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78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举例说明,场景法和路径法很相似。究竟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5 12:0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人理解:
1、场景法:选取基本流和备选流,基本流和备选流的组合即为场景,一个场景就是一个流程用例;
2、路径法:将所有分支路径列出,各种路径组合,一种组合方式就是一个流程用例;
在这里,我认为场景法中的基本流和备选流就是路径法中的各种分支路径,只是把这些分支路径做了划分。

拿网上流行的ATM机取款为例:
1、用场景法:
(1)
基本流: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6输入金额->7授权->8出钞->9返回银行卡->10收据->11结束;
备选流1:卡无效,退回;
备选流2:ATM内没有现金,“提款”选项无法使用;
备选流3:ATM内现金少于请求金额;
备选流4:PIN有误;
备选流5:账户不存在;
备选流6:账面金额不足;
(2)将基本流和备选流组合,生成场景:
场景1: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6输入金额->7授权->8出钞->9返回银行卡->10收据->11结束;
场景2: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卡无效,退回;
场景3: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ATM内没有现金,“提款”选项无法使用;
场景4: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6输入金额->ATM内现金少于请求金额;
场景5: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PIN有误;
场景6: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账户不存在;
场景7: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6输入金额->7授权->账面金额不足;
2、用路径法:
我认为直接将上述每个场景拿下来就是一个路径,如下:
路径1: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6输入金额->7授权->8出钞->9返回银行卡->10收据->11结束;
路径2: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卡无效,退回;
路径3: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ATM内没有现金,“提款”选项无法使用;
路径4: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6输入金额->ATM内现金少于请求金额;
路径5: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PIN有误;
路径6: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账户不存在;
路径7:1准备提款->2验证银行卡->3输入PIN->4验证账户代码和PIN->5ATM选项->6输入金额->7授权->账面金额不足;

我上面的说法哪里有问题?场景法和路径法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大家进来讨论一下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1-11-11 10:32:3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侧重点不同  
一般说的业务场景是指正确的输入得出正确的结果,侧重业务逻辑的前后关联
而路径法则是对每个分支路径的全部覆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9-5-25 15:58:59 | 只看该作者
顶,叫法问题吧,实质它们提供的都是一样的设计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2:08:04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我也总觉得这两种方法很是相似,是不是像2楼说的,只是叫法问题呢?还是我的理解有偏差?
来人帮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9-5-26 21:14:2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一样的么 叫法不一样而已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9-5-27 10:29:20 | 只看该作者
你这路径法是什么啊?

场景设计是黑盒

路径分析是白盒吧

你这样分析是考虑的业务逻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0:49:59 | 只看该作者
回答5楼:

我知道白盒测试里面的路径分析法,我上面说到得路径法是指从业务逻辑方面进行分析系统业务流程的。
我认为在分析业务逻辑时用到的上面这种分析方法应该也是路径分析法,只是它不是白盒测试时用的,而是在黑盒中用;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路径分析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再黑盒的功能测试中使用呢,我上面举例的问题究竟该怎么理解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9-5-27 11:32:1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9-5-27 14:5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的帖子

这个路径分析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再黑盒的功能测试中使用呢,

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0-3-17 09:24:08 | 只看该作者
他们应该是一个道理吧,只不过所在的业务所处的行业不同,所以这个专业的术语也就不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7 天前
  • 签到天数: 5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测试副司令

    11#
    发表于 2011-11-14 10:49:02 | 只看该作者
    场景法适合黑盒 路径法是白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8-4 11:02
  • 签到天数: 94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13#
    发表于 2016-3-23 09:59: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学习,感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9-4-22 17:29:04 | 只看该作者
    从根本出发,所用的都是一个流程,但是场景法是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这个功能是否存在缺陷,是在基本健壮的软件系统下,不同场景下,进行测试,场景里面包含,由软件基本的设计流程而体现出来的场景,也包含用户根据“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操作’下的场景,包含实际形况下的场景尽可能地覆盖,

    而路径发,是从设计者的角度去软件考虑问题,其流程都是已经根据用户需求且商量好的设计模式,所产生的流程,只要满足流程测通,即可

    在测试的过程总我们可以根据场景法的方法进行测试,并覆盖跟多,以设计者的身份(路径法)测试软件,辅助以用户的的角度考虑软件是否存在问题,这样更能保证软件的健壮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6-28 00:12 , Processed in 0.08030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