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57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你是人才吗(对话:李开复、陈章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3 18:2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重新温习了一下当年的对话,还是觉得很受益。
与大家分享。

=================================

主持人(张蔚):我想先问问现场的观众有哪些认为自己是人才的,能不能给我举一下手?全都是人才,我们今天太幸运了,能不能用简短的三句话跟我说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人才?再举一下手,这位先生,比较简短的回答,我帮你拿。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第一我做事很认真,第二我很有独创能力,第三我跟同事合作的方法很好。

主持人:所以你是个人才。

观众:是。

主持人:谢谢你谢谢你。还有哪位观众朋友,这位小伙子。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是因为我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因为我现在学了两个专业。另外我觉得我和同学和同事们相处能力尤其和他们沟通的能力不错,另外我觉得我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主持人:跟他有点儿像啊。

观众:是大概吧。

主持人:谢谢谢谢。有没有哪位女同学觉得自己是人才?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第一我觉得我做事比较细心,第二我觉得我比较有合作精神,最后一条就是说我比较好学。

主持人:比较好学勤学,谢谢谢谢。还有没有哪位观众朋友愿意跟我分享一下?为什么你是人才?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主要是从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我的同事从我的上级反馈中得到的,他们一致认为我是个人才。第二方面我认为我这个人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我得到的知识背景很广泛,我知识背景技术性很强;第二我做事很认真负责,我有责任心;第三我注意团队精神,我注意和人的沟通和协作,就是这样。

主持人:他分了两大点,然后第二点有三小点,给他鼓励一下,你觉得除了你以外谁还是人才?

观众:我觉得我们的观众中很多人都是人才。

主持人:比如说出一个,你觉得最是人才最佩服的人才?

观众:我觉得比尔·盖茨。

主持人:比尔·盖茨是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才?

观众:我是他的崇拜者,我本人对李开复先生比较崇拜。

主持人:那你觉得他是人才吗?

观众:从技术背景的角度来讲以及从跨国企业领袖的角度讲,我认为李开复先生是今天在座的人才之一。

主持人:我觉得你的话里面好像有点儿保留,不是特别肯定的。

观众:在座的今天我感觉有些跟李开复先生是同一个技术背景或者同一个教育背景的人,比如我今天说李开复先生是唯一的话,就贬低了其他人才的存在,所以我只能说李开复先生是之一。

主持人:比较公正,谢谢你公正的评价谢谢。其实咱们自己说自己是不是人才还不够,我今天特意为大家请了一位专家,他是华人公认的人才,他还为人才方面的问题特别给我们的青年学者写过一封信,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屏幕。我们有请微软公司的副总裁,比尔·盖茨的七人智囊团之一的李开复先生入场,你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

李开复:你好谢谢。

主持人:刚才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很多都认为他们是人才,你听了他们的回答你觉得他们是人才吗?

李开复:我觉得他们都是人才,因为他们的回答正是我们在微软重视的,非常重要的几点都讲出来了。包括了团队精神,包括了刻苦,包括了对专业的有非常深的理解,还包括了知道怎么样和别人合作,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要是你们微软现在正好有空缺的话,他们哪一位来应聘你是不是都准备聘他们?

李开复:每一位来我想都有希望,但是要看我们的空缺要看我们专业的需求,我们真的非常希望在中国办研究院的时候能够雇佣更多的人员,不幸的是我们不能够每一位我们想要雇佣的都能雇佣。

主持人:好欢迎您入场。

李开复:好的。

主持人:来请坐。刚才我们的观众朋友很多都认为他们自己是人才,我倒想问问您,您觉得自己是人才吗?

李开复:是啊。

主持人:为什么?

李开复:我觉得我在计算机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得到了我同事的认可,我认为我在产品和研究方面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结果。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个人才的?有没有一个槛有一天突然觉得啊我成才了。

李开复:如果说有一刹那让我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可能就是看到我的语音识别结果的一刹那。

主持人:特别兴奋?

李开复:是的。

主持人:心咚咚地在跳。

李开复:对,没错。

主持人:我发现刚才我问您您是不是人才的时候,您的回答特别自信。

李开复:对,我是人才。

主持人:那么您从小都是这么自信的吗?

李开复:我从小都是很自信,我想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智商、对自己的一些思维和别人做一个比较,所以我在做比较的过程觉得自己还算比较优秀。

主持人:那么我想问刚才我问的这个问题你是不是人才,别人问过你吗?

李开复:没有问过。

主持人:没有问过,第一次回答就这么肯定?

李开复:第一次回答就这么肯定,和观众们回答的一样肯定。

主持人:刚才我其实问到这边有一位观众知不知道您,他说他其实很崇拜您,我问他您是不是人才的时候他很保留客观做了一个评论,您听到了吗?

李开复:我听到了可是我没有听到保留,我听到的是他认为在座有很多人才,要说我超过这边的人是不公平的,这点我非常同意。因为我想在座很多同学将来成就都有可能超过我,潜力都有可能超过我,要说我是这边最好的一个人才,我想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

主持人:看来他非常了解您了。

李开复:也许我非常了解他。

主持人:你们俩认识吗?

李开复:不认识。

主持人:我以为你们俩认识,要不要握一下手认识一下这位新的朋友?

李开复:好啊。

主持人:我知道当时比尔·盖茨选你到中国来建立微软研究院,其实让你做的就是来挑人选人,来为微软搜罗中国最好的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那时候在那之前你有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的人才市场了解吗?

李开复:刚开始来的时候感觉中国的大学生的水平和外国是有一些差别。

主持人:在哪儿?

李开复:应该说在他们对技术的理解有些差别,但是每一年来我发现这边的技术都非常快速。所以我对中国未来在科学方面的贡献是非常非常正面的一个看法,那时候微软在中国做研究院,我是非来不可的。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除了在技术方面您能察觉到中国的学生跟美国的学生有所不同还有没有其它方面?比如说在思维方面,您觉得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李开复:思维方面有不同的。中国的学生比较踏实,中国的学生学的基础课程、数学统计都非常好,美国学生有时候比较偷懒。但是相对来说,美国学生比较有创意。

主持人:当你到中国来开始挑选这些人才的时候,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开复: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有些人对我们有点误解。

主持人:什么样的误解?

李开复:会认为微软来中国挖人才了,这些人为微软工作就不为中国工作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很不幸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想已经澄清了。

主持人:这么多的学生你怎么样来挑选他们?

李开复:这个其实比较困难的。我们真的很想雇很多学生,但是因为名额有限。

主持人:当时你有多少名额?

李开复:当时我有30个名额。

主持人:那挺多的了。

李开复:但是一千人申请。

主持人:您在中国转了一圈以后跟比尔·盖茨说,中国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我要60个名额,我相信微软一定出得起这笔钱,大家相信吗?

李开复:如果你去问比尔·盖茨,他会告诉你我们中国研究院的智商是非常非常高的,他常在公司说这个话。

主持人:智商都非常高。但您有没有看走眼过?

李开复:我没有看走眼过。但是有一些文化方面的差别,让我过渡了一段学习的过程。

主持人:什么差别?

李开复:什么差别,在美国的交谈方式比较直截了当。有一位我们雇佣的副研究员,他非常优秀,可是有时候我和他讲话他会尽量猜测里面,有没有语外之意。

主持人:比如说?

李开复:比如说他要出差,我说可以坐飞机或者火车,他就猜我是不是要他坐火车的意思。

主持人:那您当时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开复:我是给他一个选择。

主持人:没有指向性其实?

李开复:没有指向性。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以后,我想一方面我要做一个调整。另外一方面我和我们的副研究员开了一次会,告诉大家我讲话就是这么直截了当,如果你猜测我有什么别的意思,直接问我,我有别的意思我告诉你就是了。

主持人:网上有个观众也是在问李开复先生这么富有才华,是一个人才,为什么去美国呢?干嘛不回来在中国、为我们的民族企业做点儿事?

李开复:我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够回到中国再继续我的事业,是不是民族企业我不敢保证。

主持人:但是您也希望再回到中国来。

李开复:确实是这样。身为一个炎黄子孙,我希望能够为中国做点儿事情,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想起我还会记得在我有生之日能够为中国人做一点事情。

主持人:谢谢他。我们在网上为您征集了两位特别想去微软工作的中国的学生,我想请您在现场给我们面试一下,让我们看看看您是怎么挑人才,好吗?

李开复:可以的。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先来看其中一位同学,一个介绍他的短片。我发现他已经开始记笔记了,这位就是骆永华同学,让我们给他一些鼓励好吗?你好,怎么样,我想问问,你现在紧张吗?

骆永华:有一点。

主持人:有一点紧张,昨天晚上知道今天要来参加这个节目睡好了吗?

骆永华:睡得挺好,因为前几天睡得太早了。

主持人:所以想今天参加节目,好好休息一下是吗?我看你的精神面貌还是不错的今天,一会儿加油。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的短片。你好,这位就是张敏同学。

张敏:大家好。

主持人:我看到你眼睛里都有眼泪。

张敏:刚才看到自己说的一段话,中间经历过很多日子,想起来自己和我的同学们还有学生们在一起的日子非常的感动,一个是很高兴,另外也是非常感谢他们,也感谢自己的努力。

主持人:被自己和自己的日子感动了。

张敏:对对对,我是一个比较感性化的人。

主持人:我还以为你上场紧张得要哭。

张敏:没有没有,不会的。

主持人:欢迎你上场。这个自己拿过去,大家给他一些鼓励。

李开复:张敏你好。

主持人:等他们都落座,我也就坐在这儿。今天李开复先生是他们两个人的评委,我们大家就是他们三个人的评委,在游戏开始之前让我来先说一下游戏规则,今天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只给您每人五分钟的时间。第二就是,今天您只有一个录取的名额,所以您一定要在他们两个当中选一个。好吗?那就请您开始。

李开复:好的。永华我们先聊聊,你是读经济学和计算机的是吗?

骆永华:我本科的时候学的是计算机,同时修了经济学双学士,在还是在计算机系读研。

李开复:既然你对计算机和网络和经济学都有一些看法。我想知道一下,你对现在网络是个泡沫有什么看法?

骆永华:我觉得有一个人说过一句话,我记不清他是谁了不好意思。他说就像啤酒,啤酒肯定是有泡沫,但是啤酒不是泡沫,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网络前段时间是有过热的地方,但是不能说网络本身就是泡沫,而且网络现在处于一种低潮期,我想它已经掉到它的一种正常状态之下,它还会有起来的那一天。另外我想网络的未来,其实我们不能只看网络在纳斯达克市场上所受的欢迎程度来看,只要我们想想,比如说大家现在是不是用网络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每个人来说他利用网络的成份是不是也越来越多,那我们就能够相信网络的未来是十分美好。我们不能对它寄希望于太高,就像一年前或者两年前那样。

李开复:你讲的还是蛮有道理。我想知道如果你碰到这么一个情况,有两个工作,一个待遇是很好的,另外一个是你非常热爱的工作,但是待遇很差,你会怎么样看这个问题?

骆永华:我会选择后面一个工作。而且事实上我觉得前面,虽然我没有正式工作过,但是我前面也遇到过或大或小这样的选择,基本上我都会选择后一个。

李开复:可不可以给我一个例子,做这个抉择?

骆永华:比如说我曾经面临两个活儿,一个活儿我基本上不用每天工作,可能一个月做一段时间提供一些咨询的意见就可以了,而且收入也很高。另外一个活儿,我可能需要能每天都拼命去工作,然后必须有很大的热情,而且得承担很多责任,可能是责任的最后承担者,甚至有很多风险,但是那个活儿是我所喜欢的,就是因为它很困难,所以给我带来一种责任,给我的挑战很厉害。我相信做这样一个活儿,如果做完做成功的话,我有很大的成就感。另外对于我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所以我选择了后面的,而不是前面的。

李开复:不过在微软可能两个都会得到。

主持人:做一下广告现在。

李开复:会下棋或者打牌吗?

骆永华:下棋。

李开复:围棋会下吗?

骆永华:围棋会下,不过好久没下了。

李开复:别担心,不是要跟你下棋。现在你知道国际象棋计算机已经超过人类,为什么你认为围棋现在还没做出来超过人类?

骆永华: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围棋的子太多了,当数量级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复杂性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往上增长,超乎想象。

李开复:象棋你的选择有多少?

骆永华:下象棋?

李开复:每一步有多复杂大约?

骆永华:你说的国际象棋吗?国际象棋我没下。

李开复:象棋,中国象棋也行。

骆永华:选择?

李开复:每一轮我下我有多少选择?因为你说复杂度,复杂度就是有多少选择。

骆永华:大概跟它的棋子数,我方的棋子数减去4乘上3。

李开复:不用这么仔细。

骆永华:几十个的意思。

李开复:围棋,围棋大约有多少?不用算这么仔细。

骆永华:围棋的话选择我没法定量说,当时理论上,当时所有的空我都是可以下。

李开复:所以大约几百个?

骆永华:对。

李开复:所以它们复杂度应该是几十和几百的差别是吗?

骆永华:对,但是我觉得除了量的差别,还一种有质的差别。因为你当复杂程度到一定量以后,或者说你要判断那些棋子到了一定量以后,你可能不仅仅是做精确的那种计算,还要做一些模糊的判断,你要判断那里面“势”的问题,而“势”这种东西我觉得是计算机很难做到的。

李开复:不容易算。

主持人:李先生您的时间不多,可能还能再问他一个问题。

李开复:再问一个问题,看过我给中国学生写的一封信?

骆永华:很早以前看过。

李开复:可不可以告诉我你对里面我的一些想法有没有一件是您特别同意的?或者一件特别不同意的?

骆永华:我觉得你提到的希望中国学生要诚实要正直,我觉得这是我特别同意的。但是往往比如说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应聘的学生这么说的时候,总会让人感觉好像不太真实了一点。可能我比较喜欢从商业角度来看待一些问题,我觉得人生也要把它当作一种大生意的话,你跟很多人都在做长期的合作,你必须考虑长期的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的一种权衡。你如果做了不诚实的事情或者不够正直的话,也许你短期内能够获得很多利益,但你长期是会失去很多朋友,会失去更大的商业利益。另外在人生这个事情上,利益不仅仅是商业利益这么简单,比如说一个朋友给我带来的快乐,家庭给我带来的快乐,我觉得是很重要的,这些我把它们看得比商业利益更重要。

李开复:好,谢谢。

主持人:张敏已经迫不急待了吧,请开始。

李开复:张敏你刚刚说希望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做些什么事情,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你对到外企工作觉得有没有矛盾?

张敏:我觉得应该说,就这样笼统地来说应该是没有特别大的冲突,我非常同意您刚才说的你去哪里做,主要在于你做什么样性质的工作,而且你做的这个工作将会为什么样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李开复:但是如果今天微软开了一个秘密的开发机构,我们做的不和中国人分享,那你的想法有改变吗?

张敏:这个利益并不仅仅在于它做出之后来成果跟什么人共享,最主要的是说在它中间开发的过程中,我觉得是整个一个科研的环境。我一直觉得微软是一个很好的科研环境,如果说中国其它的科研团体,比如说高校还有科研机构都能够从上面看到现在人们在做什么、什么东西是我们值得去做的,而且有很多东西去做。我觉得这个首先就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可以学到很多事情,将来有别的方法回报社会,而且相互之间的交流,总是会有的。

李开复:有道理,对。如果你做一个课题的时候,你发现你知道的比老师还多,这个这时候你感觉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怎么办?

张敏:首先就是说学生不能够要求老师在每一点都和自己知道的一样多,也许不一定是老师,即使是一个了解现在知识在某一方面知识不如你的人,也一样能够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第二如果老师真是没有特别多的指导作用,现在可以说科学是没有很大的国界,其实我们有很多途径和很多的同行还有其它各个角度上面的老师进行交流,如果说老师对你有很好的指导。

李开复:但是具体的他懂得不多,你怎么样去获取你需要的知识?

张敏:首先我想在我自己选择,并且得到老师的一定肯定。在这个基础上我会在这个方向查找,我现在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一些,比说如会议或者杂志或者一些最牛的人,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对这些方向是怎么评价的。如果我不是非常了解的话,我会用最快的时间把他们提出来的想法,有可能的话会能实现,没有可能的话会认真思考一下。

李开复:但是你想知道的这些东西,假如说张亚勤博士是最有权威的一个人,你想知道的这个问题,你查了他的论文里面都没有回答,但是你确定他知道,那你怎么办?

张敏:我想我会非常高兴,而且非常谦虚地向他写一封E—mail请教。

李开复:今天为什么决定上这个节目?

张敏:首先我想因为是开复博士您的个人魅力,其次人才这个话题真是非常能够吸引我。平常和我周围的同学也会常有些讨论。

李开复:有没有想到如果今天表现不好或许我今天选了永华而没有选你,你会有什么感觉?

张敏: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能来到这儿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不止坐到这里。刚才大家谈到什么样是人才,包括您和您自己的经历,包括永华同学他刚才一些的想法,这些首先给我很多启示,而且我觉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是自己没有做到最好的话,那么我可以继续努力。

李开复:问你一个跟计算机有点儿关系的问题。今天如果你有一千个苹果,有十个箱子,那么现在我要把一千个苹果放进十个箱子里面,放了完之后,我希望不管永华同学跟我要多少苹果,我都可以整箱整箱给他,这个问题有解吗?

张敏:相当于每一个箱子里面该放多少苹果,这个很确定。

李开复:那么你会怎么样决定每个箱子该放多少个苹果?

张敏: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解的。

李开复:有没有什么灵感?

张敏:我不知道这个灵感,可能计算机和01比较敏感吧,我会非常直觉地把它分成偶数或者奇数或者质数,就是说任何一个数,如果不是质数的话,它可以有两个数或者更多的数加起来,我简单是这样想。

李开复:简单,有些部份不简单。你说跟01有关,这个部份听起来蛮有道理。数目不都是01,我们能不能用01产生一些灵感,箱子能代表01吗?我想如果说我拿到一个苹果面对一个箱子,我是否把这个苹果放到这个箱子里面,这个是01的选择。我把苹果放到第一个箱子,这就是一个1,要一个苹果就可以给你了。第二个箱子是不是可以放两个苹果?

张敏:这个2是不是代表某一个数目?

李开复:我们做二进位。

张敏:这个意思。二进制我直觉上面觉得还是不够的,因为只有十个箱子,如果只是按照二进制好像有点儿问题。

李开复:没关系没关系,我想你的思路是对的。

骆永华:我想说一下我对这个的看法,不知道对不对。这个箱子在放苹果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是一个两个、四个、八个这么放进去,最后的判断是不是是2的10次方或者2的11次方减1,和你说的总数比。

李开复:这是一个可解的方法没错。张敏,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我有一叠扑克牌里面有52张牌,我抽两张牌出来随意抽,这两张牌一黑一红的概率是多少?

张敏:一叠扑克牌,52张抽两张,一红一黑的概率,应该是抽出第一张牌的概率是50%。

李开复:50%是黑或是红是吗?

张敏:对对。当第一张确定,第二张抽出的概率就不一样了。

李开复:不一样吗?

张敏: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剩下的牌红的和黑的个数是不一样。

李开复:所以觉得不好算是吗?是一个复杂的分数是吗?

张敏:但是不会非常复杂。

李开复:没关系没关系。

主持人:结束了吗?

李开复:结束了。

主持人:大家鼓励一下这两位同学。你先坐在这里,我们先跟观众朋友们交流一下,您先不要您的把谜底说出来?我想问一下刚才观众朋友听了他们的回答,哪位观众朋友愿意告诉我,如果您是李开复您愿意选谁?

观众:我要是李开复我可能会选清华大学这边这个男生。

主持人:骆永华?

观众:骆永华。

主持人:大家好像都太不赞同。

观众:我知道大家不太赞同,如果有足够的名额的话两个人都可以选,两个人都是人才。我觉得如果给他一些尖锐课题的话,他可以做长久的研究。而这位女士可能更适合于做普及研究,更普通的研究。我认为微软是追求非常尖端科学的,所以他更倾向于,如果只有一个名额的,可能会更倾向于他。

主持人:同意吗?有没有不同意的。这位男同学。

观众:我觉得清华的这个女生表现很好,第一个我觉得开复问的问题不公平。

主持人:为什么不公平?

观众:问这位男生的问题都是很容易回答,都是很哲学的,人生这样的问题。但是问这位女同学的时候,他问的问题特别具体,我觉得是第一个不公平,可能造成了紧张。

主持人:那个是不是你师姐?

观众:我师妹。

主持人:我就听出他这个话里有话,所以你觉得他问的问题不公平,但是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问?

观众:开复这样问是有道理。

主持人:不公平但是有道理。

观众:对,我不知道我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开复可能觉得女生在有些问题上反应比较慢一点。

主持人:您是这么觉得吗?

李开复:当然不是。

主持人:理解错了,你认为女生是不是在有些问题上反应比较慢?

观众:我觉得可能吧,概率比较大一点。但是是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很长期的研究,很多问题,他不需要一种机智,我需要告诉你这个问题立刻解出来,并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等一下我来问一下李先生,您为什么这样问他们两个问题?我也听出来了,当您问骆永华同学的时候问题好像比较宏观,一会儿娱乐也有,生活也有事业也有了。当问张敏的时候,好像问的问题都非常具体,您为什么这么问?

李开复:我认为每一个人做面试的时候,问的问题都要根据这个人来决定。

主持人:您怎么根据他们来决定问这些问题?

李开复:我听永华对经济学有兴趣,在学经济,所以我问了这方面的课题。我听张敏对中国的信息企业很有抱负,所以我从这个地方着手,数学和机智的问题两个都有问,棋牌的问题就是数学的问题。

主持人:请坐,还有没有哪位观众愿意告诉我你想选谁?

观众:我认为骆永华更适合于面试。

主持人:等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观众:因为这是人的能力表现的方向不一样,骆永华他在面试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包括棋牌的问题,他其实回答得不是很好,但是他能够很聪明地把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普通的面试者,但是我觉得开复先生肯定能够明白他这个问题里面有很多漏洞。

主持人:他说的对吗?

李开复:说得对。

主持人:看来你应该上去面试。

观众:因为我以前是下棋的,所以我对这方面有一点研究,所以我一听就能够听出来。

主持人:你觉得他更适合面试,张敏更适合干吗?

观众:张敏更适合于向一个领导去表现她的能力。

主持人:这是什么意思?

观众:也就是说她更适合于那一些不是创造性的工作,当然这是分工不同。

主持人:为什么你觉得她适合做不是创造性的工作?

观众:因为她显得有些紧张。

主持人:紧张的人就没有创造性?

观众:最起码在我感觉来讲,有很多问题的创造性灵感是来源于一瞬间,他在紧张的时候,如果有相当大的工作压力的时候,她不会急中生智。骆永华就不一样,他可能从另外一个方面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主持人:你是哪个学校的?

观众:我是北大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变成了北大清华之争了,你这么一说。

观众:不是不是,如果我是一个领导的话,看我需要招聘什么样人才,这个人需要在什么样工作岗位,我会选择他们中间不同的人。

主持人:如果你是李开复,你会招他们谁?

观众:关键就是我空缺的职位在什么地方,如果说是做一个项目管理的话,我会招骆永华。如果我要是一个其它的工作,我就不知道。

主持人:还是骆永华,我听出来了,谢谢你谢谢。还有哪位观众朋友,愿意告诉我你想选谁,有没有女观众我想看看,这位小姐。刚才很多男观众都觉得我们,好像女观众又缺乏创造力又只会向领导汇报,我想听听这位女观众的说法。

观众:首先我不知道李开复博士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不能完全决定他到底会选谁。

主持人:你等一下,我想问一下李先生,你在考核他们两个人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一个底,你到底要选什么样的人?

李开复:我的假设是一个助理研究员,做研究工作的,但是刚入公司的人。

观众:如果只有一个名额非要决定的话,我觉得张敏比较好一些。

主持人:为什么?先告诉我你是哪个学校的?

观众:我是清华的。

主持人:有点儿像大专辩论,今天的会场。

观众:我觉得张敏刚才的问题,大家觉得可能不是特别理想,没有一下子蹦出来一个结果。但是我觉得他完全可以,根据张敏的反应来看出,她还是比较有那种实力和那种机智去做一个比较基础的研究。

主持人:对张敏听起来很了解。

观众:是。因为微软研究院做这个工作,它是研究院,它不完全是公司,所以他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也很需要这方面的素质,不完全是机智,或者是反应要快什么。当然我觉得北大这个同学表现得很好,有一点我觉得他很不错,他自己有一个想法,很客气很礼貌地提出来,跟张敏的问题是同一个问题他做了一个回答,这是一个表现机会,可以说是,但是他很礼貌做得很不错。

主持人:所以北大的男生还是挺有风度的。

观众:是。其实他们都是各自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我觉得都蛮不错。

主持人:好,谢谢。我倒想在这个现场看看到底有多少学生是北大清华来的,今天是不是没有别的学校的学生,北大的学生有多少举手给我看看,清华的学生,还有一些是从别的学校来的,哪个学校来的?大点儿声。

观众:中科院。

主持人:还有呢。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社科院、北方工业大学。我发现最后一排有很多公正的观众在这儿,我要让你们来说说你们挑谁?

观众:我觉得如果是一个助理研究员职位的话,我肯定会选第一骆永华。

主持人:为什么?

观众:因为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显得很机智有灵感。

主持人:张敏呢?

观众:说得不客气的话,她回答问题不够干脆,太拖泥带水了。我觉得这位男同学适合于做开发现在的工作,女同学适合于做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我觉得她的思维可能更加深一点儿,不是那么快,而北大那位同学的思维比较快一点。

主持人:到底选谁?

观众:要选的话我会选清华的这位同学,张敏。

主持人:简短地告诉我为什么?

观众:因为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说,感觉这位女同学思维比较严密比较严谨,而这位男同学可能比较灵活。

主持人:这个原因让你做了这个决定?

观众:对。

主持人:谢谢你谢谢你。我们东西对照一下,哪位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刚才,西安交大这里。

观众:我可能也会选择那位女同学,因为我觉得那个男生敢说,他那个问题想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敢说。

主持人:这样好不好?

观众:这样对于做研究的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习惯。

主持人:为什么?

观众:我觉得还是应该考虑成熟以后,特别是他解决象棋围棋那个问题,想得题不是特别清楚。

主持人:但是如果你在这个情况之中,你确实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你又想不出,但是李开复先生就坐在你对面,两个眼睛直盯着看着你,你怎么办?

观众:我可能会一步给他讲讲我的思路,解释思路,而不是马上给出一个结论。

主持人:李先生您是更重视结论,还是更重视他的思路?

李开复:我所有的问题,主要的目的不是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者错误的答案,而是看应征人的思路。

主持人:谢谢你谢谢。在我们让您做出评价之前,我知道这儿坐着您两位非常熟悉的战友,他们一定特别了解您,所以我要听听他们知不知道你要选谁,张亚勤先生你先说。

张亚勤:这位男同学反应相当得敏捷,知识面也比较广,对于网络是不是泡沫回答得很好。女同学沟通能力相当得强,我可以考虑让你做我们的公关经理,男同学也是相当聪明的,我也考虑他做研究院的学生。

主持人:他还是想把两边都安抚一下,然后打击他们,我听出来了谢谢你请坐。沈先生呢?我先问问您是不是跟李开复的意见经常都一致,所以他也会选你选择的这位同学?

沈向洋:大多数的情况下。

主持人:我想你是不是也要选择张敏同学?

沈向洋:这样问好象不大对。

主持人:我推理一下您会选谁?

沈向洋:通常北大清华的学生我都很喜欢,但是其它学校的学生我也很喜欢。就他们两个人来讲的话,如果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讲的话,我大概觉得北大这个学生可能会稍微强一点,反应相对来讲快一点。

主持人:所以您是比较倾向于北大的骆永华同学。

沈向洋:我是稍微比较倾向一点。

主持人:现在我们有了小小的分歧。在谜底揭开之前我想先问问李先生,刚才听到我们北大清华两个学校的学生争得不亦乐乎,你坐在那儿有什么感觉?

李开复:我的感觉是北大清华的同学们都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建议同学们不要因为你属于某个学校,让你做了歪曲了你的判断,你应该怎么决定,还是应该就事论事再做判断,这样才是一个做事更好的方法。

主持人:在您谜底揭开之前,我想问问这两位同学,你们可以分享一下这个话筒,你们俩觉得他会选你吗?张敏先说。

张敏:我觉得今天的表现能够表现出我的想法方面的感觉来。

主持人:所以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很满意的,所以觉得他应该选你。

张敏:我想如果是二选一的答案的话大家都会比较希望自己能够中选。

主持人:我现在再给你一个机会,说一句话,最后一句话,告诉他为什么他应该选你,一句话。

张敏:如果我对某一个方面的知识暂时不够精通,我想清华的教育给与我一个能力,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学会这一门知识,而且很好地应用。

主持人:骆永华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骆永华:也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主持人:不满意什么地方。

骆永华:张亚勤博士提到我在回答象棋那个问题上面不够坦诚,我觉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面试者是这么认为我的话,那我觉得他不应该选择我。

主持人:你想不想他选你。

骆永华:我当然想了。

主持人:那我再给你一个机会,说一句话来最后说服一下他一定要选你?

骆永华:我想我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有很广泛的兴趣,而且能够比较快的接触一个新的领域,能够去想解决方案,而且我比较能够吃苦,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拼命投入力量。面对任何一个新事情的时候,我都能够很快地去适应它,然后把它做好。



对话——你是人才吗(下)
主持人:现在我们大家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请您给我们揭开谜底。

李开复:好的,我首先要声明我们在微软,我知道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八个小时的过程,所以今天如果说某一个人过了关,只是过了20关的第一关。我认为永华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绝顶聪明的人,非常有热情、非常主动,他会是一个思路非常快、非常能够帮你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人,而且对自己非常有自信。我觉得你可以进步的地方,不要那么急躁,有些事想清楚,知道的是知道的,不知道是不知道的,表达可以更坦诚地表达。

主持人:您刚才用了五个非常来形容他,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客观?

李开复:不会的,我看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得出来。

主持人:是吗?

李开复:是的。

主持人:那我们现场肯定有很多人想知道,您认为他们是不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有什么特征?

李开复:他非常有自信,自信的人通常是非常聪明的,他回答问题答得非常快。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急躁了,但是我觉得还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才。

主持人:聪明和绝顶聪明的区别在哪儿呢?聪明是感觉吗

李开复:聪明是三个人里面最聪明的一个,绝顶聪明是一百个人里面最聪明的一个,他是,他是的。

主持人:我们现场正好一百个人。

李开复:这个不太公平,现场很多是一百个人里面最聪明的人,不公平。

主持人:接着来。

李开复:对于张敏的话,我对她的感觉,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非常成熟、有灵气、有非常好的人品,是我可以百分之百可以信任的一个人。我在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上曾经说,所有的事情里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一个人的人品。

主持人:但是您从哪个方面察觉出她的人品非常好,她的哪句话让你这样觉得?

李开复:她的回答非常诚恳,当我问到她对老师的事情,她虽然自己会去找张亚勤博士,问该怎么做研究,但是她还是非常尊敬她的老师,这个我是很佩服的。

主持人:可是您只用了三个非常来形容她,比骆永华少俩。

李开复:我们打分不是靠非常。

主持人:接着来。

李开复:另外 ,我觉得张敏和人合作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如果我有张敏这样一个同事或者员工,或者老板或者老师,会让我觉得和她工作非常舒服,她周围的人会特别喜欢和她一起工作。

主持人:你觉得永华在这方面会有问题吗?

李开复:我觉得永华稍微急躁一点儿,他抢着回答张敏问题的时候还是蛮有礼貌的,应该是可造之才,但是在这几个方面不如张敏。对张敏来说需要加强的是在数学和计算机统计学方面的一些学科,我想你可能学的计算机更接近语言用户界面这方面,做计算机其实需要有对数学和统计学很强的一些知识,我建议你在这方面再加强,这些都是可以学的知识。

主持人:评价完毕了,你们觉得他公平吗?

骆永华:我觉得他观察得很仔细,对我们俩都有很深的剖析。

张敏:我觉得开复博士说的的确是我在以后两年的博士生涯里面的确要非常认真去做的,而且我觉得非常好、非常好。

主持人:不是因为在你们两个当中挑一个吧,你们俩才这么赞同他的吧。

张敏:不是。我想做一个博士首先就应该具有这样子良好的理论基础,我觉得这是应该的,也是我会努力的。

主持人:其实勇于反驳也是一种素质啊?

张敏:如果说得是不对的,我一定会提出我的意见。

主持人:好的,请您现在给我们正式揭开这个谜底。

李开复:如果今天永华他没有急躁地回答那个围棋问题的话,我会倾向于选他。但是因为他急躁回答那个问题,如果今天我们做一个面试,我会出很多其它的题目,看看这个急躁是一时的表现,还是他的缺点。如果只是一时急于得到我的赞赏,那么我想这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我认为他占了上风。如果今天假设他这个急躁是需要学习,将来还需要再进步的问题的话,我觉得张敏更表达了。。一个做研究员需要的谦虚、深思、努力、合作精神让人感觉非常好的一个人品。所以在真正的面试,我想我会在两个再花很多时间去问的,但是今天如果说你只给我五分钟,我比较倾向于张敏。

主持人:看来还是张亚勤猜对了。

李开复:我可以再补充一句话吗?

主持人:可以。

李开复:我会要求那位穿条条衣服衬衫的先生来微软面试。

主持人:哪一位?这一位请站起来,他刚才说什么了吸引你的注意力?

李开复: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表示他这个人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数学和计算机的问题有很好的理解,并且他对这两位的分析我觉得也非常正确。所以如果今天是这三位做面试的话,我可能倾向于他。

主持人:看来一句话就可以定乾坤。刚才大家都记住了他说什么了吗?没有,那你再给我们重复一遍,你刚才到底说了什么?

观众:主要一点就是对于象棋问题,以我的知识基础做了一个评价。虽然我跟骆永华比较熟悉,而且我们关系很好,但是这个问题我知道我是肯定会提出来的,作为朋友之间我们对于任何问题上只要有分歧我们都是会把它辩个清楚,这样对我们都有帮助。

主持人:所以你没有怕他会不高兴?

观众:对,这是肯定的。第二方面,我强调了这一点,对于不同的人才,你需要招聘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两点来讲的话,我对我自己还是相对满意的。我对自己不满意的一点,我觉得我回答的问题给后面的人造成了一个误导。

主持人:什么误导?

观众:骆永华他并非不诚实不正直,而是他拿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李开复博士讲的话,他稍微有些急躁,但是他回答的问题绝对是他思考之后,在他作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判断之后才说出来的。而且他说的关于象棋问题解答的时候,只考虑了一步的解决方案也是正确的,下棋不是这样的,下棋要考虑后面,你只考虑到以后的三步和你考虑到以后的四步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所以你害了他。

观众:这一点上我一直很内疚。

主持人:你怎么弥补一下给他?

观众:作为一个面试者的话,我如果对后面继续给他面试的人这样简单说的话会影响他能不能通过面试的。因为我发现后面的人受到这个影响之后,造成一些我认为,我开始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大家都误解了。

主持人:李先生听了他这一番话对他是不是有更深刻的印象?

李开复:我还是认为我的第一个印象仍然是正确的。

主持人:今天李开复先生在全场的观众之中选择了你,你觉得自豪吗?

观众:我觉得李开复先生需要更多地了解我。

主持人:今天在我们这个演播现场还有一位观众特别紧张,因为他是这两位学生,也是这位学生的老师,现在就让我请出北大的副校长陈章良先生。你刚才在场外已经听了很长时间了,对自己的学生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陈章良:挺出色,挺不错的。

主持人:出色在哪儿?

陈章良:一个是我觉得对刚才开复讲的几个问题,特别是有一个问题,他回答得很迅速很快。第二个是在抢答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不应该他答。适当情况下越位一点点是有好处,这对做研究来说有一种冲劲,这种冲劲也许是错的。但是做研究过程中大量的工作是错的,只有在错中间慢慢找到正确的东西。

主持人:你觉得今天清华这位同学呢?

陈章良:我觉得她很朴实,让我们觉得很有水平,表达能力很强,感觉很吸引人。好多位都挑我们清华的同学,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说我要挑研究生的话,按今天这么短时间挑的话,我还会挑北大这位学生。因为我觉得他的这个能力有助于对研究工作的开展,别在独立开展一个工作,这个能力很强。

主持人:以前见过他吗?面对面?

陈章良:没有,没见过。

主持人:第一次见面觉得他怎么样?

陈章良:非常的人才。

主持人:你觉得他呢?

李开复:我觉得陈校长特别平易近人,如果我是学生,一定特别喜欢这个导师。

陈章良:可能是因为这个误会了我,他穿西装,我今天穿这个。

主持人:为什么你今天穿这个呢?

陈章良: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导播小姐,来以前我是穿西装的,在那儿开会,说通知你必须要穿一个有颜色的T恤,为了穿T恤必须穿牛仔裤,,必须穿牛仔裤必须穿运动鞋,这也是我喜欢的。这么一来一看的话,开复穿得这么正经八百,然后校长又穿成这样子,我觉得非常得有意思,所以我们今天倒过来了。

李开复:平时倒过来的。在微软我穿的像这样的,他在北大可能穿这样的。

主持人:人才的供方和人才的求方坐到了一起,在我们深入讨论之前我想还是请观众朋友一起来参与。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觉得人才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等一会儿我请两位分别,不能互相看,分别写出这些。观众朋友选出的一些素质里哪一些你们是认为最重要的,头三点排序好吗?

观众:第一个精神就是一个创新的精神;第二个需要一个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第三个需要超越自我,勇于学习的精神。

主持人:勇于学习。

观众:学习新鲜的事物。

主持人:学习的精神。

观众:六个字三点,第一个是正直,第二个是执着,第三个是热情。

观众:我觉得还有两点:积极主动,另外还要有充分的自信。我觉得应该有危机感,我觉得还应该有谦虚、思维缜密。我觉得还应该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要敢于面对失败。

主持人:其实也就是忍受力,你还有别的要补充吗?

观众:现在应聘的时候,经常要看到这个人的工作经验。知识的储备,我觉得还有善于和敢于表达自我,也就是沟通能力。

观众:我再补充一点,懂得休息。

主持人:用这个蓝笔,你用那个黑笔,不要互相看好吗?

李开复:不会。

主持人:我觉得我有点儿做老师的感觉,请你们分别写下来然后排序好吗?你是非常了解李先生的对不对?

张亚勤:应该说是。

主持人:您能给我们说说他会写哪几点你觉得?

张亚勤:他会写人品、智慧和创新,如果要选四个的话,还有团队精神。

主持人:请坐,谢谢。哪位观众朋友愿意告诉我,你觉得他们俩分别会选什么?因为这很重要,咱们看人才的供和求,他们能不能接轨,让北大的学生选,北大的学生愿意举手吗?

观众:如果让我选的话,我肯定选五点,然后就是德智体美劳。

主持人:好了,现在我们就揭开谜底,请你们把这个纸拿起来,让我们看一下,先看李先生的: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陈老师、陈校长的:创新、执着、自信,完全不一样。

李开复:因为我们的工作内容不一样。

陈章良:对呀,工作内容不一样。

主持人:但是你们一个是人才的供方,一个是人才的求方,这中间好像岔了。

李开复:不奇怪,当然不奇怪。

主持人:为什么?

李开复:我们还是可以用很多北大的学生。

主持人:那么您选的第一条是人品,为什么人品是所有的能力里面最重要的一点?

李开复:我们公司的精神就是,我们雇佣最好的人,但是我们完全信任他们,让他们来把握将来他们和公司的方向。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人品有了问题,我们绝对不会考虑他。

主持人:您为什么没选人品?人品不重要吗?

陈章良:人品非常重要。

主持人:而且您是老师,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人品。

陈章良:人品很重要。判断一个人值得不值得信赖,人品应该是第一位。但是我现在关键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干活儿,很多人品非常好的人但是是个笨蛋,而笨蛋在手下的话,一堆笨蛋这是不行的。

主持人:要是人品不好创造力很好呢?

陈章良:有这个问题。

主持人:倒过来那怎么办?

陈章良:创造力很好人品不好那么社会会淘汰他的,这个问题不是太大,因为社会最终会淘汰他。但是一群人品很好的人创造力很低的话就要了命,但是你现在手里有一个项目急需要完成,有一群人品很好的人但是您都觉得他们不够聪明,反而有一个人他很聪明能够把这个项目完成,但是唯一一点就是他的人品有点儿不行,我还是重视这个具有非常冲动的、很有创造力的这个人。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有希望可以培养,人品这个事情,一次两次的挫折,三次四次的挫折,逐渐会告诉自己做人不这么做。我还有一个教养,还有一个教育的希望。

主持人:我看您在点头啊!

李开复:我部份同意。

主持人:说不同意的地方。

李开复:不同意其实是一个学校和企业的差别。我认为在微软公司,一个人进入公司,我们给他那么大的空间,那么信任他,人品出了问题我们绝对不能考虑这样一个员工。但是站在陈老师的角度,我想如果他有信心可以教一个人人品,那么这个人在他的带领下人品学好了,本来又很创新,又很有智慧,再来微软辛勤工作,我们不是特别开心吗?

陈章良:典型的资本家。

主持人:微软有这么好的一个环境,难道不能把人教好吗?

李开复:人品或许可以改变,但是这不是微软这个公司有能力去做的事情。我们没有像陈老师这样的老师能够教他们人品。

主持人:人品应该谁负责?

李开复:人品我觉得其实是学校负责,是非常合理的。

陈章良:不对不对。学校、家人、父母,人品跟学校没有多大直接相关,人品是从他出生懂事一直到死都在学习的一个过程,在任何一个生活阶段都在学习人品。所以它不光光是学校的事,但我们老师没有培养出很好人品的人,不能说所有的学生人品都很好。父母亲影响他的人品,社会影响他的人品,到您公司去,您的行为影响他的人品。但是我说的创造力是很难很难的,因为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一生中具备不具备这种创造力,不是随便可以教出来的。

主持人:您觉得创造力重要吗?

李开复:创造力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智慧更重要。因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可以选择什么时候该创新,什么时候该利用前人的结果,他更有弹性能够做一个选择性。有些人他可能觉得自己很有创新,但是创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有用。我宁肯雇一个有智慧的人,然后教他怎么去创新。就像我宁肯雇一个人品很好的人,然后让他去培养其它方面的知识。

陈章良:但是创新的能力能被教会吗?创新本身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过程,但重要的还是从小一种培养的。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他自己做什么事,他头脑一直有这种创新,而这种创新跟刚才开复讲的智慧是一定相关的,创造力和智慧本身在某种含义上是相同。

主持人:所以你们达成了共同点。您觉得创新也是可以培养的吗?

李开复:我觉得创新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六个事情都是可以培养的。我认为人品的培养是最困难的,智慧的培养也许也是一样的困难,另外几个我觉得都是可以培养。

主持人:您第三个选择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与他人工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李开复: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做任何一个项目都不是自己一个人去做的,不管做研究开发或者合作的项目,都是多位同事一起想办法,如果这个时候大家都彼此竞争,我自己做自己的,不告诉你我做什么,愿意帮助你。这个时候也许六个人都会做出六个不同的结果,最后对公司一点儿都没有用,我们的团队精神的意思,团队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个人的成功不算是最终的成功。

主持人:你为什么没有选团队精神?

陈章良:团队精神在公司在一个群体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司、一个群体,我们看在什么场合里面来谈这个事。比如说研究数学的陈景润,他做的是一个人的工作,他一张纸、一根笔、一个人,在这时候强调的团队,你说陈景润的团队是怎么样的?

主持人:当您培养您学生的时候,如果不特别培养他们这些能力,他们会不会觉得走到市场上会有力不从心呢?

陈章良:有这个问题,但是团队精神跟自己在家庭长大和学校,很多情况不是我们能教他们的。事实上一个家庭,自己对父母亲的关系、对亲戚的关系、在学校里面对同学的关系,在一个宿舍里面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是个团队的精神在里面。

主持人:我听有些人说北大的学生出去不太合群,跟你有没有联系?

陈章良:不应该说是我教出来的,历史上就这样。他们考进北大每个人都觉得我很牛,另外一个人觉得我也很牛,所以每一个人都很牛。谁最牛?那么多都是高考状元,都是班上第一名第二名上北大,面对这些北大非常牛的学生,怎么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出团队精神?怎么能够要求他们有团队精神呢?

李开复:团队精神,我基本上同意是可以培养的一件事情。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前提,第一:这个人有很好的人品;第二个刚才我们谈到的竞争的问题;我还是有一点对中国的大学生有一点保留有一点看法。

主持人:怎么说?

李开复:我认为竞争本身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大学生总是在想我以前都第一名,现在为什么不是第一名?他考第二名,我为什么是第三名?我怎么能够超越他?或者我们北大怎么超越清华?或者我们计算机系怎么超越电机系?再不然就是我们这个球队怎么打败那个球队?我想竞争力可以是一个很健康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件事情都考虑它是一个不是你赢就是我输这样情况的话,可能会有负面的效果,造成一个人甚至人品都可能出了问题。因为可能你为了要赢,不择手段不是帮助自己赢,而是去让别人输,这些作为是很要不得的。

主持人:但是这个问题并不一定只是在中国的大学生里面有,美国的大学生也很厉害,哈佛的学生特别不服斯坦福的学生。

李开复:我们的微软公司不就是这样。

陈章良:微软公司首先先把对手杀掉,然后成为最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如果说因为从生意、从商业学习,为什么NBA那么伟大?就是挑出第一名,谁拿NBA的杯,我们现在足球我们希望,能够踢出国门,能够走出国门,我们也是这个意思,事实上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当然恶性的竞争是不对的。

主持人:你觉得微软是恶性竞争吗?

陈章良:不,我没有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微软今天成为第一位有它的伟大之点,盖茨所写的《未来的世界》怎么样,里面充满着竞争。所以竞争与合作、在合作中求竞争、竞争中求合作,这是他们成功的地方。同样我想每一位同学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想,我怎么能比以前的我做得更好,这个才是一个良性的竞争。在团队精神这方面,我觉得从学生的供方和作为企业学生的求方之间,还是有一个错位、有一个脱节。

李开复:我们和学校评估的差别最大的一个地方是:在学校老师希望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到了微软以后我们没有这样一个排序,,我们对每一个人希望他能够,希望他很诚实地列出来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后在六个月或者一年以后看到他做到这个工作没有。而这个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我要和我的团队一起做出来这个工作。

陈章良:但是个性化的发展我一直很看中,如果大家一模一样这一定是死的。社会的多元性跟生物的多元性是一样的,只要没有多元性的生物,进化一定是出问题的。

主持人:您为什么选择了执着和自信作为您另外两条非常重要的能力?执着是什么意思?

李开复:就是认定一个目标或者一个方向的话,你能够很执着地去实现它,别半途而废。由于执着必须要有自信,所谓的自信就是说,你一个要有能力,第二个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认为自信是很重要的,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是可以启发他的自信的。如果我有一个员工他很有智慧可是没有自信,我可以帮助他培养自信。但是他如果很有自信没有智慧,我就没办法了。那么在微软有两个很出名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执着的例子,就是比尔盖茨要做Windows NT,做了第一个版本不成功,第二个版本不成功,第三个版本还不挣钱,但是大家都跟他说这个东西真的还要做下去吗?我们对这个软件市场,我们真的这么重视吗?他说一定要做下去,因为我确信这个是对的,把理由解释给大家听。非常有智慧、非常有自信的、非常执着的,今天这个Windows 2000成为我们最大的一个产品,但是执着不应该是盲目的执着。另外一个例子,比尔盖茨先生的例子,他在94年、95年错过了Internet这个机会,他那时候下的赌注就是互动电视会是很重要的,但是他看到了Internet来临。他第一个感觉是Internet不知道怎么挣钱,我还是别去碰。但是看到了广大用户这么需要这个东西,他有一天觉悟了,他觉得说我错了,我不再执着下去,这个Internet是非常重要的,我承认错误,我不再执着,我改变初衷,我们从明天开始,你们这三个产品部门不要做了,开始做Internet产品,所以转移了整个公司的方向。所以我想说的是说执着和自信是很重要的,但是它们背后应该不是一个盲目地执着和自信,是要有一个像比尔盖茨这么有智慧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执着,什么时候该有自信,什么时候应该该承认错误。

陈章良:如果这个前提存在的话,那我也同意这两个蛮重要的,好,谢谢你。

主持人:我们看到供与求双方确实是有一些脱节的地方,你们有什么话要跟他们要说?向我示意一下,这位先生。

观众:我想请问两位先生,就是说您对两位大学生创业怎么看?还有就是特别是对于那些尚未毕业的那些学生的创业行为?

李开复: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去争取工作的机会,比如说打工的机会。但是对于放弃自己的学业,去开公司,基本上我是反对这个事情的。因为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你创一个公司,你的目的是要帮助用户制造有价值的东西,做这么一件事情不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很能够轻易成功的。当然比尔.盖茨先生、迈克.戴尔是有这么成功的例子。但是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经过打工去学习,毕业以后去一些有名的公司,学习他们的办法。因为人生是很长的过程,不必觉得20岁、30岁就一定创有要自己创业,有自己的公司。可以在学习更多经验之后,更有成功的可能。当然创业还有一点就是,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会成功的,而且大部分的创业者都会失败。如果一个学生要创业,不管是早创业、晚创业,他要抱着有从失败中学习得到建设性的想法的一个做法,这样他才能够越做越好。

陈章良:我支持他的这些观点,就是学生在学期间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学习好了以后,在某一个点上的时候他自己会去创业。但有一点,人又是多元性的,别千篇一律地要求学生可以创业,但是应当有那么一两个,两三个很奇特的,一百个中间它一定会有一个群体。就像我们做生命科学的,十的五次方的生命中,一定会有一个突变体,这很奇怪。一百个人中间,你会看到一个人他的头脑、他的想法和我们可能不太一样,而这个人应该鼓励他。如果他真是非常想停止一年两年我要去创业,但我失败了,你应该允许他回来。另一方面,有时候就业和学习并不能两全,有学生这么问怎么办?我总是这句话,我说你想明白没有,如果你想明白了,说OK,你觉得可以休学创业,你不后悔就是执着,你别后悔。那么你想好了可以,一年以后再回来,他想好了。

李开复:你会邀请一个专家来看看他这个项目合理吗?

观众:有。

主持人:下次邀请李先生到你那儿去。

陈章良:我们经常,我们有过这个例子,两个学生创业的时候,他的项目非常好,香港老板给了钱。在这之前我们把这个项目交给了专家看,专家在上面写了内容,里面的评语认为其差无比、毫无道理的。然后我也把这两个学生叫来了,说我不懂计算机,但是你的被计算机专家评估成其差无比。然后不服,那计算机专家简直一钱不值,那个知识实在不行,然后我们还是要创业,两个学生还是出去了,还是继续做。起码到现在为止没看到他失败。

李开复:我觉得重点就是说这个专家是不是真的专家,如果他是一个真的专家,我建议陈校长应该听专家的意见,不要让这两个学生荒废了他们的学业。但如果专家本身的资格有问题的话,那可能另当别论,那我建议应该找另外的专家。我觉得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要珍惜自己的大学时间,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时候自己很天真地认为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老是觉得这些专家都不懂,但是也许他们觉得不懂的专家其实不是专家。

陈章良:开复,我插一下。我觉得不妨能够允许若干学生做一点创新的工作,我是这个意思。但我刚才已经说了学校是不鼓励的,我们到现在为止坚决不鼓励,如果这样。

主持人:他们两个人找到共同点了。这位同学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他叫童之磊,在大学毕业之后,还是在毕业之中创建了易得方舟,还在就读当中创造易得方舟,还在就读之中就创建了易得方舟这个公司,可是这个公司运行得好像并不是特别一帆风顺,现在他在另外一家网站做网站的总裁是吧。

童之磊:对对,为什么我们会出来创业呢?我自己有一个体会,看美国这种IT领域上的丰碑型企业,像惠普、微软包括像后来的雅虎、戴尔这样的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像比尔·盖茨一样,他们的学位都是没有拿到的。

主持人:所以他们是你的典范?

童之磊:对,我觉得创业是怎么一件事情,创业这件事情,从风险投资角度来讲高风险高回报。你真正创造一个不朽的丰碑,那么很多人一定要去创业。创业这个要求我觉得是非常高的,对这个人的要求应该有三点,第一点,这个人一定要有创业的激情和理念。我记得王峻涛先生讲过一句话,他跟我说,你什么时候去创业?当你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不是你的女朋友,而想到一个创业的想法,魂牵梦绕你睡不着觉的时候,一定要去创业;第二点,你要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说你不做这件事情,你可能一辈子会遗憾,那么你一定要去做这件事情。第三点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团队。

主持人:你觉得你这三点都做到了吗?

童之磊:易得方舟刚刚创业的时候我相信我有这三个条件,但是后面的条件我觉得,是这三个要素当中,有一个要素其实没有像我想像的实现。

主持人:哪一点?

童之磊:团队。

李开复:易得方舟有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型,可以挣钱吗?

童之磊:应该讲易得方舟在当时情况下,如果它运作正确的话,它完全可以生存。

李开复:创业的目的是生存吗?

童之磊:创业的目的肯定不是生存,创业对我自己来说最激励的事情是我有一番事业可以做,我可以实现一个梦想,包括我今天做中文在线,我做电子书籍。我觉得这是改变所有人阅读方式的一次革命,我觉得我能做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就算失败了,我觉得非常有信心。

李开复:我觉得看到你这么有激情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去做一个有商业模式可以成功的企业不是更好吗?当然经过失败的过程我相信你学到了很多事情,你的新公司我也相信比旧的公司会有更大成功的概率,而且我听到你说你并没有放弃你的学业,读完了书的。因为清华有这个制度,你们可以回去继续读书的是吧?

童之磊:其实我们团队整个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总裁鲁军是休学创业,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开了一个玩笑叫逃学创业,论文最后做完了。

主持人:好在今天坐的不是你的校长,所以没有这方面的问题那挺好的。

李开复:我去过易得方舟,我看过你们的演示,我看过你们的员工。

主持人:你见过他吗以前?

童之磊:我应该没有见过李博士,当时我不在。但是我有一个很好朋友的公司是李博士投的。

李开复:我那个时候看到你们的公司,我的感觉是特别感动,觉得这么一批人这么有激情地创业。但是也有一份痛心,觉得这么一批人创了这个业大概不会成功。

主持人:当时您跟他们说了吗?

李开复:没有说。

主持人:为什么?

李开复:我想他们还有成功的希望,为什么要泼他们的冷水呢?

主持人:但是您不觉得如果您当时说了以后,会对他们在今后的路有益吗?

李开复:我那时候有问到商业模型的问题,但是我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我相信他们也知道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但是我觉得没有事情是绝望的,而且我觉得你读书读完了,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去试着创业,从创业里面学习,一次一次的失败之后最后成功,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我今天并不是来建议你需要到微软或者IBM学习才能够创业,今天听你的讲话我觉得你这么有激情的一个人肯定是会成功的,但是不知道是这个公司,还是下一个公司,不过我觉得你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童之磊:谢谢李博士。

陈章良:我相信这个公司一定会成功,方舟的事情我知道不多,但我知道这个公司。我想不重要,失败成功真的不重要,年轻人多一点儿失败有什么不好?也许你这个公司还得失败,没关系的,为什么会失败呢?一个是你没有经验、资金,还有时势造英雄,这个时势不对等等很多因素,再加上我们很有团队精神的人看了问题以后又不说,那你只能是死亡。

李开复:没有人会听的。当.COM泡沫疯狂的时候,没有人听我讲。

陈章良:没说,你跟他们说一下就好了。

李开复:我当时说了,史蒂夫·鲍默出来说网络的狂热是不合理的,全世界没有人听他。今天大家学习了,知道了这个问题的存在。所以我认为,你创业如果真的像陈教授说的是资金到位的问题或者是时机的问题,这都没有问题。去冒一个风险,本来做风险投资都有相当大的风险,但是要把它讲清楚有没有机会成功。如果觉得是有的,如果有真的风险投资家也同意你的看法,我完全赞成你去做。那个时候我觉得最痛心的一点就是,风险投资家并没有看清楚所有的事情,就疯狂地把钱洒了出去,是资本市场的错。所以不幸很多学生认为,他肯投我我就有商业模式,但实际上风险投资家只是认为我洒一笔钱出去,一两个成长了就发了,但是最后碰到今天网络的问题可能一个都没有成长,很不幸的是受了这方面的害。

童之磊:我非常认同开复博士的意见。第一开复博士当时来讲这个模式有问题的话,可能大多数人也不会听的,确实是这样的,这个当中讲了肯定有效果,因为你水平不一样。但另外一点,我为中国这一代创业非常可惜的是,中国创业很早,比如柳传志先生,这样的创业很早了。这一代的创业,99年以来有非常好的环境,开始一批创业,但是非常遗憾,马上碰到全球互联网跌,当中我觉得很多人被我叫高台跳水,被砸下来砸得非常惨,对很多人这种创业的激情有非常大的损害。就像刚才开复博士讲的,当还是讲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不仅仅是创业者自己觉得互联网一定会成功,而且我今天相信互联网也会成功。但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快而已,而是很多风险投资人告诉你OK,你可以这样做,然后你可以上市,他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导。反过来讲,今天的风险投资人有这个问题,大家现在已经对新鲜的事物畏惧,他考虑的是公司今年能不能盈利,你今年能够有多少利润,能有多少收入,像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任何创新的事都不要做了。所以你对现在的资本市场也不满意,以前的资本市场也不满意。

李开复:对。

童之磊:我觉得中国古话有句话“过犹不及”,两个都是错的,你只有非常正确的一点才是正确的。

李开复:你讲得完全正确,现在在美国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过了。现在VC都不投了,很多同学或者是有经验的人想创业都无法创了,那个时候我想到中国的这一批创业的朋友们同学们,我想到,这糟了,中国这批非常有激情的一批人也没有机会能够显示他们从失败中学到的,再一次创业不能得到资金,今天听到你已经开始创了第二个公司,而且看起来是拿到了资金,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主持人:你现在还有当时的那种激情吗?

童之磊:我觉得创业没有激情是肯定不会成功的,永远要保持一个激情。

主持人:但是同以前相比呢?

童之磊:我觉得更成熟更稳重了。做企业和做事业我觉得还是两码事,做企业你永远要明白自己首先要活着,然后才可以成功。

主持人:那你今天还有什么疑惑希望他们为你解答的?

童之磊:创业当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可能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想法是非常一致的,我们都觉得这样,但是两年到三年,您知道IT领域变化速度极其快,两年到三年以后可能大家想法不一样了。我怎么来保证这个公司、这个团队有一个长期的凝聚力,长期能够维持发展下去?

李开复: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有一个非常强的领导者。很多人问我微软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其实我认为最大的一个秘密,也许不是秘密了,就是比尔·盖茨先生。因为他对这些技术都把握得非常清楚,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他能够听。我曾经和他开会的时候,他的一个技术助理跟他说,比尔你错了,他说不,我对了。他助理说你绝对错了,因为这儿这儿这儿,他听了以后说,你是对的我错了,当他已经达到这样一个地步的时候还能够这么谦虚地听别人的讲话,而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陈章良:我想我们现在学生创业就是由一个两个先领头,创业期间大家都是在一起,成功了以后大家一起走开了,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关键就是说这种精神,这种企业的精神,应当允许有些人走,但应该有些新鲜的血液进来,这种才是一个很正常。不能因为说我们几个创业的人,一个人走一个人走一个人走,心里面就全完了,执着的精神没有了,他也走他也走我做也没意思了,这就完蛋了。有一个人能够坚持新的力量,你把他召集进来,还是能够做下去的。

主持人:我想再请问一下两位嘉宾,对现在像童之磊这样的充满激情的青年学子,正在他们事业开始的初端,在我们今天节目结束之前,你们有没有一两句忠告想说给他们听?

陈章良:我们这个时代真是很美的一个时代,是个非常好的创业时代,一定要把握住一种机遇和机会。如果说遇到一点挫折的话,一定要自信要执着,不一定要当第一,当倒数第一有时候很伟大。我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别碌碌无为地活着,没什么意思。每一个人有自己的位置,社会这么大,中国机遇这么多,选定自己的一个位置。我不一定成为伟大的领袖,我也不一定成为比尔.盖茨,我也不一定成为什么。但是我成为一个老公,做一个很漂亮很好的老公,老婆很幸福,孩子也很幸福,我觉得也很伟大,就是做什么事把它做好。

李开复: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先把书读好,确定自己有一个高尚的人格,竞争的时候考虑到怎么样要比自己以前做得更好,而不是老是要赢别人。学习过程要把基础打得扎实,对自己要有一种自信,要有一种激情,要有一种动力,愿意去尝试新的事情。我相信中国的学生在我的眼中是有非常非常大的潜力的,我祝福你们能有最好的未来。

童之磊:谢谢。

主持人:我们今天关于人才这个讨论进行得非常非常激烈,那么有关人才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系列节目里将会继续讨论。那么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如果你有一些关于人才的问题,典型的人或者事,或者你在自己的事业发展当中有什么问题,都欢迎你来与我们联系。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您的参与收看,谢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7-7-23 10:54:3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人才

激情,执着,尽其一生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7-7-31 12:36:32 | 只看该作者
sdlkfj2 天哪,这么长,看的好辛苦,不过蛮有意思的,呵呵,是不时人才,磨砺下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07-8-30 11:34:00 | 只看该作者
sdlkfj4 太长了,看得眼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7-9-5 14:14:54 | 只看该作者
看得累了,sdlkfj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12-23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6#
    发表于 2007-10-23 08:45:11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9-6-16 17:33:3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也很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11-14 15:08 , Processed in 0.0839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