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975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来问我来答第115期】:如何从测试工程师成长为测试开发?(活动结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5 天前
  • 签到天数: 941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0-12 10:5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坛ID:
    子慕予兮
    现任公司:
    学掌门
    现任职位:
    学掌门金牌讲师
    个人介绍
    英国Glasgow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具备多年软件测试及IT项目管理经验,曾供职于皇家苏格兰政府机构,
    花旗软件,完美世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担任SQA,测试经理,敏捷教练。熟悉软件测试理论及测试工
    具,熟悉IT项目管理方法论,持有Prince2 Practitioner, CMMI认证。对软件测试领域和敏捷研发模式有
    深刻的认识。
    各位会员可以在10月10日前以回帖的方式向客座专家提问。
    (请大家围绕本期客座专家的擅长领域进行提问、探讨)
    客座专家将在10月11日—10月31日为大家集中解答。
    机会难得,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51Testing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10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3#
    发表于 2020-10-14 14:32:2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有个疑问:早期的功能测试开始,后来兴起了自动化测试,近几年测试开发逐渐走红。
    测试开发到底属于测试还是属于开发,亦或是二者兼具?
    做到测试开发,那肯定需要编码基础,那为什么一开始不从开发工作入手?
    反正挺迷的...   不知道是培训机构炒起来的“测试开发”还是行业真的需要“测试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0-10-15 11:40:15 | 只看该作者
    郭小贱 发表于 2020-10-14 14:32
    一直有个疑问:早期的功能测试开始,后来兴起了自动化测试,近几年测试开发逐渐走红。
    测试开发到底属于测 ...

    一开始有测试工程师这个岗位的时候,门槛低,技术低,可以说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程序语言基础,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只要能执行别人写好的测试用例,会提BUG就行,这也是10多年前测试行业刚兴起,且逐步需求量增大,企业中的测试人员主要从事的就是手工测试(基本上就是俗称的“点点点”),论技术含量基本上趋近于0,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能够积累的仅仅是当前被测领域中的业务能力,测试需求分析能力,测试用例编写能力,团队管理能力(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第二阶段:自动化测试萌芽阶段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敏捷研发模式的引入,软件/应用程序/系统平台需要更快的迭代研发,发布上线,这就涉及到测试不充分,测试时间严重不够,上线后BUG百出的情况,从而需要测试人员尽早开展测试(而非按照传统的模式,测试阶段往往是放在最后的,即产品研发地差不多了才开始进行);为了尽早地开展测试,且每个迭代版本发布前都会涉及到大量的回归测试,全部靠人工来手动执行测试明显是来不及的,“自动化测试”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一开始是可以用来录制回放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的辅助,由于录制回放的局限性及大量的反工,不易于维护等原因,逐步推出了测试框架,如selenium, 这就需要测试人员需要一定的脚本/代码编写能力;再往后由于基于UI的自动化测试存在一些定位等弊端问题,接口测试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直以来持续呈火热趋势,由于不依赖于UI页面,也能尽早地开展测试任务,被业内人士广泛看好,各类接口自动化测试工具也是层出不穷(fiddler, postman, soapUI, jmeter)。

    第三阶段:自动化测试快速发展阶段
    无论市面上有多少开源工具,开源框架,你都会发现在将其应用于当前测试任务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局限性,特别是测试工具,说到这里需要先区分一下工具和框架的概念;工具 —— 即,有界面,易操作,不会代码也能通过工具来做自动化测试,例如最早的QTP,现在的postman,jmeter之类,哪怕你是代码小白,也可以通过熟练使用这些工具,对当前项目进行小规模的自动化测试; 框架 —— 即,没有界面,需要自行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例如selenium, appium这类,需要你会python/Java/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结合框架中给出的API,展开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编写; 工具和框架两者对比起来,自然是会写自动化脚本,懂代码的测试人员无论在薪资和地位中都能更胜一筹,毕竟工具人人都会用,而框架的驾驭,需要你会代码,甚至通过开源框架构建适用于当前项目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并能持续维护持续集成(例如,selenium 结合数据驱动DDT/关键字驱动,PO模式等,Allure测试报告的生成,持续集成Jenkins的应用等)。

    第四阶段: 测试开发
    这个名词最开始是google提出的,国内也是BAT之类的大厂先开始有的职位,顺便很肯定地回答同学的质疑:“测试开发”职位业内确实存在,而且需求量持续增加,仅以京东的一则招聘需求为例(如图):

    可以这样来定义测试开发 —— 即,针对测试的开发,这个岗位需要具备测试行业中的相关经验,同时也要具备开发人员程序设计的能力,因为他们最终的工作产物是一款成型的自动化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平台,以selenium为例,如果你仅仅是一位使用者,那么你还是一个测试人员,顶多算是一位自动化测试人员,而如果你是selenium研发团队中的一员,那么你就是一名测试开发了,因为你开发了一款框架,服务于测试领域。

    随着行业的发展,5G,AI时代的到来,不难看出对于测试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仅仅停留在手工测试上,那么这类测试人员的职业生涯是非常短暂的,无论给自己的定位是自动化测试,还是测试开发,亦或是测试管理,要想职业生涯持续更远更好,掌握自动化测试,学会至少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容器,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jenkins, devops)等一些前沿技术/理念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提及了测试发展的几个阶段,很明显可以看出对于测试人员技术门槛的变迁,持续走高,相信要不了多久AI测试也会辅助到测试行业中,目前已经又不少AI测试工具崭露头角,虽然还不尽完善,但AI测试这个阶段的到来,也是指日可待的。身为测试人员,还是那句话,不断学习,持续学习,跟上时代步伐,技术上尽可能不要掉队太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51Testing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签到天数: 10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5#
    发表于 2020-10-21 15:31:05 | 只看该作者
    子慕予兮 发表于 2020-10-15 11:40
    一开始有测试工程师这个岗位的时候,门槛低,技术低,可以说基本上不需要任何程序语言基础,数据库,操作 ...

    非常感谢老师的详细解惑
    在测试这条路上,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持续学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20-10-31 19:54:5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以后想做测试开发,要学程序设计语言的话,学哪一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20-11-14 11:20:51 | 只看该作者
    eqq2435 发表于 2020-10-31 19:54
    如果说以后想做测试开发,要学程序设计语言的话,学哪一种呢?

    推荐python,因为好学。

    但实际上,语言只是最基础的入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20-11-19 15:11:44 | 只看该作者
    大神, 前端性能测试,要怎么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5-5 04:12 , Processed in 0.07441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