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端午节的民谣,但却不是我故乡的。我的故乡在地理位置上虽隶属于江南,却不是像文人墨客笔下般的小桥、流水、人家,有的仅仅是青山、绿水罢了。因为故乡是典型的山多水少的山区小城,所以端午节也没有龙舟下水的盛事,也自有我们的繁华,就像粽子。
记得在小时候,奶奶一般就会在节日前的几天开始准备包粽子,上午把糯米晾一晾,拣一拣,淘一淘。粽叶用开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洗洗,就泡在大盆里备用了。吃过午饭,奶奶就在家里敞亮的地方摆开了阵势,叶、米、栗、豆和肉之类的分类在大大小小的盆里一双筷子就可以包了。包好粽子已是黄昏,于是大人会把粽子结结实实的摁在大锅里,之后注满水,盖严锅,就可以烧水煮了。
其实我对糯米之类的食物不是很喜欢的,更在意的只不过是小时侯过节的那种气氛。特别是这些年来,在外求学、工作多年,好久没有在端午节吃到我很喜欢的小馄饨了,小馄饨似乎只有在故乡才能吃到,外面只有大馄饨,而且里面的馅也没有奶奶做的好吃。因为,在我家里的端午节,粽子倒不是非要吃的,不过小馄饨却是必备的,奶奶知道我就喜欢吃这个。在我印象中,端午节与其说是一个传统节日,倒不如说是奶奶等长辈对我们这些子孙辈的无比爱意和希望了。他们平时总是记得我们这些晚辈的喜欢吃什么,尤其是在节佳日。
故乡的端午节就这样在长辈的殷切关爱中,在浓浓的乡情亲情里,在悠悠的乡味野韵里,一次次飘然而至,又飘然而逝……
[ 本帖最后由 知秋落叶 于 2009-5-22 18:1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