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840|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如何把测试上升到质量管理层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7 15:4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公司目前质量体系这一块才开始做,测试工作是我一个人在做。测试了2项目后,领导要我把测试的工作提升到质量管理的层面。把测试与质量管理结合起来
说实话我觉得这很空洞,之前我也没有做过质量这一块的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展。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现在领导的要求是要我以前面做过测试的某个项目为例找出一些质量相关东西,上升到公司的质量管理里面。


请各位资深大人帮帮忙,给点思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7-6-8 09:17:21 | 只看该作者
现总结测试的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分析bug的原因,需求的原因、编码规范的原因、缺少代码审核的原因等等,然后看看如何解决。
(1)例如需求的一致性,需求文档、需求变更是否得到控制等等(需求阶段)
(2)是否缺少编码规范,程序出现很多低级问题、一致性问题、编码技能较低人员较多,加强代码检视
等等。这些都是质量相关的,事后出现的bug都是与质量相关的,说明项目质量还有改进的地方。(开发阶段)
从另一个方面,看看测试的时间安排、经过测试之后,程序是否稳定,再看看测试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项目管理能否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7-6-8 09:52:5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是很详细呢~
楼上的可以说具体点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0:16: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swallowlly ,

不过我们公司只做功能测试。并且原来在质量这一块和测试这一块全是空白,我连个参考的资料都没有。我们领导说从功能、性能,易用性等这些方面,还要以此作为对开发人员的一个考核类的。唉,真是不知道怎么开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0:23:02 | 只看该作者
后面还有思路的朋友继续,我没钱,都送鲜花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7-6-8 14:46:48 | 只看该作者
"把测试的工作提升到质量管理的层面",我的理解是测试工作要对项目管理进行更多的干涉,对产品质量负更多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7-6-11 08:56: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sforever 于 2007-6-8 10:16 发表
谢谢 swallowlly ,

不过我们公司只做功能测试。并且原来在质量这一块和测试这一块全是空白,我连个参考的资料都没有。我们领导说从功能、性能,易用性等这些方面,还要以此作为对开发人员的一个考核类的。唉 ...


我的意思是:先从测试发现的bug着手,分析这些bug产生的原因,例如需求(功能实现与需求不一样、性能实现达不到、开发测试过程中需求有变更,需求文档没有同步修改等等)、编码技能(低级问题、算法问题、其他),编码规范(界面风格一致性等等)。
分析完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进行归类,看看哪些问题比较突出,问题频率较多,可以先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1、需求评审、变更控制
2、代码走读、培训
3、规范制定、培训
等等,对于必须培训的,可以给出一个考核,参加培训考试不通过×次作为一个考核(可以作为个人也可以作为组织),另外也可以对项目产生的bug率进行考核(这是针对一个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7-6-12 20:58:55 | 只看该作者
质量管理是由公司流程决定的,你唯一能做的,是与相关管理流程的部门联系,将测试标准作为流程的一个规范,例如将unit test和system test进行流程话,并严格规定稳当,制定finish criteria(如tce)以确保软件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7-6-13 11:21:24 | 只看该作者
先建立个流程,从需求到验收的过程都有个规范,对于开发人员的考核,追踪BUG产生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7-6-15 22:46:33 | 只看该作者
要将测试上升到质量管理层面,就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符合需求规格,满足用户的需求

软件质量的提高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因素,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改进,例如规范的流程、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等

实际要做的:
首先,需求方面,是否满足客户需求,这里包含显示的需求和隐式的需求,可以对照需求规格说明书,如果没有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话,需要整理一些相关的文档,然后与需求负责人确认。(需求评审)

然后,测试。。减少输出产品缺陷数,这里可以对研发人员同时有个监督,同7楼所说,尽量减少编码中出现的一些低级错误

易用性方面:软件的易用性包括易学性、易操作性、易理解性、吸引性。。。这里可能要看你是做什么产品的了,可能要做文档测试、功能正确性测试、同时还要分析用户的操作习惯或者使用习惯,看设计是否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7-6-18 09:41:41 | 只看该作者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7-6-18 11:37:25 | 只看该作者

质量管理

要了解质量管理,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质量、质量的模型、质量生命周期、测试在质量管理中的位置。
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那么测试是保证外部质量的一种手段;此外还包括过程质量以及用户体验类的保证手段。
质量管理贯穿于:从需求获得、需求确认、设计确认、实现、编码、发布、客户试用等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
具体的方法可以分为如下几步:
1、设立质量保证部门;
2、确认所需要的角色:QA、SCCB、测试、配置管理、数据分析以及发布人员等
3、制定相应的策略:比如过程管理规范、QA检查规范、评审规范、配置管理规范、发布部署规范、测试规范范以及相应的检查表以及最终输出的不符合性数据分析的报表或者一些差异性数据分析;
4、组织公司各研发负责人以及质量保证部门一起评审/培训之前的规范;
5、实施:给各事业部或者研发部门培训质量管理的各个规范,各个角色进入状态,按照各自的职责对研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督和跟踪并定期的出质量报告;
6、对于执行过程中的比较大的问题,定期的组织人员协商,并给出解决方案;定期的更新完善之前的规范;
7、质量管理遵循PDCA的过程,不断地完善;
8、质量管理重要的几点:上层的支持与关注、灵活又不示原则的策略、实施组织与被实施组织在实施之前要达成共识、过程的持续改进、定期公示质量报告、不断地沟通和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7-6-28 03:37: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谢谢啊sdlkfj2 sdlkfj2 sdlkfj2 sdlkfj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7-7-20 10:56:2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7-8-21 03: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swallowlly 的帖子

谢谢 swallowlly,你的回复给了我解决问题的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7-8-21 12:42:3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8#9#的观点,流程上要改进,组织架构上要改进,大家对于测试的认识要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7-8-21 18:49:3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开始有点头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7-8-22 10:59:07 | 只看该作者
规范流程和文档,使用BUG管理工具。
只有你一个人做测试
按照前面说的来做会累死你
先做好表面的东西吧
然后向公司申请招人
再慢慢规范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0 13:3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19#
    发表于 2007-10-11 15:21:52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07-10-11 17:07:35 | 只看该作者
    同意7f的
    其实上升到质量管理的高度,我认为是通过分析从结果出发的测试给质量管理这样一个流程提出建议,
    大盖项俄认为就是7楼提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6-7 07:34 , Processed in 0.0834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