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49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度通信技术盘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8 08:4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0 15:3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光网络技术、宽带接入技术、下一代IP技术、BSS/OSS技术和芯片技术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008奥运在即,丰富多彩的3G服务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期待着各项技术的最新成果最终转化成异彩纷呈的应用。    岁末,通过回顾2007年各项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希望能更好地记住这一年,同时憧憬着2008年的到来。
        一、未来移动通信技术
        WiMAX进入3G行列加速产业化
        国际电信联盟(ITU)10月19日批准WiMAX以“OFDMATDDWMAN”名义成为ITU移动无线标准,这标志着WiMAX成为与WCDMA、cdma2000和TD-SCDMA并列的全球3G标准。
        除802.16d/e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WiMAX技术规格之外,为使WiMAX系统具备更好的兼容性和互通性,IEEE802.16工作组还围绕802.16d/e标准制定了其他一系列标准,包括802.16g、802.16h、802.16i、802.16j、802.16k和802.16m。
        在今年2月,IEEE表示正在研究一项无线传输新标准—802.16m,该新标准至少还需一到两年才能出台。据称该标准下无线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Gbit/s,在快速移动状态下的传输速率可达100Mbit/s,而这也正是4G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WiMAX在国外已经进入了应用阶段,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宣布投入50亿美元部署WiMAX宽带无线网络,而在此之前,韩国电信运营商KT已经凭借其在WiMAX基础上演化的WiBro,迈出挺入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第一步。目前,全球宣布正在试点WiMAX的运营商已经达到275个。
        此外,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尝试利用WiMAX实现偏远地区的宽带网络覆盖及城区的无线宽带服务。
        国内运营商代表此前称,WiMAX的标准和产业仍需完善,运营商很关注移动WiMAX的漫游功能,由于缺乏对数据一致性的保证,目前WiMAX切换尚无法保证业务QoS,移动WiMAX核心网功能应该得以增强,以满足无缝的移动性管理和漫游的要求,保证用户动态的QoS要求,便于计费、认证和鉴权。同时,WiMAX芯片、终端和设备对标准支持能力仍显不足。
        对于这些问题,WiMAX论坛中国实验室的人士透露,近一年来各大厂商对WiMAX的投入增加,整个产业化进展非常迅速,目前大多厂商的WiMAX设备都能实现基本功能,很多都可以支持MIMO、HARQ、功率控制等高级功能。
        HSPA应用创历史性规模
        来自业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球部署了200多个WCDMA网络,其中有144个网络目前已经升级或者新增了HSPA功能,还有40多个运营商正在进行HSDPA的测试。
        HSPA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R99、R4版本下频谱效率较低的问题,为移动网络提供了更丰富的业务种类,WCDMA、TD-SCDMA都已开始向HSPA演进。
        据了解,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已经开展了HSPA与3G技术的相互干扰研究,正在研究HSPA与其他业务的相互兼容问题。
        厂商中,爱立信作为领先的系统HSPA提供商,已经为全球半数以上的HSPA网络提供了设备。
        华为技术公司的人士介绍,厂商提供的HSPA系统如果想实现全部HSPA性能,其服务应该是端到端的,正因如此,华为在葡萄牙建立的全球第一个全性能HSPA网络就是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在终端上,华为提供了各种系列的高性能的终端,包括HSDPA的数据卡、全性能HSDPA的芯片等。
        中兴通讯已经在利比亚、爱沙尼亚、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二十多个国家建设了WCDMA/HSDPA网络,利比亚WCDMA网络2006年底商用用户超过30万。中兴2006年底推出第一款支持HSDPA的基于DVB-H制式的电视手机F908;2007年初推出全球首款下行速率2.0Mbit/s、上行速率7.2Mbit/s的HSUPA数据卡、第一款支持HSDPA的PTT手机。
        普天已经拥有TD-SCDMA+HSDPA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TD基站、大容量的TBU以及小容量的微波基站等,并能提供网络配套服务及设备。
        LTE演进路线指明移动通信方向
        在3G演进型技术研究上,3GPP和3GPP2分别启动了演进型技术(LTE和UMB)的标准化项目。新型无线技术采用新的无线接口技术和全IP网络架构,其无线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Mbit/s,采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等新技术。
        对于同属于3GPP阵营的TD-SCDMA如何向LTE的演进,目前业界基本认同的一般演进路线为:首先在TD-SCDMA的基础上采用单载波的HSDPA技术,使数据速率达到2.8Mbit/s;其二采用多载波的HSUPA,使数据速率达到7.2Mbit/s;第三是到HSPA+阶段,数据速率将超过10Mbit/s,或者有更高的上行接入能力;最后从2010年开始,从HSPA+演进到LTE。
        为了让WCDMA能够较平滑地演进到LTE,不少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提出了HSPA和LTE之间提供一个中间过渡方案HSPA+,并已于2006年12月完成阶段性的技术研究。但是,由于启动较晚,其整体标准制订进度落后于LTE,业界对于是否需要这个阶段仍然有争论。
        据悉,华为将于2009年在全球开始部署LTE商用网络,其他设备厂商也都有按时部署LTE的具体时间表。
        对于cdma2000向LET演进的路线,业界认为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多载波的RevB版本,另一个是基于OFDM和MIMO的RevC版本。不久前在通信展上,高通公司展示了符合EV-DORevB版本和EV-DORevC版本的业务应用。
        TD-SCDMA向商用冲刺
        今年,TD-SCDMA的网络部署政策已经明朗。大唐移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TD-SCDMA扩大规模网络试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进行,中国移动在8个城市建设了14000个TD-SCDMA基站,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分别在保定、青岛进行了网络扩容,扩容基站数量分别达到240个、413个。目前,各个城市的布网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处于手机外场测试阶段。据悉,各地的TD-SCDMA规模试验网对视频通话、定位服务、手机支付等新兴增值业务进行了测试,同时还加入了HSDPA、MBMS、TD/GSM双模自动切换等3GPPR5类业务。
        不久前,TD-SCDMA的手机电视标准TD-MBMS获得3GPP批准,成为国际标准。这是2007年初,在中国移动、中兴、大唐、鼎桥等厂商的联合提案下,TD-MBMS写入3GPPR6标准后TD-SCDMA标准系列的又一项主要成果。
        而在今年的通信展上,华为、大唐、联想、中兴等20多家厂商更是集中展示了100多款智能化、具有视频及音乐等功能的新品。中国移动已经明确将自动双模手机列为第一阶段手机采购的基本技术性能。三星电子提供一款支持TD-HSDPA/GSM/GPRS/EDGE的多模手机终端最高速率更是达到2Mbit/s以上。
        据TD-SCDMA企业代表介绍,日前以大唐电信集团核心技术为主的LTETDD融合方案已获3GPP通过,已经解决TD-SCDMA增强型(HSPA3.5G)、长期演进(LTE3.75G)的标准化工作,同时储备了大量有关4G标准的自主创新技术,标准演进路径已经清晰。
        TD-SCDMA巨大的市场潜在商,吸引了德意志银行等众多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浓厚兴趣。事实上,包括诺基亚、阿尔卡特等国际巨头企业也已经参与到TD-SCD产业化进程当中。国际投资集团也显然已经在密切留意着合适的机会。
        EDGE低调中迅速成熟
        EDGE是一种从GSM到3G的过渡技术,主要是针对全球现有的GSM运营商在已有的800/900/1800/1900MHz GSM网络基础上,利用现有的频率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技术升级(从硬件看,只需增加兼容GSM的EDGE载频)将网络的容量、质量和功能进行提高,可以在数据传输方面实现更高的速率。
        目前,EDGE已经朝着增强型EDGE的方向演进,将为成熟GSM技术的“宽带无缝漫游业务”做好准备,允许运营商利用现有频谱提供更多的更高速率的语音数据业务,可提供高达2Mbit/s~6Mbit/s的峰值速率,并保证服务和覆盖的连续性。
        中国移动在今年一年使用EDGE对GSM网络进行升级已经显现出明显效果。11月份,业内人士称,中移动斥资了350亿元扩容GSM后,其GSM网络都已以符合EDGE的要求。中移动在国内的主要城市都已开通EDGE网络。一些宣传广告上显示,中移动基于EDGE网络的无线宽带业务速度可达60kbit/s~120kbit/s,是原“随e行”上网速度的3倍。
        据了解,目前包括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通信、阿尔卡特朗讯、中兴、华为在内的几家巨头设备/终端厂商已经在中国执行了许多成功的EDGE网络优化案例,多家厂家已宣布了对EDGE特别是增强型EDGE的支持。
        其中,爱立信重申了其在2009年推出增强型EDGE的承诺,中兴通讯最新推出的ZXG108000型基站将通过软件升级支持增强型EDGE。10月份,中兴通讯还发布了TD-SCDMA/EDGE双模双待手机U980,U980是全球第一款同时支持TD-SCDMA与EDGE两种制式的双模智能手机,不仅支持TD-SCDMA典型3G业务,例如可视电话、Internet浏览、流媒体下载、手机证券等,可以享受高速率数据服务;而且由于支持EDGE功能,具有全球高速漫游能力。
        IMS亟待突破应用瓶颈
        IMS在2007年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厂商的力捧。作为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平台,IMS能够满足目前终端用户更新颖、更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需求,IMS更是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实现融合的核心技术。与软交换相比,IMS具有与接入无关、支持用户漫游等特点。
        紧跟国际IMS标准研究,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也进行了统一IMS的研究。从2006年7月份开始,CCSA的TC3和TC5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进行中国统一IMS的研究,主要涉及统一IMS的需求、功能体系架构以及组网总体技术要求三个方面。
        2007年,IMS标准开始逐渐统一起来,产业链也日趋成熟,但是由于IMS缺乏大规模实际商用验证,中国的运营商对于IMS还存在许多顾虑。
        目前业界已经对IMS是运营商转型最重要的网络架构支撑达成了共识,下一步就需要运营商大规模实际商用部署来验证、完善,在部署过程中运营商还需要对管理架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变化。从软交换演进到IMS,业内一些专家认为国内运营商偏保守,在IMS技术应用上国内还相对落后,但中国联通在澳门3G业务中采纳了IMS业务。
        今年,很多厂商也针对IMS推出了一系列新解决方案和相关业务,IPTVoverIMS、IMS商务通信、IMS虚拟社区等多媒体业务逐渐显出优势。
        厂商中,爱立信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新增强型IMS服务;阿尔卡特朗讯推出了面向IMS的网络框架—Acuity,将IMS架构的优势和处理方式扩展到了网络的数据传输和接入层;中兴通讯推出了基于IMS体系和包容WCDMA、TD-SCDMA、cdma2000、WLAN、WiMAX、CABLE、xDSL以及传统2G移动接入的融合网络解决方案。
        4G研究进入关键阶段
        4G系统能够以100Mbit/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it/s,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其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4G技术方面,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公布的2007年工作重点包括,配合“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启动4G技术标准征集、遴选和论证工作,开展我国4G技术标准方案和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工作。
        大唐移动系统与标准部高级工程师唐海曾透露,国家准备在“十一五”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中开展B3G(后3G,Beyond3G)系统的研究工作。目前该专项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大唐移动将积极参与,TD-SCDMA与B3G的衔接将会成为重大专项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而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专家林辉介绍,当前关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B3G/4G)的工作逐渐进入实质性阶段,按照最新的工作计划,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于明年在国际范围内启动技术提案的征集工作,开始一整套包括技术征集、评估、融合以及标准化在内的4G无线通信技术的国际标准化过程(ITU称为IMT-Advance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8 08:4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5:35:28 | 只看该作者
    二、光网络技术    向基于OTN的智能光网络演进
        从ASON概念的提出至今,ASON技术、标准和产品历经十年发展,从标准框架完成、标准内容完善到产品全面商用,目前ASON已成为下一代传送网中的必备元素。中国电信集团总工程师韦乐平指出,ASON沿用在IP网中行之有效的选路和信令协议并加以改进,以适应光网络的应用需要,有效地解决了IP层与光网络层的融合问题,代表了下一代光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ASON的商用产品以SDH设备为主,但未来ASON/GMPLS将成为统一控制的平台,不仅在SDH产品中实现ASON的功能,而且在OTN/WDM、PTN产品中也加入ASON控制技术,实现ASON/GMPLS的统一控制。这样,ASON产品才可能针对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现状,实现不同的ASON功能,既兼容运营商现有的SDH网络,又支持传送网向OTN/WDM的平滑演进。
        由于各厂商对ASON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所不同,它们推出的ASON设备具体的性能也有所差别。华为ASON设备为OptiXOSN系列,主要根据交叉能力和业务接口的不同,分为9500/7500/3500/2500/1500等5个型号。中兴ASON设备为ZXMPC660/C640,来源于Ciena公司的CoreDirectorR系列产品,主要用于长途干线枢纽节点和城域光网络骨干业务调度节点。烽火公司ASON设备为FonsWeaver960/780A/780系列产品。可支持最大交叉能力从720 Gbit/s到160 Gbit/s,升级后可达到N×160 Gbit/s(N<8)。上海贝尔阿尔卡特ASON设备为1678 MCC,用于城域核心节点是640 Gbit/s超大智能核心节点设备,具有4 096×4 096个等效STM-1无阻塞VC交叉连接和ODU-x交换能力。
        DWDM应用于骨干网
        面临数据业务、宽带多媒体等新型业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3G时代的即将到来,光传输网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业务网提供更高速率、更大容量的传输通道。当前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的传输干线网普遍采用80/160波、单波速率2.5Gbit/s或10Gbit/s的DWDM系统。随着数据业务对带宽需求的提升,干线层WDM系统的升级扩容也势在必行。
        来自市场调查机构HeavyReading的最新数据显示,未来数年内全球长途DWDM、城域DWDM将会出现双位数的快速增长。从应用领域来看,光网络将沿着“干线网→本地网→城域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的次序逐步渗透。因此,无论是从光网络技术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复用方式和组网方式来看,DWDM技术在光网络的应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2007年,面对新型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中国电信分两次进行骨干传输网建设,随着二期传输工程的启动,将使得中国电信形成一张贯穿南北、可为各省市提供差异化的语音、图像和数据业务的通信网络。
        根据中国电信新建传输干线网络的建设规划并充分考虑今后的业务需求,烽火通信制定了个性化的网络解决方案,全网采用FONSTW1600系列80×10GDWDM系统,系统设计容量高达1.6T;采用增强型前向纠错技术和色散管理技术等,使得系统能够无电中继传输5000公里以上,充分满足超大容量长途干线建设的需要;采用波长严格控制光转发OTU,结合AWG模块和Interleave技术,实现50GHz波长间隔复用;提供V-EDFA及增益平坦和增益锁定的光放大器,将多种VOA技术应用于EDFA当中,可动态适应线路损耗因温度等因素所发生的变化,极大的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工程建成后,中国电信将拥有一张覆盖全国、大容量、高性能、安全灵活的基础传输平台,为各大重点省市间的数据和多媒体综合型业务的传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外,华为、中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厂家也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并积极推进DWDM的商用进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8 08:4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5:35:47 | 只看该作者
     三、宽带接入技术    UMB试图挑战WiMAX
        CDMA技术主导者高通(Qualcomm)一向看衰移动WiMAX的发展前景,认为GSM下一代技术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及CDMA下一代技术UMB(UltraMobile Broadband)都比WiMAX更有优势,而UMB未来将成为高速移动宽带主流技术之一。
        UMB是CDMA技术的演进版本,主要由CDMA业界所主导,其可与现有的cdma20001X及1xEV-DO系统兼容,但在数据传输速率、延迟性(latency)、覆盖度、行动力及布建弹性等方面都更具优势。
        目前,CDMA发展组织(CDMADevelopmentGroup;CDG)及3GPP2(3G Partnership Project 2) 正联手制订UMB的相关标准,UMB可望正式成为3GPP2的全球标准,这将是全球第一个以IP为基础的移动宽带标准,最高下载速率可达288Mbit/s,而包括日本、***、北美、韩国的相关电信标准组织也都参与其中。
        UMB最高数据下载速率达288Mbit/s,被高通(Qualcomm)主导的CDMA阵营视为反击移动WiMAX的关键一击。高通已经针对UMB推出针对移动终端及基站的解决方案MDM8900及CSM8900,其中CSM8900已经送样,MDM则预计2008年第1季送样。
        2007年3月27日,CDMA发展组织(CDG)公布了支持超移动宽带技术(UMB)解决方案的无线设备厂商的名单,来自阿尔卡特朗讯、日立、华为、LG电子、摩托罗拉、北电、高通及中兴等公司的高管纷纷表示支持UMB技术。
        我国FTTH商用路线确定
        从当前国内FTTH市场的态势来看,中国电信今年上半年已完成EPON设备全面测试,重点验证了不同厂商EPON设备的互连互通。此次测试过后,中国电信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EPON设备集采,这对FTTH产业降低成本和规模化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中国网通不仅进行了EPON设备的全面测试,而且还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利用EPON技术对接入网进行改造。此外,广电行业将EPON+EOC(EtllernetOverCable)作为双向改造的首选技术,今年上半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建设,下半年将正式大规模应用。
        对于EPON和GPON两种方案,唐雄燕认为,运营商并不会从技术先进性的角度去选择技术,而是会考虑哪种技术更适合当前的业务和网络,从而以最低的成本和风险向用户提供服务。尽管业界对GPON和EPON的争论还没有停止,但业界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已经启动了FTTH的商用,目前是FTTH市场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未来三年,FTTH用户数将保持每年2~3倍的增长率。
        各大设备商的FTTX方案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强调商用经验,有的则强调技术的先进性。其中,烽火、中兴、UT斯达康等厂商展示的方案以EPON技术为主,兼容GPON技术,而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厂商的方案则是以GPON技术为主。另外,中国电信的“我的e家”品牌和中国网通的宽带业务也成为FTTH的的推动力量。
        新一代ADSL技术规模应用
        当前,在“光进铜退”的大背景下,以ADSL技术为代表的xDSL技术并没有放慢发展的步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ADSL正在从第一代ADSL技术向新一代ADSL技术演进。随着ADSL应用的不断推广和宽带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基于G.992.1/G.992.2的ADSL技术在业务开展、运维等方面都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第一代ADSL技术所支持的线路诊断和检测能力较弱,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多,如何实现用户终端的远程管理以及线路的自动测试,成为运营商十分头疼的问题;单一的ATM传送模式难以适应网络IP化的趋势;较低的传输速率难以支持一些高带宽业务的开展,如流媒体业务等。
        针对上述情况,ITU-T通过了ADSL2(G.992.3)和ADSL2+(G.992.5)两个新一代ADSL技术标准,以促使全球的运营商更好地开展ADSL业务,用户更好地享用ADSL业务。
        ADSL2/2+在第一代ADSL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特性,在性能、功能方面有较大改进,其突出特点和主要改进有:扩大了覆盖范围,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特别是ADSL2+将频谱范围从1.104MHz扩展到2.208MHz,使下行速率大大提高(最高可达25Mbit/s以上);拓展了应用范围,ADSL2/2+增加了PTM(分组传送模式),能够更加高效地传送日益增长的以太网和IP业务;增强了线路故障诊断和频谱控制能力,能很好地支持双端测试功能,支持部分单端测试功能;增强了速率适配能力,能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动态调整速率以适应变化的线路情况;增加了节能特性,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都能在业务量小或没有业务的情况下进入低功率模式或休眠状态;支持多线对速率捆绑,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ADSL技术虽然推出了ADSL2和ADSL2+两个标准,但ADSL2标准只是为ADSL2+标准的最终推出作铺垫,新一代ADSL技术将以ADSL2+技术的形式得到推广和应用。
        WAPI?产业发展寻求更大突破
        WAPI(WLANAuthenticationandPrivacy Infrastructure)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体现着我国发展标准战略和信息安全战略的意图。与红外、蓝牙、GPRS、CDMA1X、RFID等协议一样,WAPI也是无线传输协议的一种。WAPI使用的名为“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架构(WAPI)”的安全协议使个人用户的移动终端更加安全,这也是WAPI与其他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协议相比较所具备的优势。2007年,在更方积极因素的促进之下,WAPI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近期,市面上已经有越来越多成熟的WAPI产品面世,其中索尼推出了装载Vista操作系统的WAPI电脑,联想在其“昭阳”系列笔记本中全线采用WAPI技术,方正集团今年3月推出了符合WAPI标准的方正“颐和”A760型号笔记本,同时还有更多的WAPI终端和无线路由产品在不断推出。WAPI的网络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进行了很多大规模的测试。WAPI技术在“无线城市”以及校园网的建设中可以实现很多增值业务,为运营商带来直接收益,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WAPI产业经过几年的磨合,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2006年3月,WAPI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开始,到现在整个产业联盟从技术标准的研发到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典型产品再到衍生产品及应用等各产业环节均由多家国内外实力强劲的企业构成,WAPI产业联盟已经颇具规模。目前,WAPI技术得到了政府和运营商的密切关注,未来,希望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积极探索优秀的商务模式,使国内的WAPI产业得到发展,迎来大规模商用。
        家庭网关推动家庭网络业务革命
        在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的家庭网络中,家庭网关作为内部局域网与外部电信网络的连接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宽带业务与家庭之间的纽带。家庭网关将外部的业务与管理请求转发到家庭网络内部,为家庭网络内部设备提供与业务系统的连接。目前,基于互联网的业务为用户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但由于受到终端、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影响,许多业务都尚未得到普及。随着家庭网关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许多业务将会迎来迅猛的发展。对于运营商来说,家庭网关是业务进入家庭网络的关键,也是运营商网络和业务优势的集中体现。
        家庭网关可以提供丰富的网络接口和家庭内部网互联接口,同时支持多种接入认证手段,完成认证的汇聚功能。家庭网关还具有网络路由以及自维护功能,并且,家庭网关具有防火墙等安全特性,可以更好地保护家庭网络。
        据了解,目前国外各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以家庭网关为核心的增值服务,构建家庭网络新业务:BT(英国电信)目前以家庭网关为核心的主要业务有BroadbandTalk、BTFusion、网络设备共享、音乐、视频和图片共享、BTYahoo!、安全监控、Wi-Fi热点覆盖等,主要应用于家庭客户、SOHO客户、中小企业客户等;法国电信推出了以Live Box为品牌的家庭网关业务,其主要应用是通过具有Wi-Fi路由功能的Live Box连接家庭内部的终端设备,可以支持VoIP,同时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家庭监控等新应用;意大利电信也推出了一根ADSL接入线捆绑5个固话号码,支持无线上网、IPTV、VoIP、支持无绳电话与手机互通等功能的家庭网络业务。
        在我国,以中国电信“我的e家”为代表的综合业务是家庭网络业务的雏形,已经体现出家庭网络的发展将成为传统运营商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方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以家庭网关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将会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8 08:4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5:36:13 | 只看该作者
    四、下一代IP技术与业务    城域以太网助推运营商业务创新
        宽带城域网作为一种因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而产生的新型网络模式,是现代传输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接入网技术融合的产物。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营商一直在寻找更先进的城域网技术来生成、传送新的业务和传统的业务,并对业务进行计费、管理,力求做到为新业务提供有充分质量保证的网络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域以太网由于具备成本低廉、带宽分配灵活、应用广泛等优势,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城域以太网技术不仅能作为交换技术提供各种数据业务,同时能作为一种传输技术为城域汇聚、骨干节点之间提供高速链路。最近几年,基于IETF的L2MPLSVPN技术以及基于IEEE的城域以太网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技术实现更为成熟。旨在解决城域以太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成立的城域以太网论坛规模也得到扩大,目前成员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三位数,包括电信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半导体制造商以及测试机构,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城域以太网的发展。
        2007年,以澳大利亚的SilkTelecom等为代表的许多运营商都开始了城域以太网的部署,印尼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CyberindoAditama(CBN)宣布采用北电提供的基于骨干网桥接技术的城域以太网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高带宽服务,北美DakotaCarrier Network和Frontier Communications也都在积极部署城域以太网解决方案。
        目前,城域以太网技术正在向着标准化和融合的方向迈进,未来将在互动性、可靠性和规模化发展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随着城域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IPTV、手机视频、企业接入服务等高带宽视频及数据业务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
        全IP化趋势方兴未艾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推动全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技术和业务的高速发展,建立基于IP技术的新一代网络将成为打造未来网络新时代的基础。
        IP技术采用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简化了信令,克服了节点设备复杂化问题,同时具备业务网与承载网相分离的特点,可以加快业务的开发速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业务融合作为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特征,IP化可以适应网络融合的要求,形成一个多业务综合承载平台。用户期望新的网络能提供融合各类网络能力的综合业务,特别是大大增强了对移动性、带宽要求高业务的需求。同时IP化也符合运营商转型的需要,使运营商不再单一提供话音和互联网接入服务,可以保持足够多的新利润增长点。
        就近期的发展情况来看,伴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以及互联网业务的日益普及,全IP化发展势头非常迅猛,IP技术已经渗透到网络各个层面,可以实现多业务的传送。同时,在可靠性方面也不断完善,QoS及安全性的解决方案趋于综合和实用。
        目前,全球主要运营商都在加速网络IP化的商用进程,NTT、Verizon、英国电信等国外领先运营商已经将网络IP化作为未来网络演进的主要方向,中国移动也已经采用基于IP的软交换网络架构建设其承载网络。总体来看,电信业务正在逐步IP化,而IP网络也在逐步电信化,电信运营商的IP化发展策略大都是从核心网开始,逐步向网络边缘延伸。随着网络和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营商也会离实现全网络IP化的目标越来越近。
        以华为等企业为代表的设备商也明确了致力于协助运营商转型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将现有通信网络逐步发展成为适应性更强、更有效节约成本的全IP网络,实现固定、移动网络以及业务的融合,为客户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潜在增长。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全IP化的网络将会给使用者带来更多丰富多彩的通信体验。
        P2P:与业务结合迎来新突破
        由于基于P2P的网络应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为用户同时参与交互式媒体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近年来,P2P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即时通信、网络下载、视频通信等应用已经普及得越发广泛。从互联网的角度看来,不可否认P2P技术在网络资源的消耗方面对电信运营商尤其是固网运营商影响非常大,但是随着IMS、IPTV等众多技术和业务的发展与P2P技术相结合,P2P技术发展将会出现新的突破。
        IMS和P2P技术均为目前业界关注的热点,但P2P存在的一些问题阻滞了它的发展,而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企业提出将IMS和P2P的结合为切入点,将P2P和IMS技术融合,充分利用IMS技术的优势来解决P2P技术存在的问题,为真正解决P2P网络现有状况提出了理论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解决P2P网络中的计费、用户数据管理、QoS控制等问题,将P2P网络变为真正的可运营、可管理、可计费的可控网络。
        同时,近期IPTV业务的发展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P2P技术作为其实现手段之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P2P技术本身在网络传输层面就解决了网络拥堵、调度不灵活等问题,同时考虑到IPTV业务的特殊性,可以利用P2P技术的内容来源相对广泛、内容分块存储于多个边缘服务器等优势,在IPTV中开展文件交换业务,使使用者可以从在线用户的节目源中获取信息,增强用户交互式娱乐应用的体验。
        事实上,这样的应用还有很多,基于P2P技术可以开展很多新业务,或者将传统业务的性能提升一个层次,提高网络搜索的实时性和广泛性。因此,随着P2P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业务的推动,P2P技术在网络层面以及业务层面都将迎来新的发展。
        IPv6迎来大规模发展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从最初为了满足地址空间的不足这一需求而被提出,到现在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扩大地址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了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使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等许多目标,为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与IPv4相比,IPv6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如简化的IP包头格式、主机地址自动配置、认证和加密以及较强的移动支持能力等,同时它又在移动通信领域克服了MobileIPv4固有的一些缺点,从而成为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重要协议之一。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IPv6网络得到了极大发展。韩国于今年年中宣布投资10.7亿美元用于建设下一代IPv6网络协议,预计将在2013年之前完成。日本也进行了基于IPv6多播技术的HDTV传输试验,目标是在电视领域实现实用化。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欧盟第七框架暨未来互联网领域合作大会”上,中方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于IPv6的研究力度,加强与欧洲等国家关于IPv6技术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下一代网络发展。
        我国以IPv6为建设内容的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也已取得有标志性的成果,目前覆盖了39个结点,20多个城市,已经成为被普遍认可的全球最大IPv6的CNGI。同时由于CNGI项目的推动,国产IPV6路由器已经在CNGI项目上占了主导地位,这些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此外,信息产业部今年还发布了《跨运营商的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技术要求》等39项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并已于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这将进一步推动IPv6技术的发展。在明年的奥运会上,IPv6也有可能得到使用。
        当然,IPv6并非十全十美、一劳永逸,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IPv6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进步,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需要时间和成本来不断完善。从长远看,IPv6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和长久发展。
        IPTV产业化进程加快
        IPTV基于宽带网络,向TV、PC、移动终端等多种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视频业务,是运营商“三网融合”、发展Triplay业务、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利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据2007年12月发布的2007年IPTV产业年度资讯播报显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已经组成了运营中国IPTV产业的队伍。截止到2007年11月底,IPTV用户规模达到114.2万户,IPTV用户增长接近110%。
        IPTV系统体系的发展与网络技术发展密不可分,其涉及的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版权管理技术、VDN、EPG技术、流媒体技术、网络组播技术等。音视频编解码是IPTV的核心技术,目前IPTV采用的编解码标准主要有MPEG-4、H.264和AVS三种,均为第二代信源标准。同第一代信源标准MPEG-2相比,MPEG-4的编码效率是MPEG-2的1.4倍,AVS和H.264相当,都是MPEG-2的两倍以上。
        在大连网通AVS商用局项目建设中,中兴通讯、华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都参与了AVSIPTV项目的系统测试,这是AVS标准在IPTV领域的首次应用,将大大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标准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将对中国网通IPTV业务的普及产生深远影响。AVS标准作为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可减少国内企业的专利使用费从而降低成本,为更多用户提供融合创新的多媒体业务。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网通一直在积极推动AVS标准的产业化进程。
        目前IPTV用户主要集中在上海、河南、浙江、黑龙江四个地方,另外江苏、湖北、广东等17个省份也正在积极筹备IPTV业务,它们将成为2008年IPTV产业新的增长势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8 08:4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5:36:32 | 只看该作者
    五、IT技术    SOA迈入市场强势增长期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2007年在国内逐步升温,已经成为很多中国CIO关注的热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SOA软件与服务市场规模为5千万美元,预计201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5亿美元,今后四年中将呈现出复合增长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强劲势头。
        在各个软件巨头微软、甲骨文、BEA、SAP等纷纷推出了自己部分基于SOA的产品,有部分SOA的案例样板工程开始出现。IBM已经开始了“积木”式的规模化制造,为未来快速占领市场抢先了一步,2007年IBM发布了针对六大行业的SOA路线图。
        惠普公司推出了惠普SOA中心来帮助用户应对挑战。作为惠普业务科技优化(BTO)战略的一个重要组件,惠普SOA中心提供了一个全面、集成的解决方案,在战略、应用及运营整个生命周期中展开SOA管控、质量和管理,帮助企业降低向SOA转变时的业务风险,进一步优化SOA的业务成果。
        SOA能重用以前的IT投资,不需要抛弃现有系统,使原有的能力仍然保留在原来的系统上,但同时又调度出新的流程和使用方法,能帮助运营商增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整合“信息孤岛”的能力,加快转型的步伐。
        2007年,浙江移动建设了SOA客户投诉综合处理新平台,统一平台方案整合了原先多套投诉处理系统,有效地提升了投诉处理效率;江苏联通基于SOA架构成功地搭建了软件基础架构平台,整合了企业管理支撑系统的相关应用,建成覆盖江苏联通省级及各地市的统一项目管理系统;山西移动全面启动了基于SOA的“企业创新业务平台”建设工程。
        四核和虚拟化成服务器热点
        四核、虚拟化、刀片,2007年的服务器市场正在沿着业界所预期的轨道发展。
        四核产品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能耗与价格,使得去年受到广泛关注的双核服务器,仅仅一年时间就成了“过渡产品”。浪潮、联想、HP、IBM、Dell等企业都推出了四核服务器,IBM还在其x系列服务器中采用了自己设计的x4新一代芯片组架构,优化了四核服务器性能。跟单核比,四核系统能带来4.5倍的性能提升,即四核CPU中的一个核的性能比以往一个单核处理器的性能还要高。而相比于双核,四核可以在保持功耗不变的情况下,获得50%以上的性能提升。采用四核至强处理器的戴尔服务器性能提升高达63%,每瓦特性能提升达40%,并进一步降低客户企业环境的复杂性。
        作为虚拟化的提出者,2007年IBM还展示了下一代虚拟化的方向,它跨越整个系统网络实现虚拟,从组件/设备级扩展到系统/数据中心级,并催生了两种典型企业计算模式。用户在不影响应用的情况下,可将运行中的应用从一台物理计算机转移到另一台。x86平台虚拟化同样备受瞩目,VMware、开源XEN、SWsoft等虚拟化技术有望成为服务器的内置标准。Intel与AMD的四核芯片也加强了针对虚拟化的支持。
        刀片服务器由于突破了服务器的应用形态变化,成为另外一个维度的竞争焦点。IBM推出了最快的刀片服务器—内置Power6芯片的JS22刀片服务器。这样,刀片服务器已经采纳了Power6、Xeon、Opteron、Cell和PowerPC等多种CPU。各企业间刀片服务器不能兼容,因此2007年刀片服务器标准依旧受到广泛关注,并进一步升温,中国刀片服务器标准也浮出水面。
        存储虚拟化与节能息息相关
        2007年,虚拟化技术的热潮席卷了整个IT业,服务器虚拟化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存储虚拟化的进程。存储虚拟化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实现存储系统的整合,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的管理,保护原有投资等。越来越多的厂商正积极投身于存储虚拟化领域,数据复制、自动精简配置等技术也用到了虚拟化技术。虚拟化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而是存储系统的一项基本功能。它对于整合异构存储环境、降低系统整体拥有成本是十分有效的。
        存储虚拟化产品解除了多年以来客户被限制在如EMC、HP和日立等厂商专用产品上的限制。现在客户可以选择EMC、IBM、HP和日立设备的任意组合,然后对其进行虚拟化处理,管理和部署非常简便,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存储虚拟化技术与全社会倡导的绿色节能紧密相关。IDC的一项研究表明,从2006年到2010年,全球数字信息总量将增长6倍,2007年已经出现了信息总量超出现有存储能力的现象。面对业务和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企业用户在不断增加IT设备以满足用户对性能、存储空间和可用性等要求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数据中心空间有限、能源成本不断增加等挑战。除了采用更节能、环保的材料以外,虚拟化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存储系统,把物理设备整合成一个逻辑存储池,从而减少企业所需的物理存储系统,相应地减少电力需求。有专家指出,使用效率最高的存储是绿色存储,而虚拟化正是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的利器。
        2007年,新涌现的自动精简配置、重复数据删除及MAID等技术受到了用户的普遍关注。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以有效清除磁盘中大量的冗余数据,使得用户能够在特定的一组磁盘上存储更多的备份数据,延长了数据在备份磁盘上的保存时间,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电力和冷却的成本。目前,重复数据删除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虚拟化磁带库以及磁盘备份系统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8-1-17 12:00:18 | 只看该作者

    最愛電信

    斑竹對電信行業的了解可謂通透,多多參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24 09:33 , Processed in 0.0688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