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1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职:中文太差进不了外企(转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9 00: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不少英语过了四级、六级,甚至专业八级的大学毕业生,因汉语表达能力不强,被急需用人的外资企业拒之门外。

  对此,有人认为这种招聘要求太过分,进外企工作英文好就够了,何必苛求汉语能力?也有人认为,外企重视应聘者的母语表达能力,这是对个人素质进行综合考量的基本要求。

  外企的明智之举

  中文太差进不了外企,实属必然。任何一家企业到境外发展,在经营活动中都需要经营者的本国语和所在国的母语两种语言。前者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和经营者与本国的联系,后者主要用于与所在国的客户打交道。所以,两种语言都很重要,不可偏废。这不仅是因为连母语都表达不清的人其实不会真正有过硬的外语水平,而且也与外企的经营宗旨有关。外企在中国,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国人,当然必须有“既会英语,又能熟练运用中文写点东西的人才”。如果汉语表达能力不强,势必影响与中国客户的沟通,影响业务,又怎么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呢?所以,外企重视应聘者的母语表达能力既是必然的,也是明智的。(文/张志达)

  人才本土化的必然要求

  很多人觉得外企总是有种“洋味”,比如办公室里大家互称英文名字,比如工作E-mail都用英文,很多仰慕外企者因此认为只要外语好便可通行外企。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所谓外企,也是扎根于中国市场的企业,要跟中国的消费者、合作伙伴、客户打交道,否则便难于生存。因此,外企招聘的人员,必须是了解中国文化和市场的当地人才。时至今日,外企的人才本土化早已“入木三分”,原因正在于此。而很多外籍人士和“海归”之所以不受外企青睐,原因之一也就是因为这部分人“水土不服”,不熟悉本土市场,与当地文化不融。从这个视角来看,中文太差者理所当然要被外企拒之门外。弄不好,他们恐怕也会被所有在中国立足的企业拒之门外。(文/刘敏芬)

  母语是安身立命之本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依托,是各种文化元素中最基础、最基本的部分。如果说英语是对外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汉语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如果汉语不过关,话说不利索,文章写不通顺,对一个中国人的影响就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其影响显然要远远大于英语。现在,汉语太差的人,连外企都不愿意要,恰恰说明了母语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回头看看身边铺天盖地的外语培训广告,想想每年“折磨”数以百万计的莘莘学子和专业人员的外语考试,而母语教育却冷落得多,再反思时下外企用人的新标准,我想,我们该清醒过来了。(文/林治波)

  关爱母语,一种文化呼唤

  求职者的中文太差居然进不了外企,这则新闻,读来确有些出乎意料,可细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母语的包裹中。关爱母语,往小里说,有助于人们顺畅地交流和自由地表达;往大里说,则关系到民族认同和文化接续的宏大话题。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较严重的冷落母语的情形。无论是汉语的人文性还是工具性,在目前我们的社会里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切。于是,我们看到英语八级的学生,却连撰写工作计划等文书都存在语句不通、文字拖沓的毛病;满口流利洋文的“白领”,居然写不出几个规范的汉字。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感到悲哀。

  请给予我们的母语更多关爱吧。因为,这是一种源于文化的呼唤。(文/柏闵国)

  “门槛”提高是规律使然

  浦东刚刚开发开放时,上海外语人才奇缺,万千岗位虚位以待,因此稍稍有些外语基础的人才,几乎都可顺利进入外企。后来,随着有效人才供应量的增加,外企不断提高门槛,逐渐开始要求英语四级、六级、专业八级、高级口译等。及至今天,由于上海高等教育早已普及化,英语流利的高级人才多不胜数,而浦东最初开放时的黄金求职时代已成过去,企业用人附加中文好的条件也就成为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招聘人才时提高对应聘者中文功底的要求,实是人才市场竞争的规律性结果,也是外企用人的大势所趋。(文/宁波)

  不能仅仅责怪学生

  老实说,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看到这样的新闻着实心焦。外企,怎么又看重起中文来啦?曾几何时,一届又一届的师兄师姐毕业回校“传经送宝。”他们留给我们的,是“学好英文,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于是,为了将来谋得一份好工作,我们不惜参加各种英语强化班、口译班;走进一场接一场的英文考场。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我们刚在英文学习上得到些许安慰与回报,现在外企的用人标准突然又提高了,我们如何吃得消?

  回头想想,现在高校里日趋普遍的“重外语,轻母语”现象的确需要纠偏,有的同学连中文简历都写得词不达意,不知所云。但问题是,前几年的全民英语热,错都在我们学生?我们那时的教育理念是不是也曾出了偏差呢?(文/蔡逸雯)

  苛求应聘者,这不公平

  以前只听说外企对英语的要求很高,想不到现在又说中文差也不能进了。企业提出各种各样的招聘要求是出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自然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外企一直以来颇受追捧,很多人事经理在招聘时逐渐抬高门槛,应聘要求越提越高,福利待遇却大大缩水。面对凡此种种的要求,处于弱势方的应聘者却只有迎合和遵从,无条件接受挑选。这很难谈得上“公平”二字。事实上,用人单位提出的各项要求真的都是出于岗位的实际需要么?恐怕,我们要打个问号。(文/薛冰)

  三言两语

  外资企业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办事机构的设立,到其设备购置运输、人才招聘、用工申请以及经营管理、产品营销、出口报关等环节,外企都会和国内相关职能部门发生密切联系。此外,面对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众多客户,外企还必须频繁地与中国客户进行业务洽谈、书面交流等活动。既然外企的运作难离中文,试想,中文差者能胜任外企的工作吗?——周艺诚

  应聘者中文太差,用人单位真能拒聘?

  我看,用人单位这么做,一点也不过分。

  从“契约自由”的角度讲,人才聘用是一种双向选择,企业有权提出自己的人事聘用条件,应聘者也相应享有自我决定和选择的权利。如果应聘者认为企业的用人条件过于苛刻,大可不必去挤那“独木桥”。——刘军

  不管何种外来语言,都必须在熟练地掌握母语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换言之,只有在准确地理解母语之后才能把握对方所要表述的意思。实事求是地说,母语基础不扎实的人,外语也不会很出色,充其量只是个“洋泾浜”。——李文忠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交流的工具。所以,无论何种语言,只要能够胜任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任务就足矣。至于外语或是母语要掌握到何种程度,拿到什么级别的证书等,不过是一种外在形式要求,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要知道,因工作有别、专业领域不同,企业对个人语言能力的要求也是大不一样的。一刀切地定下标准觅人才,企业恐怕难觅真才。——张斌




出处:东方网-解放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6-1-11 15:15:30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阿,看来以后应该普及普通话了,先看汉语过了几级,再考虑英语,这才牛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6-1-11 16:08:55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就应该这样的,连母语都说不完整,无法用母语清晰、完整表达自己想法的就是不合格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6-9-2 20:09:15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23 11:03 , Processed in 0.0639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