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2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微软测试技术可借鉴的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3 19:5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       测试驱动开发,尽早、不间断地进行软件测试。建立强大的支撑daily build和daily test的自动化测试体系。围绕BUG数据为中心建立缺陷管理平台、统计分析、项目管理平台。决策从经验模型转向科学模型,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宏观、微观细节都用数据说话。透过数据管理者花精力在尚未做好的事情上
1.2       建立制衡制度、文化,不让有问题的代码check in,保证代码库神圣。减少围绕BUG的各种成本。
1.3       完善各种CheckList 或者模版(文档、用例)、开发测试工具(白盒…),让能力瞬间transfer 到团队,充分应用已有成员的成果,提升team Level。充分避免手工测试弊端(无知识传承、置信度低、相对持续在一个水平)
1.4       自动化测试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思想,自动化测试不是找BUG的而是一种质量保证手段。自动化本质是引入一种痛苦解决另外一种痛苦。基础设施不足是问题根本。脚本是自动化的最低形式。框架充分re-use、封装复杂度,提高框架的适应能力。自动化测试应在单元级上细致验证。建立自动化的平方环境
1.5       在每一个环节细致严格要求,比如BUG提交规范减少人为沟通。每一个QA把自己的事情一次作好、做专业
1.6       发布标准: 95% case通过率以及85% 代码覆盖率,<5%不重要的case bug。
1.7       强调文档价值 (能力转换形式,对管理的支撑)以及定义高质量文档的要求
1.8       可靠性测试、可扩展性测试针对设计而言,尽早测试,否则即使结果不满意,成本也很高昂
1.9       Work around和彻底解决问题间,选择后者。硬碰硬突破
1.10  测试工程师业绩考核指标:增加check in前预防BUG、发现别模块的BUG、开发自动化工具等贡献度大的项比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8-7-7 10:36: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下,借鉴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6-17 21:38 , Processed in 0.0704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