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388|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十年茫茫软件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1 23:4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在北京的大学同学聚会,毕业13年了,在家庭里,工作上,社会中摸爬滚打十几年,都有了不少感悟和话题,席间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话题,自己行业这碗饭吃得怎么样,还能吃多久。
        奔四的年龄恰处在人生的一个拐点时刻,青春理想的惯性动力已经慢慢消失,对社会环境职场生存的人事开始形成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能接受残酷和无奈,也能观察机会和希望。如果说二三十岁是一个靠机会凭直觉的青春型成功时期,那么四十岁就是靠理性主动寻找人生价值来获取个人成功的阶段。
如今社会有不少极端案例,自焚,流血甚至危害公共安全,我有观察过,事主有不少是在45岁左右,这看起来有点奇怪,既不是热血青春的冲动青年,也不是已近暮年的老人,45岁大概是“看破”的年龄,是成功者最得意风发的人生阶段,也是失意者最没落绝望的时期。古往今来很少有人能够在四五十岁之后还能大幅度改变人生轨迹的人,除非时势造英雄,如八十岁的姜太公,当然时势也能打造狗熊,“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菩萨畏因,凡人畏果”,我是一凡夫俗子,当然担心40岁之后如何讨生活的问题,要想好好地谋划未来,就得狠狠地总结过去,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2002年我计算机应用小硕毕业,毕业课题有关软件性能测试,这给当时毕业的我出了一个“测试还是开发”的哈姆雷特问题,不过当时的IT行业正在高潮期,实际也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到处都是新想法和机会,我不是哈姆雷特,却如阿Q一样,眼看周围同学纷纷走向外企和民企,便高喊着“同去!同去!”,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踏入了软件测试行业。
现在想想,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往往是最不经意做出的。可能是因为小时叛逆想远远离开父母而选择到另外一个城市奋斗,这里后来成就了你的所有人脉;可能是因为网上偶遇认识了你的另一半,而从此你们在余生互相消耗折磨对方直到70岁才宽慰“我终于可以忍受他上床不洗脚了”。古人有句话“很好的姻缘都是天成的”,我再加上一句“很坏的姻缘也是天成的”,你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打好手上的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3-7-22 09:20:29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每个人在不同境遇之下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好一条正确的路,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3-7-22 23:46:33 | 只看该作者
只知道自己还在路上,虽然不清楚下面该怎么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9 14:0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4#
    发表于 2013-7-23 20:15:27 | 只看该作者
    45岁的人还有做测试的,说明测试这个行业可以做到中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 12:3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5#
    发表于 2013-7-23 23:26:06 | 只看该作者
    前辈,能不能说下具体做了几年测试?目前做了哪些事情?下个5年准备怎么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07:51:2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开贴,打算持续更新。51的审核机制太严格了,现在。发多点文字就要管理员审核。
    可以看我的博客,那里更多文字
    http://www.cesoo.com/bbs/viewtopic.php?f=3&t=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 12:3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7#
    发表于 2013-7-25 20:57:52 | 只看该作者
    怕广告吧,他审就审,不是广告,肯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7-26 09:55: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实时审核的,一般工作时间5分钟左右就会审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7 10:32:4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份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负责一个功能模块的UI手工测试,还兼做公司几个产品上线前的性能测试。工具就是loadrunner,录脚本,设场景,看报告,三板斧下来,总会发现一些性能问题,这项工作是给测试团队加分的,因为人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会有本能的敬畏和尊重,在十年前,谈到“”高并发”“大负载”,连开发人员也会觉得新奇。后来测试业界又出现了更多的性能概念名词,如“伸缩性”,“压力测试”,“容量测试”等等。我一直有个不善良的猜测,业界一些利益相关者出于某种目的,将能够说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意给读者设置理解障碍,就像社会某专家一样,大谈“幸福指数”,“等离子”,想跟我对话辩论,先明白些名词吧,不过名词的解释权可在我手里哦,一些中国所谓专家就是这么练成的,信息和术语的垄断太可怕了。
    于是,2004年,我在论坛写了《让loadrunner走下神坛》,在2006年出了第一本关于loadrunner的入门书,这促使了我对性能测试做一些思考,loadrunner能证明系统存在瓶颈,能找出瓶颈在哪里么,再前进一步,我们能够消除甚至提前避免瓶颈出现么?这些问号,使我最后回到一个简单的问题上来,到底什么是“瓶颈”,它到底在软件系统的哪个地方出生,身材相貌,成长背景,我竟然对它一无所知,这太荒谬了,就像社会都说“有关部门”,但谁也没看过“有关部门”的住址门牌。
         手工测试里重复工作多,不知什么时候开发出来一个build,就要开测,忙得一塌糊涂。测得不顺要加班,测得顺利又没bug可提。这种日子一天连着一天,一直在想能不能把测试工作做得像开发一样,理性有序。于是抽点时间就搞了几个想法,测试案例管理,执行自动化,报告生成。这几个工作大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获得了领导的肯定,单独找我谈话:“小liu同学,我要提拔你,以后你可以与开发平起平坐,共商软件质量大计”,打住,醒醒,哥们,你是在炖测试版的心灵鸡汤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7-27 20:24:23 | 只看该作者
    然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7-27 21:08:4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来了一个神转折...求一天三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4 10:34
  • 签到天数: 120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12#
    发表于 2013-7-29 09:32: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文采飞扬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12:03:43 | 只看该作者
    改善手工测试的种种努力,在项目实践中收效甚微,不是无果而终,就是半道中卒。那些在教科书中写着的知识,在国外已经成熟的经验,为什么在我们自己的项目里就应用不起来呢。比如测试流程管理,目的将测试中的工作规范化,测试自动化是为了提高执行效率,这些看起来都是很好的愿景,没有错啊,那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我有几年一直在努力从测试技术上寻找答案,后来终于有了一点想法。
         当我们把过多的关注焦点放在在如做好软件测试的时候,下意识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测试是独立于开发的,我们可以不用太关心软件开发,就可以经营好自己的测试领域,从而反推开发提升软件质量。这种逻辑对不对,可以从实践中求证,有没有哪个软件企业开发做得混乱无序,而测试做得井井有条呢?
        当我们在低头苦苦寻找答案时,不妨得闲抬头望望星空。有过人生阅历的人会有体会,最棘手的问题往往最后是两难共存的,而不是简单的一方消灭另一方。
        开发和测试这对冤家是整个软件生产过程的一部分,矛盾有对立也有统一,离开了开发模式谈测试流程是空谈误国,离开了开发技术谈测试技术也是纸上谈兵。一个需求频繁变化的软件项目,连开发都忙得焦头烂额,你能指望测试工作整齐有序么? 一个用户界面“一周小变样,一月大变样”的系统,你能设立UI自动化测试目标达到50%的覆盖率么?
       软件开发和测试本是人为设定的两个概念,你把它当成一个软件工作更容易想明白一些问题。
       当前有一个趋势,开发和测试越来越向对方融合,开发也要做自己的测试,测试也要做自己的开发,开发思维和测试思维并存,才能做出好软件。
       到了2005年,无论做性能测试,还是手工测试,遇到的问题和事情让我有了一个内心冲动,去做开发!我要去看看开发工作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会有bug产生。

       我像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每天对着大山,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对我来说是新奇的,我渴望想翻过那座高山,看看山那边到底是那么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 12:3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14#
    发表于 2013-7-29 19:21:2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3-7-29 21:59:0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3-7-29 23:2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j518889 于 2013-7-30 21:35 编辑

    楼主我现在是很迷茫啊,干了5年测试,干了5年配置+测试,部门整合,结果被整合下来了,说什么配置开发的人自己干,测试开发的都能干,活活的让我离开这个行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9 23:48:02 | 只看该作者
    从软件测试转开发,是很有难度的。第一,从自身看,开发比测试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更高,有人说,我们做测试的也会写代码啊,其实写代码是开发人员的一个基本条件,开发人员的经验不光是写代码,还有技术架构的选型和设计,对开发流程的熟悉等等,这些都是测试转开发的困难。第二,从用人单位看,大多数企业给开发定的工资比测试高,他们不太愿意用能给开发的工资雇佣一个只有测试背景的人。
    所以,做测试要转开发,时间上就要计划一个提前量,用心学习和准备。要在面试官前展现出来至少不逊于一般开发人员的技术素质,才有可能被录取。
        我当时准备了半年,在这段时间里把c语言和数据结构的书又看了一遍,然后研究一些网上的面试题,主要是算法问题。
         面试了公司很多,其中曲折历程不多讲,电话面试就失败,运气好进入现场面试,最佳战绩也是只到了第二轮没了下文。后来放弃开发,测试职位竟然也屡试不中,从刚开始自信满满到后来斗志涣散,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在几乎放弃希望的时候,收到了一个M公司的开发职位offer,还是高级开发工程师的抬头。以M公司的名气和这个开发岗位,我都感觉像做梦,不真实。
    好吧,来吧,一切未知的已知的,困难的容易的,都来吧,我要开始新的航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3-7-30 05:52:5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7-30 11: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gj518889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一来自勉,二来示人。到底职业生涯里什么最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 12:3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20#
    发表于 2013-7-30 18:20:04 | 只看该作者
    那前辈后来知道为什么M选你了吗?有些好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25 14:44 , Processed in 0.0800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