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问我,华为文化形象描述一下是什么,我想了半天讲不出来。这次,我看了《可
可西里》的电影,以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我想他们的精神就叫华为文化
吧!”
——任正非
华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已经连续数年大量招收新员工,壮大队伍。新员
工进入华为,第一眼看到的、处处感受到的就是华为的艰苦奋斗。一些人对此感到不理
解。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华为为什么要艰苦奋斗?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另一个根本
的问题,那就是:华为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华为将来靠什么活下去?我们今天就来讨论
一下这个问题。
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
世间管理比较复杂困难的是工业,而工业中最难管理的是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有别于传
统产业的发展规律,它技术更替、产业变化迅速,同时,没有太多可以制约它的自然因
素。例如汽车产业的发展,受钢铁、石油资源以及道路建设的制约。而用于电子工业的
生产原料是取之不尽的河沙、软件代码、数学逻辑。正是这一规律,使得信息产业的竞
争要比传统产业更激烈,淘汰更无情,后退就意味着消亡。要在这个产业中生存,只有
不断创新和艰苦奋斗。而创新也需要奋斗,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华为由于幼稚不幸地
进入了信息产业,我们又不幸学习了电子工程,随着潮流的波逐,被逼上了不归路。创
业者和继承者都在消蚀着自己,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顽强奋斗,丝毫不敢懈怠!一天不进
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业界巨头,这是严酷的事实。
华为在IT泡沫破灭后侥幸活下来,其实是我们当时的落后救了我们,落后让我们没能力
盲目地追赶技术驱动的潮流。而现在西方公司已经调整过来,不再盲目地追求技术创
新,而是转变为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创新,我们再落后就死无葬身之地。信息产业正逐
步转变为低毛利率、规模化的传统产业。电信设备厂商已进行和将进行的兼并、整合正
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华为相对还很弱小,面临更艰难的困境。要生存和发展,没有灵
丹妙药,只能用在别人看来很“傻”的办法,就是艰苦奋斗。华为不战则亡,没有退
路,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一篇文章叫《不眠的硅谷》,讲述了美国高科技企业集中地硅谷的艰苦奋斗情形,无
数硅谷人与时间赛跑,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成就了硅谷的繁荣,也引领了整个电子产
业的节奏。华为也是无数的优秀儿女贡献了青春和热血,才形成今天的基础。创业初
期,我们的研发部从五、六个开发人员开始,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秉承六
十年代“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
样,大家以勤补拙,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
备……,没有假日和周末,更没有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垫子上睡一觉,醒来接着干,
这就是华为“垫子文化”的起源。虽然今天垫子已只是用来午休,但创业初期形成的
“垫子文化”记载的老一代华为人的奋斗和拼搏,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华为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已经很大了、成功了。有人认为创业时期形成的“垫
子文化”、奋斗文化已经不合适了,可以放松一些,可以按部就班,这是危险的。繁荣
的背后,都充满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必然的特性,而是处在繁荣包围中的人的
意识。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丢失繁荣。“千古兴亡多少
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给了我们多么深刻的启示。我们还必须长
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当然,奋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时刻
保持危机感,面对成绩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
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的误解
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
根本——艰苦奋斗。
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付出和艰苦奋斗铸就了华为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之路注定充满坎坷与荆棘。选择了这条道路的人生注定艰辛与劳
碌,同时也更有价值。
在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做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
鉴,完全靠摸索,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在残酷的竞争中学习;
在中国,做一个以几万年轻知识分子为主的企业,竞争又是全球范围和世界级水平,我
们没有任何成功的实践可以借鉴;
在中国,做一个企业,竞争对手是全球各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巨子,他们有几十年甚至近
百年的积累,有欧美数百年以来发展形成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环境,有世界发达国家的商
业底蕴和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基础,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研发体系,有雄厚
的资金和全球著名的品牌,有深厚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基础,有世界级的管理体系和运营
经验,有覆盖全球客户的庞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面对这样的竞争格局,面对如此的技
术及市场壁垒,在中国,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华为没有背景,也不拥有任何稀缺的资源,更没有什么可依赖的,除了励精图治、开放
心胸、自力更生,我们还有什么呢?最多再加一个艰苦奋斗,来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
距。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付出和艰苦奋斗,铸就了今天的华为。
我们在GSM上投入了十几亿研发经费,多少研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为之付出了心血、
努力、汗水和泪水。在1998年我们就获得了全套设备的入网许可证,但打拼了八年,在
国内无线市场上仍没有多少份额,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2G的市场时机已经错过了,我们没有喘息,没有停下来,在3G上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研
发和市场开拓,每年近十亿元的研发投入,已经坚持了七~八年,因为收不回成本,华
为不得不到海外寻找生存的空间……
自创立那一天起,我们历经千辛万苦,一点一点地争取到订单和农村市场;另一方面我
们把收入都拿出来投入到研究开发上。当时我们与世界电信巨头的规模相差200倍之
多。通过一点一滴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我们用了十余年时间,终于在2005年,销售收
入首次突破了50亿美元,但与通信巨头的差距仍有好几倍。最近不到一年时间里,业界
几次大兼并: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一下子
使已经缩小的差距又陡然拉大了。我们刚指望获得一些喘息,直一直腰板,拍打拍打身
上的泥土,没想到又要开始更加漫长的艰苦跋涉……
华为茫然中选择了通讯领域,是不幸的,这种不幸在于,所有行业中,实业是最难做
的,而所有实业中,电子信息产业是最艰险的;这种不幸还在于,面对这样的挑战,华
为既没有背景可以依靠,也不拥有任何资源,因此华为人尤其是其领导者将注定为此操
劳终生,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泪水,经受更多的煎熬和折磨。唯一幸运的是,华
为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遇上了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公司高层领导虽然都
经历过公司最初的岁月,意志上受到一定的锻炼,但都没有领导和管理大企业的经历,
直至今天仍然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因为十余年来他们每时每刻都切身感悟到做这
样的大企业有多么难。多年来,唯有更多身心的付出,以勤补拙,牺牲与家人团聚、自
己的休息和正常的生活,牺牲了平常人都拥有的很多的亲情和友情,消蚀了自己的健
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沮丧和受挫的痛苦,承受着常年身心的煎熬,以常人难以
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毅力,才带领大家走到今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