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进行OA的实施阶段规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8 08:4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6 16: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部分客户的项目经理都会根据老板的期限有一个实施规划,分为调研、方案、启动会、实施、培训、测试、上线、正式运用等等,实施顾问会和你一起根据项目的大小、难度、重点去作出对应的方案。经过多年的实践,致远的实施方法论已经非常完善,有几种不同的模板,甚至能够提供启动会上董事长、总裁的发言提纲,你想大张旗鼓地推进A6的全面应用吗?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甚至会帮你搞到一份A6实施海报,上面有一个职业佳丽伫立在电脑旁,笑意吟吟地看着你的同事,旁边有文字曰:今天你协同了吗?  但这是不够的,你不过完成的是当期的实施规划,你如果了解了OA的本质,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组织行为变革的挑战,而你没有战略规划,你可能会把不该这个阶段完成的事情纳入进来,混淆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甚至会导致失败。
      首先,你应该有一个长期战略规划,你需要知道OA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你不要期望把所有的问题在今天解决。
      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建议你至少要规划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共性应用阶段
      第一阶段的使命是保障快速上线,尽快建立组织级协同方式的新的习惯和模式。你现在已经知道这个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了,所以你必需对第一阶段的需求进行准确的确定,如果你不加控制,你可能会无意中设定了过多的目标,最糟的是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重点目标,大家都陷入到自己的细节需求的满足、扯皮之中,仍然没有协同起来。
      我们有一句很哲学的话描述第一阶段的应用特点:最大范围的最小应用。够抽象吧,意思是你除了公文、文件夹之类必不可少的应用,你首先应该推动的是“自由协同”,自由协同会快速地让所有人感受到电脑协同方式相较于传统协同的优势,放心吧,很快,最多2周,如果你能促进每个人每天上线2-3次,那么大家都会爱上协同的。当你看到这样的情况。领导在走廊抽烟,远远的一个下属喊道,xx总,我昨天把项目材料搞完了,然后你听到x总大声地回答:好了,你把它协同发给我吧。你就知道,第一阶段大功告成了!
      第一阶段是成功的第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第一步倒下,就不会有未来。关于第一步的衡量指标就是我在第9问中提到的:衡量成功的简单指标的2个阀值和2个月期限。
      第二阶段:深化应用阶段
      即使在同一个单位,也不是每一个部门的管理水平都是一样的,同样A6的应用深度也会不同。流程繁杂的部门领导重视流程梳理和效率,文档如山的注重文档管理,知识变化快的注重知识管理,总经理工作部、办公室注重结果,项目经理注重过程和跨部门信息对称……
      因此,你要在第二阶段,进行二次实施,这次是以部门为中心的管理深化,通过A6把部门管理的难点、重点通过深度实施解决掉,而且刚才说到的问题很多还需要组织保障——在部门中设置兼职岗位落实到人,这样才可以检查和推进。
      如果运气好,你大约可以用半年到1年的时间完成这一切。那时候,你们单位的流程有序了,而且建立了流程设定的流程,一个又一个新流程在自由协同的实践中逐渐成熟,转化为模板,上升到制度;你们单位的每一个大一点的部门都有了肩负OA深化使用的兼职人员甚至是专职人员,并且可以考核他们。单位第一次设置了总监或副总级别的知识管理负责人,有了知识的筛选标准,强制的采集上报制度,知识贡献的激励……注意这是一场变革,没有组织保障是不行的,没有激励也是不能持久的。
      第三阶段:整合应用阶段
      这里的关键在于整合什么?单点登录,A6现在一配就行,A6的关联系统支持单点登录访问其他系统的松耦合,甚至支持接口数据交换方式的整合,比如U8插件能通过U8eai接口实现A6报销单-U8待记账凭证之间的转换。但你如果选择深层次两个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级紧耦合,那一切都不一样了。
      很多CIO错误地把深层次紧耦合整合需求当成了第一阶段目标,从一开始就自讨苦吃,要知道,整合的基础是两个或更多的系统在完成了自己的深化应用(复杂的系统都有这3个阶段)基础上才有整合的价值,如果你像我一样在软件业干了18年苦活,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感慨,在通往信息化的道路上有多艰难啊。没有任何一个cio有把握能让任何一个系统都应用成功,用上1-2年就换掉系统的比比皆是,更郁闷的是系统还行,厂商死掉了,这样的情况下,需求的细节没有清楚、缺乏深度分析和前瞻性的设计、当前技术发展尚不足以支持扩展性,那么草率地把整合愿望付诸实施将成为你职业生涯的梦魇。深度整合就是项目!看过上一问的项目和产品比较你就会知道你在挑战的是你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极限发挥,超越自己远远比作一个项目难。所以最后项目多半以两败俱伤、潦草收兵。
      整合阶段是一场艰巨的战斗,在此之前,你务必要做好足够的细节准备,否则就是对你、对你的单位、对供应商伙伴最大的不负责任。
      有CIO曾经问我,这三个阶段需要多长的时间?根据我对众多组织的信息化发展的了解,我认为三个阶段2-3年内实现,比较现实,我的建议仅供参考,谬误之处请包涵并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22 16:16 , Processed in 0.07416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