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了《步步为赢》这本测试管理的书,总觉得要写点什么。小的时候语文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写读后感,当时总觉得没什么好写。原因我认为有两个,一是没有足够的经历,没有联想力,二是当时对读书没有兴趣,也不知道如何看文章。如今与这本书相关的经历我是有了,联想力也有一些,对读书也算是有兴趣,勉强知道如何看文章,最重要的是我也想写点有用的东西,对自己作些思考,对别人提供些参考。
总得来说,这本书在实用性和趣味性上花的心思比较多,作者比较能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点不容易啊!全书第一章是从游戏开始,先以游戏的形式将问题摆出来,让读者思考,接下来再开始正式的内容。相对于一上来就给你讲大道理的书来得实用。每章里面还分为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测试组长的成长案例与作者收集的别人的管理经验。每章有一个模板,这样读起来感觉每章独立自成。这样写是有难度的,一不小心是会变成死板的模式。还好作者把握得还不错。
作者在第2章一上来就摆出他的观点:“管理就是负责任”。对此,我不完全同意。我认为管理是一项内外兼修的学问。对内要协调团队的运作,使团队达到共同目标,尽量发挥各个团队成员的优点,令1+1>2。对外要与负起团队的责任,改善团队的客观环境。负责任固然是管理者重要的素质,除了负责任,训练团队成员,启发团队成员也是非常重要,试问一个很负责的管理者手下的能力远远不及他,遇到紧急事情的时候总是要管理者亲自出马,这样会出现什么的现象?你会看到主管总在加班,下属无所事事,瓶颈都在管理者那里。执行力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问题很快地解决了”,而是要从最上一层无大偏差地到达最下一层并完成任务。测试人员在负责感方面本来要求就比较高,测试管理者也应该有较高的负责感,但是不应该忽略其他的方面。
2.7节中提到“积极的状态就是一个好的开始”这点我非常同意。心态上不积极,做什么都不会有好的效果。积极的时候我会不断改进,会改测试报告模板、周报模板、绩效管理等等……,消极的时候除了抱怨多多之外,似乎真没做什么。
在3.2节组建测试团队中,我也非常同意作者在招聘方面“不求最好,但求合适”的观点。这个目标要实现,首先要明确需要招什么人和有多少资源。要招什么人最好还是想好以后写下来,不要抄其他人或者其他公司的招聘要求。资源方面就包括要了解能招多少个人,薪酬范围大概是多少等等。面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接触的人会有各种各样,遇到的情况也各种各样,面谈的内容也有较大的自由度。不过要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一个候选人合不合适非常不容易。这个事情我还在学习当中。
书中提到的模板与其他网上找到的大同小异,这个不就多说了。
对于测试用例,我个人的观点是要求要可执行,有优先级。我见过一些用例,在测试步骤中只简单说明功能点的最后一两个步骤,在测试工程师执行时可以简单地测,也可以在前面经过复杂操作再执行最后的一两个步骤。这样会有几个问题,一、测试用例执行的进度如何管理?二、如何重现问题?三、回归测试如何评估工作量?我知道随机测试在发现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有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来说。但是没有一个评估的根据,随机测试很难定下停止测试的标准。除非你是一个无奈的,被动的,完全受时间制约测试人员。如果是那样我只能说你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而不是一个思考者。用例可以分为基本功能用例、组合用例、异常用例。基本功能用例无疑是最优先的,组合与异常需要做多少这个就需要设计用例时对测试对象的分析,测试资源的计划与测试执行中的补充。
对于员工管理方面,我觉得书中有一点写得很有道理,不要打击积极的员工,让做得快的员工马上做新的任务,变相惩罚绩效好的员工。这种情况自己遇过“被打击”也“打击”过下属。需要改进,呵呵。
我个人对于管理自己这点也是比较认同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事情都管理不好,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呢?我见过不少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一片混乱,文件到处放,这个人的管理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特别是开会时间毫无控制,想起要知道什么事情就叫一个人进来,一个会开大半天。
对于软件测试究竟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方面,作者提出的是服务。我觉得再细一点应该是信息服务。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就不在这里展开来说了,以后再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