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8714|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帖【2004-5-10】:软件测试的理想模式是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0 17:4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rian Marick:我不认为存在什么理想模式。我觉得让开发人员承担某些测试也许会更加有效,而其他测试则由独立测试组来进行。因为如果你把所有测试都交给独立测试组,他们不可能有时间把所有测试都做好。所以,最佳的方式是让开发人员承担一定量的测试,独立测试组给予他们支持。独立测试组主要承担整个系统的测试,去寻找开发人员还没有发现的缺陷,如子系统间的交互、运行条件、内存使用等。

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系统测试呢?让测试人员在项目初期就参与进去,让他们看到第一版的系统需求、用户手册和系统原型,在系统实现前就对需求进行捕获和跟踪。在该过程中,他们从这些文档构造最初的测试设计。这也可以通过检视或评审的形式进行,并且在该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缺陷。大家都知道,这个阶段,问题发现是非常“便宜”的。

这样,系统测试工程师在项目早期就介入,产生测试设计及基本的需要测试的项目列表。这时不可能产生一个绝对完备的测试设计,因为书写完整测试的条件还不成熟,但这却是构建完整测试的基础。

注:Brian Marick是Reliability Software公司的专职测试技术顾问。

[ Last edited by 天网 on 2004-5-13 at 11:25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4-6-2 09:07:05 | 只看该作者
"测试人员在项目初期就参与进去,让他们看到第一版的系统需求、用户手册和系统原型,在系统实现前就对需求进行捕获和跟踪。在该过程中,他们从这些文档构造最初的测试设计。"

现在能做到这个份上的没几个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4-6-2 10:14:4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这才是努力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4-6-2 15:50:31 | 只看该作者
zhxmcm:为什么会做到这个份上的没有几个呢?这个要求很容易做到的呀,是软件公司对测试工作的不重视造成的吗? 请教~~ :)

Originally posted by zhxmcm at 2004-6-2 09:07 AM:
"测试人员在项目初期就参与进去,让他们看到第一版的系统需求、用户手册和系统原型,在系统实现前就对需求进行捕获和跟踪。在该过程中,他们从这些文档构造最初的测试设计。"

现在能做到这个份上的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4-7-7 15:37:41 | 只看该作者
能做到测试人员从需求就开始进入项目的公司确实不多,很多情况都是拿到已经写好的需求文档,因为好多公司的测试工作都是在公司本部进行,与客户是脱节的,也就和第一需求脱节了,不过一些现场开发的项目还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4-7-8 10:33:13 | 只看该作者
拿到第一版的需求文档、使用手册、系统原型之后呢? 是对这些文档进行检查和审阅?(静态黑盒子测试?)  
      我们现在测试介入还算是比较早的,但是介入后,也就是拿到这些资料后便开始根据这些资料设计测试用例了   
      我现在的疑惑就是,这样做除了可以稍微缩短整个项目周期之外(开发和设计用例同时进行),对测试效率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也就是说没有真正达到提前介入的目的: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4-7-8 11:18:1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提前介入的时候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帮他们确定需求,增加需求的确定性和熟悉业务需求。在需求确定的明确之后就可以对我们写测试用例有很大的帮助了,不知道楼上的说的目的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4-7-8 11:31:25 | 只看该作者
提前介入是不是为了尽可能早的发现软件缺陷呢?

目前来说确定需求似乎是项目经理的工作 而我们只是熟悉了解提供给我们的需求 然后就开始设计用例

我在书上看到有静态测试-检查产品说明书  不知道在这里是不是适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4-7-8 11:40:57 | 只看该作者
ting_yt2:我觉得呢我们的工作不能是被动的去等pm给我们写好的需求,因为这个需求并不是第一需求,客户方都有可能描述不清楚需求,怎么能期待pm给你的需求文档就能如实反映真实需求呢?所以还是要自己去了解业务和需求,不要急于进行用例的设计,如果你需求本身有问题,那么你的用例再好也是无效的了。
个人意见,欢迎指点: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4-7-8 11:43:44 | 只看该作者
测试人员也和客户打交道吗??

我现在了解业务、需求的途径就是和PM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4-7-8 12:15:2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们是要打交道的,这样可以了解第一需求。
不过开发环境和形式不同,也不能说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4-7-13 11:10:24 | 只看该作者
那需求是否需要由专门的需求分析人员来制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7-14 17:44:4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是专门的需求分析人员来进行需求的分析、定义、规格说明、需求分配等工作,但需要有测试人员参与进去,如测试系统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4-7-21 14:21:21 | 只看该作者

a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4-7-21 14:22:45 | 只看该作者

a ?

大家还是现实点吧!现在只可能做到最后的测试!不会让你从开发开始就让你介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7-21 14:52:19 | 只看该作者
那要看公司对测试、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如何,国内还是有些企业做得很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4-7-21 15:34:1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幸运儿

我现在在一家大型的软件公司工作,所在的部门是做开发的,我们是负责部门的所有项目的测试。我刚来三个月吧,但是已经进入了测试项目中,而且,是来了就有项目了,(是个刚刚开始需求理解的项目)三个月走下来,我经历了需求理解,测试用例编写,和集成测试,马上要系统测试了,应该说我是从项目开始就介入了,那我是不是很幸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6 14:0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18#
    发表于 2004-7-22 09:34:1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算是了!我很羡慕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4-7-23 17:18:23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惨,但我也很幸运拉

    我们公司所做的产品全部是基于公司早期开发的一个核心系统,我刚进入公司上班一个星期,本来新职员计划要培训和熟悉以前的系统,
    但是,培训师出差辣,上班两天我们就要开始作测试拉,不过我们所测试的东东很简单,所以,我这几天不得不忙着看以前的版本开发文档,大致上去了解系统功能需求,真是有点莫不兆头脑,我又是应届生毕业,只得拿着那些在学校你乱搞的所谓的经验来测试拉,不够也好,看文档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拉,一个真真实实的例子,书本上没有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04-7-23 17:24:06 | 只看该作者

    现实很难

    让测试员从开始,甚至提前就进入角色的公司在中国可能太少拉
    其实测试员应该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这颗很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22 07:57 , Processed in 0.08524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