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11717|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面试被问什么是同行评审,如何回答较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1 18:3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行评审:是一种通过作者的同行来确认缺陷和需要变更区域的检查方法。需要进行同行评审的特定产品在定义项目软件过程的时候被确定并且作为软件开发计划的一部分被安排了进度。
    这样照着概念书上背来回答,好像给人感觉不是自己的东西,如何才能更好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具体应该讲述哪些方面的内容?

[ 本帖最后由 peter_pan 于 2007-10-21 18:39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7-10-21 19:32:24 | 只看该作者
走查、正规检视、技术评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7-10-21 20:01:58 | 只看该作者
"评审软件产品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主要的有审查、预排和个人评审。。。" - Watts S. Humphrey----《A Discipline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同行评审的目的是及早地有效地从软件工作产品中消除缺陷,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效果是建立对于软件工作产品及其可以被预防的缺陷的更好的理解。同行评审包括软件产品制作者的同行对该软件产品进行系统检查以识别出缺陷和需要更改的地方。项目已定义的软件过程中确定了将被进行同行评审的具体产品,项目策划中纳入了进行这些同行评审的具体计划。同行评审着重介绍如何进行同行评审。其它有关开发/维护软件产品的关键过程领域描述了如何识别将被进行同行评审的具体软件产品。
附图对过程说明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20:26:12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7-10-22 21:16:4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收藏了!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7-10-22 21:57:32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举个例子怎么准备评审,怎么开会,实际发现的几个缺陷举举例子,怎么收集数据,怎么跟踪评审缺陷的修复,怎么关闭一个评审流程?
比背很多个workflow内容更能让面试官相信你。

我现在面试人基本不会去问CMMI、6Sigma、ISO、PMP、OPM3、TL9000、ITIL、Prince II等这些纯书本的东西。这些是拳谱,学到一定程度后,要抛开拳谱,用项目实施的大实话去讲讲自己实际怎么整的。给项目,给公司带来的什么增值?

我比较反感诸如CMMI如是说,PMBOK如是说之类的理论教条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7-10-24 10:39:5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一看就是高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7-10-24 13:36:36 | 只看该作者
面试会问什么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7-10-29 00:03:23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理论和实际项目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7-11-27 15:21:14 | 只看该作者
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7-11-30 12:14:49 | 只看该作者
在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7-12-3 16:35:0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不太明白  但还是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7-12-3 19:28:2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没有测试经验的人来说,还真不好结合实际项目来说。
没有经验也只能理解概念理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7-12-5 15:53:07 | 只看该作者

同行评审面试回答

我即将被面试,个人觉得问到关于同行评审的信息时评审的整个流程交代清楚。同行评审的过程首先是按照同行评审计划进行,由PR Leader发起,提前将需要评审的产品发给参加评审人员,交代评审的时间,地点。在预评审时,收集大家的defect list,在正式评审会议上对这些缺陷进行解决。正式评审后,需要PR Leader给出同行评审报告,当然会议纪要也是需要的。QA对整个peer review的过程进行检查,看是否按照计划执行,同时检查这个过程中需要出具的产品是否存在。对于同行评审每个公司都会定义适合的通过标准。在同行评审会议上没有通过的需要再次组织下一次的评审会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7-12-7 15:06:22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7-12-7 15:18:22 | 只看该作者
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谈谈将来的打算(有关系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8-1-11 13:36:03 | 只看该作者

同行 确认 安排了进度

同行 确认 安排了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8-1-11 13:3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1-12-14 16:49:41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1-12-15 09: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erily


    个人觉得这个回答就比较贴切,是我的话,我也会这么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6-3 19:48 , Processed in 0.08458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