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2780|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为"首席质量官" (实在觉得很经典)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1 10: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席质量官"(Chief Quality Executive, CQO)绝不是一种时髦的称谓,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更不是像人们嘲笑"破烂王"改称CEO那样,用新瓶装旧酒,而是一种瓜熟蒂落式的、用新瓶装新酒的呼唤。如果说,人们一时间把CEO捧上了天,然后又非常情绪化地在黄昏时把他们当作了茶余饭后笑谈的"小鬼"--"嘻嘻"之声告诉我们:理性与智慧的"秋天"到了,那么,CQO与红日相伴而生,并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CXO们的行列里,这时CEO发出了一声叹息"你为什么不早来呢!"--"唉"声之中,拉开了"春之声"圆舞曲的序幕…

  现在,你一定发现许多人已经开始伴随着舞曲翩翩起舞了,还有许多站脚观望的人也按捺不住、开始跃跃欲试了…

  幸运的是,我恰巧是积极筹办这个盛大舞会的参与者。与其他人一样,我兴奋地看着舞会渐入佳境、高潮迭起,却不由地哼唱着"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词曲,因为作为新的质量文化运动的推动者,看着那些红光满面、衣着光鲜、谈笑风生的CQO们,我由衷地为他们的闪亮登场而高兴,其程度不亚于约翰逊让黑人球员进入了NBA、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哈罗德·吉宁把质量带进了的董事会。但我同时又好生担忧,因为我害怕午夜12点的钟声,害怕辛黛瑞拉的故事在眼前重现。毕竟,那些CQO们以前都是灰姑娘啊!况且,也并非所有的CEO都能够发自内心地对他的帐下新丁刮目相看、惺惺相惜的。

  当贾宝玉来到林黛玉的灵前一声近乎绝望的长叹"我来迟了!",引出的是无限的悲情与绵绵的泪雨;而当任何一个CEO对他的CQO发出"你来晚了!"的叹息时,同样可以演绎出一幕悲喜交加的故事…


序曲:白领丽人不解质量

  我曾与众多传媒界的靓男俊女们谈论质量的主题,那是一件颇为惬意的事情,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时尚、感性、想象力丰富的人。一开始就有人给了我一个评价:"您不像做质量的。"
  这一下就激起了我的好奇,便想要探求"质量"在那些青春靓丽的人们心中的形象,然后再与工商界给"质量"画的像相比较。有意思的是,她们不假思索地就把"质量"打入想象中那些黑乎乎、脏兮兮的车间里了;而令我吃惊的却是,那些工商界的人们拿出的"质量"画像也同样是色调灰暗而压抑的,是与"一线"密不可分。

  我不禁发出哀叹:伴随着手工作坊而生的质量,虽经历过"工业革命"与"质量革命"的洗礼,仍没有洗掉脸上的历史尘埃;时光冉冉,当年的灰姑娘还是灰姑娘,但是多了一张黄脸…

  辛黛瑞拉的不幸,只是因为有个面目可憎的后母,那么,质量呢?现在大家不都是张口闭口地就高呼"质量就是生命"吗?可为什么她依然摆脱不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运数呢?莫非她的身后时刻站着一位"阴险毒辣"的后母?


一个CEO的困惑

  没有人反对质量,谁都认为质量很重要。然而,其重要的程度却随着身份或角色的转变而呈现出正态分布。"质量革命"之前,"做"质量的是老爷,而"用"质量的是丫环;30年河东、30年河西,当风水轮流转时,"用"质量的是上帝,而"做"质量的则是奴役。显然,谁大谁说了算。还好,除了个别的垄断组织,"做"质量的都甘心情愿地把"用"质量的侍候的舒舒服服。

  这并不是一件轻松写意的事情。许多企业被上帝勉强地留了下来,暂时摆脱了被淘汰的地狱,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会让上帝来定义"质量",然后按照"舒舒服服"的旨意辛辛苦苦地去"做"。

  问题是,如何"做"才能让上帝感到"舒舒服服"呢?

  曾经有一位CEO,他深知"质量"对客户以及对公司的盈利水平的意义,决定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来"做"质量。他的确感到得意,因为他用昂贵的投资博得了客户的青睐与订单;可没有多久,他的笑容消失了,因为别人也用钱买来了比他还要好的设备,他的"质量"优势顿时没有了。他开始陷入困惑。

  这时,ISO 9000风头渐起。他又一次兴奋起来,决定与"国际接轨",并花高价让国外的认证公司来"保证"公司的质量。证书挂了起来,他开始在广告中得意地宣称:我们是业内首家,我们有了"国际质量"。但是,又没有过多久,他开始沮丧地换掉了广告语,坐在窗前发呆: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一下子都有了证书?具有国际认证就能够"保证"具有"国际质量"吗?

  他开始寻求质量专家的咨询帮助。

  专家说:你没有SPC怎么能够叫做现代质量管理呢?于是,他让员工接受培训,并购买了软件。几个月过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可没有人对它们感兴趣;好比速度表告诉你超速了,可你不理它,继续开;

  专家说:你不做"质量成本"管理哪里会有什么质量?于是,专家小组进驻,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套"质量成本"报告制度;当他正要好好地品尝质量管理的成果时,财务经理却给了他泼了一盆冷水:数据不真实。他开始发火。财务经理告诉他:现在,全是垃圾了。

  专家说:我真心替你难过,因为你走了那么大的弯路才找到我。根本不要犹豫,做6Sigma!GE、摩托罗拉就是靠它成功的。世界500强都在做呢。于是,又一次鼓起了勇气。专家们言必称杰克·韦尔奇,并时时用6Sigma演绎GE辉煌的故事。可是他激动之后总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他学到的似乎是一个SPC和质量成本炒在一起并添加了许多新口味佐料的套餐,他甚至怀疑:是韦尔奇成就了6Sigma,还是6Sigma成就了韦尔奇?而他自己,毕竟不是杰克·韦尔奇。



  客户似乎越来脾气越大,质量经理和生产经理也都换成新的面孔了;面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报告,他一次次陷入困惑,他在深思:质量到底是什么?它究竟该怎么管?

客户的震撼

  上帝总是喜欢指引那些因苦苦冥思而变的"可怜"的人,而绝不可怜那些身处困境仍傲慢无知的家伙。所以,我们那位可怜兮兮的CEO有救了。

  有一天,他接待一个日本客户。他大谈自己的优势,比如,设备多么先进,程序多么完整,过程多么受控,最后谈到他的员工们是如何严格按照要求校准那些设备,他感到多么的自豪。日本客户微微一笑,对他说:我相信你们的设备是最先进的,程序也是完整的,技术也是领先的,而且设备都是严格按要求准时校准的。但是,请问:你那些校准设备的人员的头脑什么时候校准一次?谁来校准?用什么标准校准? 他一下子被震住了,呆呆地望着客户,然后马上回过神来,握着日本人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他的确明白了,因为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从此开始了一场洗心革面的质量文化革命。

  那么,问题的症结到底是什么呢?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解答的问题--有一次一位记者曾让我用一句话说明,我对他说:这实际上是用几本书才能说清的东西,而对大多数做质量的人员甚至做了一辈子也没有弄明白的问题--那就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05-11-15 17:48:3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了,不错不错,真好,学到不少东西!谢谢楼主。 以下几点很有启发
1 具有国际认证就能够"保证"具有"国际质量"吗?
2 你那些校准设备的人员的头脑什么时候校准一次?
3如果说传统的商业智慧强调的是"控制技术",那么,现今"基业常青"的组织们则深谙"沟通艺术";同样,传统的管理把质量管理等同于质量控制、而且是生产现场的控制技术,现如今的经营哲学则把质量管理作为一个组织"从优秀到卓越"的、而且是与客户翩翩起舞的主旋律。
一切都基于"组织目的"的基本假设与实践
4不是因为遵循"正规的"管理原则,而是与时俱进地同客户、员工和供应商一起上路,同呼吸、共患难;如果要寻找其中的基本结构,你将发现,这类组织的大都遵循着"目的'过程'人员"的解决之道。
5不仅悲剧性地把错误的东西变得理所应当,而且让我们生活在妥协、找借口、"差不多就好"的氛围里而不以为然,把生活和工作全都重重地抹上了滑稽剧的色彩--可是,我们竟浑然不知。唉,问题就在这里
6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由外向内看,才能够明白质量的真相:组织的诚信和说到做到的能力。其他的一切借口、说辞、辩解、情绪,以及补救措施、处理方法、"搞定"手法等等都仿佛是在阳光下暴晒,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贻笑大方。
7因为每个客人都有权利拒绝有头发的菜。 但那些厨师和服务人员不会这么想的。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做到没有任何缺陷,偶尔有一点小头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表面看起来,是设计者、制造者、供应者以及使用者等相互之间的矛盾,但层层解构之后,我们会赫然发现其身藏的答案--那就是"双重标准"。
8工作哲学--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结果为导向、数据与事实为基础的预防哲学,一种"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坚定信念;一种指导日常业务获得成功、所有的关系获得成功的工作哲学,一种"有用的和可信赖的"的工作伦理。
9预防为主,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态度,使质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质量管理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创建一种文化或"共同的语言",从而帮助人们把日常工作每次都做对,与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都获得成功。因此,作为"一种理念和哲学上的训练和纪律",质量管理能够"把所有这些人带入一种人们能够欣赏和运用的舒畅文化","使自己置身于'诚信'的现实世界的阳光下"。
10"完整性三原则":帮助员工成功、帮助客户成功、帮助供应商成功。为此,他制定了自己的实施纲要:
1)、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作一个整体;
2)、营造一种相互体谅的文化;
3)、把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4)、追求完整而不是完成、终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发表于 2011-7-20 16:19:22 | 只看该作者
太长太长,值得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发表于 2011-7-18 17:22:2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中国大陆的首位CQO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发表于 2011-7-18 00:03:18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  对我来说 似乎深奥了些  努力 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发表于 2011-7-17 15:16:45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好文章,在国内的质量人还在追寻“术”的层面时,这篇文章已经在从“道”的层面考虑。希望我们中国的质量的世纪早日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发表于 2011-5-19 22:42:3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发表于 2011-2-28 13:25:48 | 只看该作者
没时间看,先保存下来以后再看。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成为cq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发表于 2011-2-16 17:40: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发表于 2011-2-16 16:19:5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啊 质量的哲学,什么时候能进一家对质量如此重视的企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发表于 2010-11-15 10:55:49 | 只看该作者
看得太累了.这文章花里胡哨的东西太多了,真正有用的东西很少.而且将企业的两个方向混在一起说.

当前企业管理的趋势,是从传统的以部门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管理过程;

这文章想要说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管理质量.

传统质量管理强调过程控制,量化,指标,文档;而这文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培训,教育,发挥员工主动性.

软件开发从瀑布到敏捷,这文章中的很多理念与敏捷开发无二.

但是文章说的太虚了,就像他自己说的,到今天,CQO这个职位出现了,却没有合格的人才.这个问题在于,企业不能光指着CQO,而是要从根本上以员工为本.说起来容易,想做起来,难于登天.

Google曾经是这种模式,可是Google模式可有中国公司可以复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发表于 2010-11-14 10:42: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发表于 2009-10-15 17:53:3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发表于 2009-4-21 18:27:3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晕了
感谢LZ的工作,个人觉得下面这段最好!这个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是最大的。

全部质量控制理论的基础是建立在几个基本的假设上的:
1. 使用统计技术作为创造质量的管理工具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目标就是3σ(标准偏差),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第一次就把每件事情做对是不可能的;
2. 质量意味着好;
3. 管理者并没有真正的兴趣;
4. 文件系统是必须的;
5. 员工们又散漫又漠不关心;
6. 客户总是不讲道理;
7. 多一些检查总能及早地发现问题;
8. 存在着"质量经济学",这意味着你只有付出,才能有好的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09-3-25 14:41: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了前面一部分,先回复了,再看。辛苦了楼主,这文章值得多读几遍,甚至以后在翻出来看看,我想应该会有不同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发表于 2008-11-4 15:1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发表于 2008-11-4 10:38:1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些 感觉说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发表于 2008-11-3 21:58:41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受用,谢谢L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发表于 2008-10-22 14:59:2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打印下来,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发表于 2008-9-10 14:19:49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中,最近关注质量

收藏中,最近关注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08-7-21 18:04:1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开阔了思路,能启迪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9-20 00:40 , Processed in 0.08834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