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712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韩国测试的日子里(转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8 10:3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韩国测试的日子里
--------------------------------------------------------------------------------

2002.08.06.
  
  
  4月3日-4月27日,我参加了 韩国KT (韩国电信) IP-VDSL入网测试,真正领教了KT研究所的顶级测试……

  

  4月10日 安静的小城

  今天下午6:30,我们被拉到大田,这里是一个安静的小城,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一个世界杯体育馆、几条新修的马路,另外就是科学城、技术谷和世博园。韩国最著名的KT研究所,就在这里。我们一进入KT研究所,就立刻被一种紧张的气氛感染:16家公司的人马,全部聚集在KT研究所院子里一个高10多米的仓库门前。各家的设备已经搬到仓库里,然后人都被请出来,KT的管理员站在门口,逐个公司的工程师们分别进去安装,每个公司只能进去4个人,其他人站在门口翘首以望。各家公司的技术人员自己低声讨论,听到自己的公司被点,几个工程师齐声应答,然后匆忙进去安装。

  我站在门口向里望,空旷的仓库中,一面墙边就是恒温箱,所谓箱其实是个能够容纳9个2.2米的机柜的房间,每个机柜放两家公司的VDSL设备。在恒温房对面,摆放了5排桌子,每排桌子可以放4家公司的LanSwitch、Modem、服务器和PC机。我看不到我们的设备,只能见到J公司(我们的代理商公司)的工程师在埋头忙碌着。

   下午6:00钟所有工程师都被请出来,今天的工作到此结束,未完成的明天再来。

  晚饭时MR.Hong问我华为有多少研发工程师,我想这是宣传公司规模的机会,就自豪地告诉他有7000多研发工程师,Hong先生大吃一惊。他说没想到华为公司有这么多的工程师,我说华为在国内是很有名很具规模的大公司。Mr.Hong笑一笑,说三星只有3000工程师,我只好闭嘴了,三星公司在韩国可谓IT界的老大,无论家用产品,还是便携机、手机,还有交换机设备等等,什么都做,而且做得都非常出色。如此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研发人员有3000人,我也只能闭嘴了。

  

  4月11日 魔鬼般的测试

  “魔鬼般的测试是本次测试的特点:16个厂家的设备全部放进环境测试房,大门一锁,在90个小时内,在0℃—50℃的温度和10%—90%的湿度范围内进行折磨,不能死机,还要正常运行。”

  上午到KT研究所,先在楼下等待,他们的工程师正在安装另外功能测试的环境设备。由于允许进入的人数只有4个,我这个“客人”只能在外面等了。

   ……

  下午就要轮到我们进行温湿度测试环境安装了。我们都等待在仓库外面,2:50,叫到J公司了,我们几个进去,他们忙于布线,调试,我则不停地检查设备。我们的工作台在第三排中间位置,只有桌子,没有椅子,所有人都得蹲着干活。由于设备90个小时不能动,所以所有的线缆都被胶带牢牢的固定。上电后,观察Modem、VDSL端口和PC机网口都能正常激活。做telnet维护,VDSL和Ethernet口都不能ping通Vlan1的IP地址。我正要更改Vlan,被告知,时间到必须离开,一个小时后再进来。

  一个小时后,进去,我重新配置了一个VLAN2,这时再测试,正常!由于时间还早,J公司重新安装了我们提供的MIB Browser,拷贝了我提供的最新MIB库。但就是不能建立连接。删除、重装,不行;再重新拷贝,编译,再试,不行。这时J公司的工程师告诉我,我们只有15分钟了。我觉得自己的手都发抖了,但是始终不通。最后J公司的工程师利用他们的MIB Browser成功建立连接,在最后一分钟完成配置!

  仓库外面天已经黑了,站在外面感到身上一阵发冷,也许是冷汗正被风吹干!

  晚上8:00,看着恒温室大门缓缓关闭,再次打开要等到下周一下午2:00。16家公司的设备在90小时内再也不能动一下,设备自己在进行着Ftp、Ping测试,同时必须在0~50度,20%~90%长时间恶劣环境中接受残酷的折磨,我们只能等待,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设备自己了。那种感觉不就是像自己的儿子进了考场,家长在校门外的等待一样?……

  在这真枪实弹的测试工作中,我真实地感觉到我们在实验室的测试总在潜意识中有种幼稚的想法。

  我们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以各种理由远离了实际用户对我们设备的要求来进行测试,没有以真实的环境进行测试,而仅仅以各种仪器各种方法的模拟环境来测试。面对可敬的韩国同行,我还是感到阵阵惭愧。

  在韩国工作期间,我们都非常佩服韩国工程师的敬业精神,自从我们的设备提供给J公司,这些工程师,就几乎没有正经休息过,不分日夜地研究熟悉我们的命令行和设备。经常我们随口一问,才知道他们昨天加班到凌晨4:00或者6:00,上午10:00再回到实验室。在他们的实验室中有每个人的洗漱用品,看来他们就是这样工作的。

  

  4月15日 16家公司7家被淘汰

  今天结果出来了,参加测试的16家公司已经有7家被淘汰,被淘汰的公司必须立即把辛苦搭建的测试环境拆除搬走,竞争的残酷真是惊心动魄!

  我们的设备也有一些问题,这几天我们每天都干到晚上2:00,早上8:00再赶到KT研究所。可是多少次问题的发现都让我愧对代理商工程师充满血丝和疑问的目光。补丁版本也发过来了,还是有问题,“One day , one version”是我听到最刺耳的话。

  每天我都会想:我们的测试环境能不能完成如此全面的测试任务?我们的测试人员能不能完成如此细致的测试设计?我们的工程师能不能在如此艰苦的工作任务面前挺住?没有人能给出答案,除非送到KT研究所,相信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经受KT研究所的测试,他就可以通过世界上任何苛刻的测试。

  让所有通过测试部的产品,可以经受住世界上任何苛刻的测试!

  测试部,任重道远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4-5-19 20:57: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参加过航天产品的测试,

你就会发现民用产品的测试实在不值得一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4-5-20 17:48:54 | 只看该作者
这不就是个可靠性测试吗,华为连这样的测试也没做过?偶以前的公司做过发动机的可靠性测试,1500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4-6-1 15:46:14 | 只看该作者
写这样文章的人简直就是没脑子,亏了他还能在华为混,三星只有3000名工程师,您信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4-6-4 18:07:28 | 只看该作者
“工程师”,国内管啥都叫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4-6-9 14:35:40 | 只看该作者
读过以后感觉一点,不是我们测试人员不好,而是程序开发人员的水平稍差些,
one day one version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4-8-30 10:07:43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决定了国内投入测试的资金和力度,而且大部分公司都认为OEM利润来得快,自然少了自主研发,测试也显得没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4-9-9 11:09:3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4-9-20 16:15:13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网 at 2004-6-1 03:46 PM:
写这样文章的人简直就是没脑子,亏了他还能在华为混,三星只有3000名工程师,您信吗?


我信,因为能称为Engineer的不会太多,大多数应该是和我们一样被称为developer或tester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4-10-11 14:24:40 | 只看该作者

言辞是乎过了点~

所谓的开发工程师的水平能和三星的工程师持平吗?怎么一出问题就是测试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4-10-28 11:24:06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没脑子?

什么是没脑子?这样的人太多了,就是专门挖掘别人的缺点、不足,对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的人。敢问在中国有多少家民营企业能做得到象华为那样出色,敢问有多少家公司的测试能做到华为那样规范。在评估别人的时候,先对自己有个评价,看你或你的公司能不能做到这样的测试。说不准很多都是没经测试就到客户的手里的。不要说工程师的标准不一样,你得看看从华为出来的工程师是不是比你们优秀。不要用讽刺的语气说话,既然是不足就应该追赶、学习,而不是妒忌。

敬告那些没头脑的人,这样的言论是最让人看不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4-11-10 21:03:24 | 只看该作者
cvv是干航天的吗?我见过航天系统的720小时高低温设备老练和正弦震动试验,的确比较恐怖!但毕竟产品的要求和复杂度不一样啊不一样啊,我可没有见过中国航天的产品上有什么高级总线和复杂的协议使用,倒是见过一堆RS422/485甚至RS232串口,最高层的总线通讯协议恐怕也只是1553B协议吧!和民用通讯设备的协议复杂度差远了!况且单位时刻里,航天通讯设备的数据流量远远小于民用的通讯设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4-11-11 13:39:28 | 只看该作者
天呀,没法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04-11-16 13:30:53 | 只看该作者
"我可没有见过中国航天的产品上有什么高级总线和复杂的协议使用,倒是见过一堆RS422/485甚至RS232串口,最高层的总线通讯协议恐怕也只是1553B协议吧!和民用通讯设备的协议复杂度差远了!"
如果仅如你所言,那么我怎么没有听说过韩国有航天飞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5-5-1 10:49:2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后,看来测试员也要加强体能训练,应付更大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5-5-30 14:44:0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华为的工程师比三星的工程师超出1倍,可能是三星把很多活计外包出去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05-6-3 13:00:07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国内把大多数技术人员叫做工程师,韩国可能分的比较细,也就没那么多了。
如果说技术人员的人数,那是肯定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5-6-17 14:56:12 | 只看该作者
没氛围,做不到那样,唉,知易行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5-6-18 07:57:47 | 只看该作者
华为以世界领先企业为参考,  技术人员都比较谦虚,  另外写这篇文章的当时是个新员工.  要多学习华为善于学习善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4-3-7 11:22:27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像在看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6-2 22:52 , Processed in 0.0823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