家或者书评人,只想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纯粹是学术性的讨论一下,没有任何攻击目的。
首先看到了书的最后,的确是参考了270篇(本)国内外的论文(著作),不过列表太长,没有耐心看完。看看目录,觉得讲的东西的确是涵盖的很广泛。不过大体翻过一遍之后,觉得这本书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好。
这本书并不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教材使用。书中讲述到的概念很多,可以作为一本参考手册来看待——特别是如果不想自己去重新收集并翻译所有的测试技术概念的朋友,买一本作为日常参考还是不错的。不过对于初学者,通常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概念,而应该是少量的、具有操作性的、可供迅速应用于实践的东西。而且这本书在结构上比较倾向于以测试技术的视角来描述问题,没有考虑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由浅入深的引导初学者进入工作状态。比如大多数初学者第一份测试工作通常是执行系统测试,提交缺陷,之后可能开始编写一些文档,或者设计测试用例,再慢慢的向测试过程的整体把握方面靠拢。如果我说的尖锐一点,那么这本书可以认为是像字典一样,是概念的罗列,缺少对具体工作过程和方法的描述,并不是“软件测试入门指南”。
我从没有写过书,也不知道写书时对于参考资料应该如何看待。不过对于国内的很多大学出版的教材或者基础书籍,在我看来大多是抄来抄去,真正把自己工作实践写进去的很少。这本书也不例外(不过在书的封底看到一个列表,作者还会出版一本测试实践的书,估计是清华大学出版社要求把实践从本书中剥离出去的)。可能每个作者在写书的时候目的和定位都是不同的,不过我实在是不太喜欢从所有的参考资料中抄点东西就作为自己的著作出版。当然,我没有把所有的参考资料都同书中的每一段核对过,不过在第27到30页关于逻辑覆盖已经明显的是抄袭了郑人杰的《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其实郑老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他自己的多本《软件工程》也同样互相是抄来抄去的),还有对于用例数量的计算,如果我没有记错,也是出自同一书。
这本书从资料整理的角度来说还是不错的,有很多概念都收集到了明确的定义,至少有很多概念我是掌握的不牢靠的。如果大家有需要,买来作为参考书还是值得的,因为上网去查找资料再翻译成中文绝对不会比直接从书中查找方便。
但是,个人以为初学者想通过这本书来真正的入门恐怕也不容易,因为书中实践性的东西很少,而且对于测试过程方面讲述的内容更少,并且给出的很多标准和列表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缺少可操作性。《程序员》杂志曾作过一期调查,有54%的程序员工作在<20人的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测试水平同样可想而知,如果再加上一些超过20人但是测试水平同样不高的公司,我们可以认为超过半数的软件测试从业者和初学者都是处在初级水平。这样的话,其实大家需要的是一本将测试实际工作关系更紧密,为处理实际问题提出思路和方法的书。
我为大家推荐 Ron Patton 的《软件测试》一书——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书中很系统的讲解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在读完以后可以对软件测试行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本书还很薄。对于读书,任何好书都应该被读三遍以上,上面这本书在你读过三遍之后,会发现自己对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操作过程以及如何工作都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我不是书托,也可以以个人名誉来保证《软件测试》一书对于初学者的作用。虽然书中有些小小的翻译错误和印刷错误,但是它可以将你尽快的引导入软件测试行业。下面是这本书的链接:
[url]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common/info.asp?id=5860[/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4-7-9 13:30:25 | 只看该作者
犀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4-7-9 13:38: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我正在关注这本书 我手里有你所推荐的那本软件测试的书,看过后感觉还不错 正在考虑是否需要再多看一些类似的书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4-7-9 14:48:5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jackei是否真的通读过这本书?

我很讨厌这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做法,连读完270篇国外文献目录的耐心都没有,不知有什么资格来评论别人的著作。270篇国外文献,一天看一篇的话也得看一年吧?不知国内测试领域是否还有人下过这样的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4-7-9 14:53:1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不同意见!

很高兴大家来讨论《软件测试技术概论》这本书,不过千万要客观和公正。

《软件测试》是本不错的书,我看过。作为新手入门,其实两本书都不错的,也都为大家推荐过。

为什么很多人的职业生涯的高度很有限,其实根本就在于没有一个扎实的根基,而概念则是构成这个根基的基石。所以对概念还是要好好掌握的。

[ Last edited by bobli on 2004-7-9 at 15:04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4-7-9 15:29:00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买了,我觉得好像不像jackei说的那样啊。
作为给测试初学者的教材,我不认为基本概念就不需要讲了,相反,我认为初学者就是应该先掌握基本概念,否则连这些概念都没有,这个领域的知识你如何建立起来呢?
作为一本给初学者的教材,是教人一个领域的知识。它和论文不一样,论文除了参考文献的内容之外,必须得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但给初学者的教材主要是讲清楚基本的知识。如果说批评这本书没有可操作性,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就可以找到指导实践的内容:需求测试部分给出了详细的需求评审检查表、GUI测试部分给出了具体思考步骤和思考的角度。
关于这本书中引用了其他文献的问题,我觉得像覆盖率等一些经典的东西不可能有创新,谁来写也写不出花来,在教材写作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根本不是问题。

呵呵,我还是强力推荐这边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4-7-9 16:52:4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哪里能买到,多少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4-7-9 17:27:07 | 只看该作者
[url]http://www.welan.com/html/79/76579.Html[/url] 上有。
一般的书店都应该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4-7-9 17:50:10 | 只看该作者
我刚把这本书买来看了几个小时,只看了单元测试这一块,觉得还可以。
上面讲得很全面,也很通俗,我从中获益不少。我是个初学者,希望大家能推荐更多的好书,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2-28 18:04
  •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测试团长

    10#
    发表于 2004-7-9 21:58:39 | 只看该作者
    嗯,一定要拜读一下!可惜太穷,不知道哪里可以打折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4-7-10 12:20:21 | 只看该作者
    这种书要打折就只能上网买了
    上海可以通过新风雨来购买
    [url]http://www.cnforyou.com/query/cnindex.asp[/url]
    不过打折实在有限,还是北京那边好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4-7-10 12:53:0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了这本书

    我是新手,也看了这本书,还有一本《软件测试入门》的书,感觉和楼主说的有点像,看到系统测试那章之后,就发现前面的回想起来都不明确了,很多很多的概念,不能明确的理解,而且急着想知道 到底怎么测试呀,而我一下子也是不可能跨入白盒测试的范畴的。
    所以感觉还是先看《软件测试入门》这本书,了解最基本的,概念也要明确一点。
    以后再看这本书,或作为资料来查,感觉也是很好的。

    呵,,顺便说一下,这本书,书店里定价是38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4-7-10 16:39:1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千万不要发表带有人身攻击的言论.就事论事,做到有理,有据,通过讨论书籍的内容,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4-7-11 10:31:4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对于《软件测试技术概论》一书的评论”的评论

    看完jackei的书评,也想评论一下:
        jackei是位热心肠的网友,论坛中给大家也提供很多帮助,从内心来说真是不想批评他,可是看了这个草率的书评,实在忍不住要说两句。希望jackei以后在评论别人的辛苦劳动时,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下结论,注意使用的语言。
        我是看完了jackei的评论,也看完了古乐先生的书,才来评论的。说jackei草率,是因为jackei自己没写过书,甚至书都没看完,就来写评论。
        jackei自己的签名都一再强调“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但是对别人的劳动果实却不够尊重。上次沙龙我正好在上海出差,聆听了古乐先生的演讲,深为振奋,这是国内少有的理论结合实际,同时严谨治学的高手,并且不辞辛劳的为大家作报告和写书,把自己的好东西都拿来和大家分享。小组讨论时听别人说古乐先生写这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搜集资料,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才完成写作,试问郑人杰的书是这样写出来的吗?我们的jackei还郑老、郑老的,很尊敬嘛?而对于古老师辛苦写出来的东西,在书店随便翻翻之后,就下结论了“没有宣传的那么好”。究竟宣传的是怎样好?我们的jackei没有写,但是这样一来,不仔细看jackei书评的网友,可能会直接得出结论,书不好,所以说jackei草率,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的jackei下结论说《软件测试技术概论》“并不是‘软件测试入门指南’”,是不是把书名搞错了?但是这样一写,又会误导网友了,还是草率啊!
        第三,我们的jackei还说“不过我实在是不太喜欢从所有的参考资料中抄点东西就作为自己的著作出版”,这是最草率的地方,书你都没看完,你怎么能这样写呢?太不尊重别人的劳动了,不就是看到其中有四页引用了郑人杰书中的内容吗?就如上面james说的“像覆盖率等一些经典的东西不可能有创新,谁来写也写不出花来,在教材写作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根本不是问题。”好比我们的jackei要写本物理学的教材,是不是要把“牛顿三大定律”写成“jackei三大定律”呢?或者把“万有引力定律”写成“万有斥力定律”呢?我们的jackei这样说话感情色彩太重,写书评用这样的语言太不严谨,会误导网友认为古乐先生的作品都是抄袭的。
        最后,jackei下结论说这本书“书中实践性的东西很少,而且对于测试过程方面讲述的内容更少,并且给出的很多标准和列表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缺少可操作性。”这还是太草率。jackei后面写的不错,国内很多人都是小公司工作,不知道jackei是不是在小公司工作,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书中的标准和列表,其实是很有操作性的,就如上面james所说的“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就可以找到指导实践的内容:需求测试部分给出了详细的需求评审检查表、GUI测试部分给出了具体思考步骤和思考的角度。”可能书中的部分标准和列表对于一些测试流程不规范的小公司,确实是不具备指导意义的,但是小公司也是要成长的,小公司未来也要规范的;大家也不可能都在小公司干一辈子,个人也要成长的。如果一个公司或者个人满足于现有的东西的,都是不可能成长为大公司,或者成为测试领域的高手。
        以上观点,望jackei三思!

    [ Last edited by 无悔这一生 on 2004-7-11 at 10:3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8-2 10:42:42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把这个帖子重新提前回来,是因为我也买了这本书,对于“无悔这一生”这一生朋友提出的一些问题,我非常感谢,不过可惜“无悔这一生”好像注册了这个名字之后就没有再登录过,无法当面道谢。
    我收回我的大部分言论,特别是“不过我实在是不太喜欢从所有的参考资料中抄点东西就作为自己的著作出版”这部分。这部分的确是过激的言论,但我本人并没有要利用批评别人来提高自己的意思。
    对于“该书可以作为软件测试入门者的指导书”这句话是testing在[url]http://bbs.51testing.com/viewthread.php?tid=459&fpage=1[/url]这个帖子中提到的,并不是我无中生有。
    我现在只保留我的一部分意见(而且是要坚持的意见),就是这本书是一本比较好的参考书——这一点我在上面也一再的提到过了,但并不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用来学习测试。上面参与评论的很多位相信也都不是初学者了吧,应该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了,不知道各位在自己的公司有没有指导过刚入职的新手,我个人倒是一直在公司负责这件事情,对于这方面也算是有一点经验。如果真的想让这本书成为“软件测试入门者的指导书”,恐怕在书的结构上还要考虑调整一下,使之更适合初学者可以循序渐进的一边学习一边就应用到工作中去——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软件测试》的原因,概念不会太多,描述的也比较生动,整本书简单的可以让一般的新手看过就能上手测试。
    另外,对于我的一些不当言论,如果对古先生的这本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我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
    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想要交流,可以联系我的MSN  :  [email]jackei_chan@hotmail.com[/email]  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给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4-8-2 20:00:36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讨论很热烈。

    我要求我们部门的人,入门必读就两本书,
    郑人杰 那本《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前面5章,虽然有点老,但是建立测试的概念还是很还的。
    还有就是02年板的《软件测试技术》


    另外郑人杰上次来我们公司,与他交流了一下,他在写完(应该是编完)那本书后,就基本上很少在专门涉及到软件测试方面的实践与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4-8-2 22:01:56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我的发言不够严谨,jackei误解我了。:d
    软件测试新手的概念本身就值得讨论,从来没有做过测试的人是测试新手,做了半年测试的人依然是测试新手,如果不静下心来做测试一年以上,无论如何不能脱离新手的行列。以前,我接触的国外测试工程师,即便工作了一年,也不过是在做测试执行工作。中国的软件产业发展的太快了,很多开发人员还没有编上两年的代码就已经成为系统分析员,这其实不正常,太浮躁了。

    另外,如果说某本书完全适合软件测试新手,或者说某本书完全不适合软件测试新手都是不恰当的。对于软件测试新手来说,古乐这本书还是有很好的指引,至少从测试体系上是非常完整的,能够给测试新手一个正确的引导。

    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2-28 18:04
  •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测试团长

    18#
    发表于 2004-8-3 00:04: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兄弟说得在理,但是在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中,可惜很多人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坚持下来,前途和钱途啊。

    我不是想要打击别人,只是觉得在国内,做测试的基本上是被看作开发人员的下手,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都要做。刚刚开始工作的还好,工资低点没什么,可是两三年后呢?很多要解决的事情。

    扯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4-8-3 00:21:07 | 只看该作者

    jackei是好样的

    胸怀坦荡,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佩服!

    其实我每天都来的,只不过不发言就不登陆了,其实论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一起冲撞,能够产生新的思想和灵感,关于古乐老师的书的讨论,积极意义是很大的。其实每本书都不是完美的,讨论一下有利于指导大家学习,大家应该感谢jackei,发起了这个讨论。

    当时就是感觉jackei的语言和尺度把握得不好,所以有感而发,可能我的言语也有些过了,抱歉啊!

    一个论坛能够有这样高质量的讨论,要感谢论坛的主办人,感谢大家的参与;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一起努力把这个论坛办成国内最好的论坛,继续为广大测试人员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04-8-3 11:05:55 | 只看该作者
    Ron Patton 的《软件测试》 正好就是我想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6-27 05:25 , Processed in 0.0860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