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94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模型中要求对设计文档进行测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测试?(获奖名单已经公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047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7 11:0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周的问题为“本周的问题为:W模型中要求对设计文档进行测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测试?”
    此话题由会员piaohuar2008提供,如果你也有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请点击此处>>
    说不定下期讨论的问题就是由你提出的哦,请快快参与吧!


    获奖名单

    奖项

    获奖名单

    奖励

    答案链接

    一等奖

    土土的豆豆

    50元京东礼品卡

    #8

    二等奖

          

    300论坛积分


    三等奖

          

    100论坛积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51Testing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2-31 08:59
  • 签到天数: 97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2#
    发表于 2013-12-11 10:51:52 | 只看该作者
    设计文档,是否符合用户需求,软件功能说明详细,文档内容易于理解,专业术语是否易于理解等等方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1047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0:57:49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有一个人回答了~~看起来这期的题目要难产了。冷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25 10:21
  • 签到天数: 6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测试副司令

    4#
    发表于 2013-12-13 15:26:22 | 只看该作者
    设计文档测试,我认为是对文档的评审过程。
    首先需要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评审,是否满足了需求; 然后在评审过程中,针对用户群体,讨论设计是否合理, 关于业务流程方面的实现,是否有不足之处;  最后经过不断的修订,形成完善的设计文档;
    当然,在评审过程中,要对一些术语进行定义、规范和统一;
    这前期对文档的评审,是为后期的项目减少风险, 相当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2-25 11:5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测试排长

    5#
    发表于 2013-12-17 11:00:30 | 只看该作者
    这题目是冷门啊,能运用W模型或规范执行的太少了,我这抛个砖吧。

    W模型的设计文档包括:需求设计文档、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三类。W模型要求在完成设计文档后对设计文档进行测试,这比传统V模型更好地体现的“尽早测试”的概念。

    我只做过国内项目,就从我的经验说说,存在偏颇希望大家多多讨论。

    1、文档本身,对于设计文档本身的一些评测规范,我觉得应根据公司规模、人员素质等情况量身定做。比如 文档格式,需求表述方式,功能是否全面,变量、参数表示形式等。只要能清晰、尽量全面的表达出需求、设计意图即可。过分追求文档形式,会过犹不及的。

    2、文档内容,需求是万恶之源啊。需求错误必然导致设计偏颇、然后便一错千里。后期的需求、设计变更更是梦魇。理想的做法,测试人员需求调研期间介入项目,由需求、设计、测试个方面共同完成需求调研。由于立场、经验不同所以需求分析报告会比较全面。
       现实工作中,没多少公司会让测试人员前期介入,尤其是短期项目。这时,在进行设计阶段、测试负责人就要多与开发负责人沟通,阶段性的获取设计文档,别等最后设计完成后再获取,那时候就能检查是不是有错别字了。个人觉得在这种前期需求不介入的情况下,“工作经验”、“头脑风暴”往往会更好用。如果是陌生业务,很难在设计评审阶段指出“业务”上的问题。
       对于长期项目,测试人员在设计文档的测试过程中还是有很意义的。长期厮混在某个项目,对于业务、系统架构都熟悉了。当项目有需求变更或后续需求时测试人员就可以快速介入,可以在文档测试中指出实质性的问题。

    3、测试形式: “评审”是最常见的。在正式评审前,设计、测试人员可以内部举行讨论会,目的是消除“歧义”,包括设计思路、业务理解等方面的。必要时可以请需求人员参与。我觉得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提高评审的效率。
    为了确保业务、设计思路的准确。也可以预先做一个系统原型,给客户演示。客户可以很直观的感受产品,提出切实的意见。

    4、参与人员: 在进行“需求设计”文档的评审时,最好有客户参与。概要和设计文档阶段基本都是项目组内人员参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配。
    如果有“外围系统”参与开发,在相应阶段应邀请第三方参与评审。

    对于重要项目,我们基本能做到就是这些,小项目基本就看个人实力了,呵呵,毕竟成本是个主要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12-18 10:00:4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很好啊,目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思路,可惜执行起来大家都不是很配合,特别是对原型、设计的评审,效率极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2-25 11:52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测试排长

    7#
    发表于 2013-12-19 17:25: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很好啊,目前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思路,可惜执行起来大家都不是很配合,特别是对原型、设计的评审, ...
    caonianvicky 发表于 2013-12-18 10:00



        我觉得,对于常年都是一套业务,一系列产品的公司,开发和测试人员对系统都很熟悉了,这种“评审”可有可无,不如内部的讨论会实在。
       对于新项目,这种评审还是很必要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评审也是划清责任的会议,到时候项目出问题要找人算账,得有点依据啊。磨刀不误砍柴工,推行不动就找QA,让QA从体系角度控制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5-6 17:37
  • 签到天数: 11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8#
    发表于 2013-12-25 16:16:5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论是否W模型还是V模型,任何阶段我们都应该对所有输出产物——文档进行评审。
    这里针对设计文档,一般可以划分为需求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其实参与的涉众包括需求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评审专家等。
    开发、测试人员参与的设计文档评审,我们称之为“走读”,在技术领域也可以称为“技术评审”。所谓“走读”,其主要是对文档进行检查,通过走读发现文档中存在的缺陷(可能包括逻辑矛盾、描述模糊和文法错误等),同时参与人员也可以进行技术交流,初级人员也可以学习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设计者的思路。而“技术评审”是一个相对正式的评审过程,其在规格、标准等方面进行评审,并在评审后给出相应得修改意见。
    理论上,一些模块构架级别的东西,应该在概要设计阶段就已经的得到了解决。我们在评审时,不需要在框架问题上多花功夫。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构架方面的东西往往到编码的后期还在不停的修改。因此,在进行概要设计评审时,设计者应该做好改变甚至推翻模块原有框架的心理准备。
    详细设计的评审,应该提前制定相应得计划,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评审的入口准则和相关规程,确定评审时间,安排相关组织者和与会人员,准备所需材料等。
    同行评审由专门的组织者主持,并有作者和相关同行出席。其规模不宜过大,大致可以控制在七人以下。在会议过程中,可以先由作者对其详细设计进行讲解,引导大家进行走读。然后参与者们共同对详细设计进行评审,确认问题,并对其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同行评审可以被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一些简单的模块,可以把同行评审压缩到一个小时之内。在评审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需要延时,可以由作者决定是否召开“第三小时会议”。
    评审结束后,有必要对评审问题进行跟踪,以便确认确陷的到了修改,并且没有引入新的缺陷。

    所以可以用缺陷密度来度量和评价。
    -缺陷:根据紧急程度/严重性、缺陷类型(内容缺陷、规范缺陷)进行分类统计评审人员的水平
    -规模:设计文档的有效页数评审效率:单位时间的缺陷个数(个/人时)
    -缺陷密度:单位规模的缺陷个数(个/页)

    个人推荐使用软件工程的度量方法进行规范化操作。
    大家可以参考《GB/T 16260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3个部分中 内部/外部度量标准进行评审工作。以下引用部分内容标准条款仅供参考。
    文档的清晰性      
    -是否所设计的架构,包括数据流、控制流和接口,被清楚地表达了      
    -是否所有的假设、约束、策略及依赖都被记录在本文档了      
    -是否定义了总体设计目标      

    文档的完整性      
    -是否所有以前的TBD(待确定条目)都已经被解决了      
    -是否设计已经可以支持本文档中遗留的TBD有可能带来的变更      
    -是否所有的TBD的影响都已经被评估了      
    -是否仍存在可能不可行的设计部分      
    -是否已记录设计时的权衡考虑,该文件是否包括了权衡选择的标准和不选择其他方案的原因      

    文档的依从性      
    -是否遵守了该项目的文档编写标准      

    文档的一致性      
    -数据元素、流程和对象的命名和使用在整套系统和外部接口之间是否一致      
    -是否反映了实际操作环境(硬件、软件和支持软件)      

    文档的可行性      
    -从进度、预算和技术角度上看该设计是否可行      
    -是否存在错误的、缺少的或不完整的逻辑      

    文档的数据使用      
    -所有复合数据元素、参数以及对象的概念是否都已文档化      
    -是否还有任何需要的,但还没有定义的数据结构,反之亦然      
    -是否已描述最低级别数据元素,是否已详细说明取值范围      

    文档的功能性      
    -是否对每一下级模块进行了概要算法说明      
    -所选择的设计和算法能否满足所有的需求      
            
    文档的接口      
    -操作界面的设计是否有为用户考虑(例如:词汇、使用信息和进入的简易)      
    -是否已描述界面的功能特性      
    -界面将有利于问题解决吗?      
    -是否所有界面都互相一致,与其他模块一致,以及和更高级别文档中的需求一致      
    -是否所有的界面都提供了所要求的信息      
    -是否已说明内部各界面之间的关系      
    -界面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是否已减少到最小      
            
    文档的可维护性      
    -该设计是否是模块化的      
    -这些模块具有高内聚度和低耦合度吗?      
    -是否已经对继承设计、代码或先前选择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性能      
    -主要性能参数是否已被详细说明(例如:实时、速度要求、吞吐量等)      

    文档的可靠性      
    -该设计能够提供错误检测和恢复吗?(例如:输入输出检查)      
    -是否已考虑非正常情况      
    -是否所有的错误情况都被完整并准确地说明      
    -是否满足该系统进行集成时所遵守的约定      
            
    文档的易测性      
    -是否能够对该系统进行测试、演示、分析或检查来说明它是满足需求的      
    -该系统是否能用增量型的方式来集成和测试      
            
    文档的可追溯性      
    -是否各部分的设计都能追溯到需求说明书的需求      
    -是否所有的设计决策都能追溯到原来确定的权衡因素      
    -所继承设计的已知风险是否已确定和分析

    以上大都通过国标GB/T 16260、文档同行评审等中进行引用和转载,大家随便瞅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6-10-31 17:39:56 | 只看该作者
    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我妈说,那是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7-8-9 16:46:04 | 只看该作者
    好帖,确实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18 02:41 , Processed in 0.07552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