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步:先对数据库系统做白盒测试,一般检查如下项是否符合要求:
1. 选用适合的ORACLE优化器:ORACLE的优化器共有3种:a. RULE (基于规则) b. COST (基于成本) c. CHOOSE (选择性)。我们一般用choose(选择性),可以避免全表扫描。
2. 访问Table的方式:全表扫描、通过ROWID访问表。通过ROWID访问表提高访问表的效率,我们通常通过索引来实现这种方式。
3. 共享SQL语句:为了不重复解析相同的SQL语句,在第一次解析之后, ORACLE将SQL语句存放在内存中.这块位于系统全局区域SGA(system global area)的共享池(shared buffer pool)中的内存可以被所有的数据库用户共享。可以在init.ora中为这个区域设置合适的参数,当这个内存区域越大,就可以保留更多的语句,当然被共享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了。
4. 选择最有效率的表名顺序:这种情况就要求编写sql的开发人员要对表的数据的容量和表数据的增长速度有一个了解,通常情况是将小表放在前,大表放在后面。
5. WHERE子句中的连接顺序:ORACLE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解析WHERE子句,根据这个原理,表之间的连接必须写在其他WHERE条件之前, 那些可以过滤掉最大数量记录的条件必须写在WHERE子句的末尾。
6. 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 ‘ * ‘:因为ORACLE在解析的过程中, 会将'*' 依次转换成所有的列名, 这个工作是通过查询数据字典完成的, 这意味着将耗费更多的时间。
7. 减少访问数据库的次数:即是有些可以用简单的一句sql就可以完成的不要写成多句,或者用一个游标。
8. 使用DECODE函数来减少处理时间:使用DECODE函数可以避免重复扫描相同记录或重复连接相同的表。
9. 整合简单,无关联的数据库访问:将简单的多个查询最好整合成一个查询,这样可以减少访问数据库的次数。
10. 尽量多使用COMMIT:在存储过程我们要多用它,这样server可以快速释放资源。
11. 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子句:避免使用HAVING子句, HAVING 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 这个处理需要排序,总计等操作. 如果能通过WHERE子句限制记录的数目,那就能减少这方面的开销。
12. 使用表的别名(Alias):当在SQL语句中连接多个表时, 请使用表的别名并把别名前缀于每个Column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解析的时间并减少那些由Column歧义引起的语法错误。
13. 用EXISTS替代IN :在许多基于基础表的查询中,为了满足一个条件,往往需要对另一个表进行联接.在这种情况下, 使用EXISTS(或NOT EXISTS)通常将提高查询的效率。
14. 在存储过程中最好不要用not操作,因为not操作是全表扫描,可以通过其它的操作来替换。
15. 用表连接替换EXISTS :通常来说 , 采用表连接的方式比EXISTS更有效率。
16. 用EXISTS替换DISTINCT :当提交一个包含一对多表信息的查询时,避免在SELECT子句中使用DISTINCT. 一般可以考虑用EXIST替换。
17. 用索引提高效率:通常,通过索引查询数据比全表扫描要快. 当ORACLE找出执行查询和Update语句的最佳路径时, ORACLE优化器将使用索引. 同样在联结多个表时使用索引也可以提高效率. 另一个使用索引的好处是,它提供了主键(primary key)的唯一性验证。
18. 对索引项不要参与函数,因为参与函数就会使失去索引的效果。
19. 避免使用耗费资源的操作:带有DISTINCT,UNION,MINUS,INTERSECT,ORDER BY的SQL语句会启动SQL引擎 执行耗费资源的排序(SORT)功能. DISTINCT需要一次排序操作, 而其他的至少需要执行两次排序。UNION, MINUS , INTERSECT的SQL语句都可以用其他方式重写。
20. 编译存储过程将事务小型化。
第二步:做完白盒检查测试后,做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和容量测试:
负载测试(Load Test)
检验系统在给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资源利用情况,是否能达到预期性能指标等,通常并不强调系统的瓶颈和失败点
压力测试(Stress Test)
对特定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施加“压力”,测试系统在压力情况下的性能表现,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受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例如测试一个 Web 站点在大量的负荷下,何时系统的响应会退化或失败
容量测试(Capability Test)
针对数据库而言,是在数据库中有较大数量的数据记录情况下对系统进行的测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