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像不写点什么真的对不上562楼的朋友。
在外企做qa,我也笑过,我也痛苦过,但总的来说,做惯外企,就不想再做任何中国的软件了。
讲讲我自己的故事吧,我从一个很稳定的公司跳槽去组建qa team,qa team一个人没有,那时候别说招自动化测试人员和压力测试人员,就是招手工测试也是凤毛鳞角。所以那时候就找一些高等学府的应届毕业生来自己培养。谁都知道,有经验的同事,对一个新的组来说是多么重要,还好老板在钱方面,还算大方,基本上只有技术够,薪水决不是问题。所谓技术够,不是指你什么都精,只要精一方面就行,比如说数据库,比如说linux,比如说软件架构,比如说软件开发等。。。在我认为,qa team每个人都是一个方面的专家,不能说学而优则仕,但学优就一定向专家方面培养。一个qa team 就在这样老带新的拖拉拔扯中长大。
就像楼上所说的,鬼佬不会一开始就把精华的东东给我们做,他们也在试水,想知道中国组究竟能做到多少。qa team成立的前一年是最痛苦的。你有很多业务知识要学,鬼佬的系统有许多要知道,鬼佬的重复工作做都做不完。 我们这边请到了自动化的高手,我们这边请到了性能,压力的高手,在前一年根本没用。基本上他们跟本不会让中国组去碰,他们有他们的强壮而有力的借口。这时候中国组如果不准备,以后这一块东东,就永远不能让你插手。所以我们用迂回战术,我们会完成我们的工作,我们也会自己做我们自动化及性能测试。不发现大问题,不把问题的根根源源搞清楚,一定不报defect.第一个性能defect就要让那些鬼知道,什么是测试技术。
第二年,业务比较熟悉了,这时人员流动也开始有了,对了应届生来说,第二年,因为第一年说了很多东西,以为翅膀硬了,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部分离职了。剩下来的吧,真的与我一起做了好多年,当我离开的时候,他们还在,他们做得更好。其实说实在的,第一年鬼佬都在试水,所以培训经费呀,管理经费呀,设备呀不会投得太多。外加第一年工作很忙,所以真正能学到的东西真的不多。第二年那些鬼看见了收益,加上美洲经济逐渐不景器,才加大投资。所以第二年,是值得庆祝的一年,我们的测试框架打建成功(这也归功于老板放血了,大家知道ibm东西从来就是贵死人),我们测试流程得到了所有人认可。我们测试柜架是用ibm的一套东西,本身来说ibm的东西可定制性比较好,我们根据我们自己的测试流程做了我们自己的测试框架。这时候,每天qa的daily report决定着第二天的stand up meeting要开多久。第二年自动化测试还不成熟,还停留在录制回放的阶段,不过还好,实现能将所有function每天做一次smoke test并且在第二天早晨所有的人员能收到email.代码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
第三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我怀孕了,我不再是这个组的leader,我哭了,就像自己的孩子被人抢走一样。这一年我走在了后面,做着好轻松的工作。 女儿的出生,让我明白什么都不重要。小家伙长得非常漂亮,我向全世界炫耀着。这时候,我反醒着,我究竟要做什么样的qa,我当初我是开发团队中最优秀那个,我为什么要做qa,因为我不想只知道一个产品的一部分,我要知道end to end.这一年我和同事不断的试验,如何做性能测试,如何做end user的性能评估,如何做数据库的性能评估。自已写了好多code,也做出许多结果,兴奋之后,来了一盆冷水。ibm有现成的工具,还是free的可以做所有end user的性能,oracle的OEM的分析比我们好100倍。还好,别人不会对一个大肚婆有太多期待,所以事情就过了。这一年就像回到的学校,可以任意的实验,没有太多的tasks,在别人累得要死的时候,我回到了自己学生时代。
第四年,在开年的时候带女儿去公司收红包,满载而归的幸福让我重新起程。我到了一个新项目,又是一个新的项目,新的架构,基于TIBCO的,Agile process的让我兴奋不已。没有一个人,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人来说,四年了,我知道谁是我的队友,谁可以帮我,内部调动加上外来的生力军,就1个月,我的team起来了。虽然是新的组,但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没有初始的迷茫,没有最初的慌张。第四年的自动化是炉火纯青,shell + QTP的组合让自动化变得很简单。性能上面因为所有的数据通过xml来传递,测试起来变得简单。第四年,从最开始的纯黑盒测试进一步走到了系统及单元测试。第四年,我从general manager手中奖状的时候不再像当初的兴奋,只是暗暗在想,不如换成钱,给女儿买奶粉。
哈,回复楼上的,从你的team member跳到google去的不出奇,本来google中国本来流动率就大。好玩的是我的同事跳到google,又跳回公司,原因未知。
[ 本帖最后由 xiaocao412 于 2009-2-3 11: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