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88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你的测试覆盖率到底是多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3 14: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做软件功能测试和测试自动化有6年了。在每个项目中,我都会被人问这样两个问题,“你现在的测试覆盖率是多少?”, “自动化率是多少?”。每次我都按照惯例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但我内心一直对这两个问题非常困惑。因为分子还好统计,但是分母呢?用我们当前的测试用例总数做分母真的是合理的吗?我们当前的测试用例都是有效的吗?我们当前的测试用例能代表100%吗?实际上,对我经历过的很多项目而言,当前的测试用例代表的覆盖率经常相当低。因为我们总是能在测试用例之外发现很多新的defect,L2也总能开出没被我们覆盖到的APAR.

那么,这个代表100%的测试用例集合,我们能做出来吗?能否把它标准化呢。

我现在考虑的方向是,通过标准化的功能描述(可能用XML),通过一个生成测试用例的引擎,按照我们设定的一些规则,来生成测试用例。

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不断的完善这个引擎和规则的集合。
1. 通过和人工设计的测试用例比较,逐步提高这个引擎的智能。
2. 研究每个测试用例之外的defect, 进一步提高这个引擎的智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6a3c480100g03n.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9-11-23 15:14:4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想法,可惜我现在上不去sina网站,看不到你的全文,如果能放在51testing的blog里就好了
测试用例覆盖率,通常是统计测试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这时测试用例数是要做分子的,分母应该为需求的条数
自动化测试比率,倒是可以用测试用例数做分母,将能够实现自动测试的用例数做分子来进行统计
我想LZ的问题一定不是不会计算这个比率,而是如何提高这个比率的问题,而LZ所说的引擎,倒是可以考虑一下,针对不同风险或者说重要等级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测试策略,也就是LZ谈到的用例生成规则,不要一撮而就,否则用例数是无穷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3 16:17:25 | 只看该作者
测试用例数量是非常大的,下一步是确定一些规则来选取测试用例,初步的想法是引入优先级和重要程度两个参数,另外,还可以根据历史测试结果来选取测试用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9-11-23 17:03:09 | 只看该作者
开发代码的覆盖率是很有意义的,是很好的度量工具
但是测试用例的覆盖率感觉不是那么科学,或者说不如代码的覆盖率来的直接些,效率太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4 10:17:1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现在做手工全回归的,肯定是当前的测试用例设计的很不充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9-11-26 15:51:2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LZ的想法,挺佩服的,在N多人还在追求怎样套用公式的时候,LZ已经开始尝试用工具参与风险分析的构造了

如果偶能在一个公司干个10年、8年的,偶也许也会尝试LZ的道路。

不过就如今就业不稳定的IT界来说,偶也许找不到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风险分析工具的开发了

期待LZ的进一步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9-12-7 17:1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ckc 于 2009-11-26 15:51 发表
看了LZ的想法,挺佩服的,在N多人还在追求怎样套用公式的时候,LZ已经开始尝试用工具参与风险分析的构造了

如果偶能在一个公司干个10年、8年的,偶也许也会尝试LZ的道路。

不过就如今就业不稳定的IT界来说, ...


给你,也给楼主:

这个很正常。在开始思考测试理论的时候,总会去追求一个理想型。问题是,现在谈测试的理想型,有意义么?

当你在开始设计理想的测试用例的时候,你会发现,开发出来的代码千变万化,开发工程师的设计不是理想的,会产生理想的测试用例么?

那么粗略些,使用概要设计去做理想的测试用例,你会发现,设计师的设计也是漏洞百出,逻辑自相矛盾,会产生理想的测试用例么?

那么再粗略些,直接使用需求去做理想的测试用例,你会发现,客户需求本身几乎没什么逻辑,或者有些公司能够独立出需求分析人员对需求进行逻辑化标准化,但是很多客户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需求的各个部分相互掺杂,相互矛盾,会产生理想的测试用例么?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每个项目都会是独特的,逻辑非常复杂。事实上,大多数的,由逻辑产生的测试用例都是无用的,用户不关心的,徒劳无功的。

如果单纯的做测试,做十年,你还在梦想这样完美的项目,那么你也只能做到测试经理这一块,质量控制你都无法胜任,更别说项目的总体把握,总监一类的职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9-12-16 13:02:52 | 只看该作者

关键在于分解的粒度。

粒度的问题,涉及到水平和资源,
换句话说,你要的覆盖率真实有多高,代表了你们的水平有多高,投入的资源有多少。

我们在实际写用例也好,分解需求也好,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是不可能的。
采用对需求功能点的分析法,得到基本的业务需求,然后测试用例对业务需求实现数量上的全覆盖,
接下来,采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对用例进一步在内容上提高覆盖程度,后者才是真实的覆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0-3-4 13:32:3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同感,很多管理人员对自动化测试的应用在理解上存在误区,不能够为自动化测试在项目中寻找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执行自动化测试的人员就困惑了。一场艰难的搏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0-3-4 15:5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1-3-23 16:37:2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个覆盖率很难说的好,重点是设计出来的用例是否确实有效.不然光用例一大堆,而没什么真实意义的话也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1-9-16 10:31:37 | 只看该作者
不太明白,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1-9-25 19:15:11 | 只看该作者
覆盖率 一直我觉得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这个是个整体逻辑思维的东西  有人会说 如果太过于纠结覆盖率 会导致自己的目标缺失  但是我觉得  万丈高楼平地起  楼主的意见很好  做测试的 要对自己负责 大的方向自然要走对 但是如果不注重细节 所有的一切都可能会毁掉  虽然客户是不太看重这些 但是如果作为专业的人员也不看重的话  一旦出错 失去的就是客户的信任  对公司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将不可度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1-9-28 10:46:28 | 只看该作者
测试覆盖率。这个分母应该是需求矩阵,分子是你案例的分类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1-10-18 15:32:39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讲得好专业啊,看来测试经验丰富啊,学习,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1-10-18 15:49:29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啦,离这个层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1-10-18 17:35:04 | 只看该作者
好专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1-10-26 14:23:37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测试覆盖率的概念,个人认为只应在白盒测试中运用。可以通过工具读取代码,从而分析得出总量作为分母,这样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覆盖率。但如果是黑盒测试的话,精确的覆盖率是几乎不可能得到的。

所以,在黑盒测试的覆盖率一说,基本上可以认定为,在制定测试策略时,所划定的测试范围究竟完成了多少的完成率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0-23 16:18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测试排长

    19#
    发表于 2011-10-26 14:59:2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提高覆盖率,但是说不出来覆盖率是多少了,或者根据长期观察出bug的情况,得出一i个相对的覆盖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1-11-1 10:36:31 | 只看该作者
    给你,也给楼主:

    这个很正常。在开始思考测试理论的时候,总会去追求一个理想型。问题是,现在谈测 ...
    willyenillye 发表于 2009-12-7 17:15



        说的很对呀。在我们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需求随时变更,技术不按照需求实现功能的团队。我写出来的用例,有一大半是废的。很多东西还是要结合实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26 03:19 , Processed in 0.0789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