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前天 09:04 |
---|
签到天数: 1047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
一个Kanban工具选择长期争议的问题
要推荐看板工具,就不得不提一个长久都有争议的问题:未必需要Kanban工具软件,物理看板其实也能满足需求。
我觉得这个关键问题是,用户选的是Visualized Board,还是Kanban。
Visualized Board是广义上的看板,就是能看的信息展示板,一种将信息可视化展现的视图类型。现在市面上研发管理(中的任务板、故事版)、任务协作、在线表格类工具都支持,大同小异,只有体验细节上的差异。
Kanban,特指源于丰田精益生产的那套方法论,Kanban是日语用拉丁字母的表达,不是拼音,为什么不翻译,因为Kanban指的是“任务卡片”,并不是能看的那块板,卡片被从左到右“拉动”代表价值增值的过程,也就是价值流,要尽可能避免浪费,尽快交付给用户更大价值,所以Kanban有自己独有的一堆概念,在制品限制,lead time,Cycle time…… 有自己的图表,累积流图等等
所以如果你找的是Visualized Board,那毫无疑问物理看板能满足,但如果你找的是Kanban,那物理板是肯定不能满足需求的。无论是可视化,管理流动,还是支持持续改进都无法很好的实现。
正因为这两点差异,导致很多人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是那种工具软件,但既然分清了两者的差异,那要找到合适Kanban也不难。
要判断一款Knaban工具是否合适,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看需求是否被满足。
Kanban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工作可视化,一块合格的看Kanban该满足下面三个要求:
·全面反映需求交付的的过程;
· 即时体现瓶颈和问题;
· 提供支撑团队进行协作和做决定的信息
而在上面讲到的基础能力之外,更高级的项目管理工具应该具备的是更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就比如:需求拆解、编写说明、跟踪项目、测试记录、文档管理、源码管理、报表等完整覆盖研发全流程管理,项目的可视化,管理流动,支持持续改进等等。
根据以上的这些需求,我们基本清楚了一款好的Kanban工具软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产品。
国内知名的看板工具软件对比
我们团队是属于长期使用看板的,同时也有工作的原因,上手体验过不少的看板工具软件,其中就包括:Worktile、Tower、Teambition、PingCode、Tapd、ones等等。
当然,为了避免被厂商喷,这里并不放出详细的对比材料,只说说个人对几款产品的看法,以及最推荐的看板工具软件,原因,以及上手体验细节:
一、先说对比结果
敏捷管理工具——Kanban,个人最为推荐的是PingCode,总结下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1)支持Kanban和Scrum两种敏捷项目管理方式
2)国内少数能和Jira媲美的产品,覆盖研发管理全生命周期:(Jira是国外最有名的敏捷研发管理工具,但去年开始国内基本处于禁用状态)
- 【需求拆解、编写说明、跟踪项目、测试记录】(PingCode Agile搞定) 【文档管理】(PingCode Wiki) 【源码管理】、【部署管理,持续集成】和Jira一样采用第三方插件形式搞定,gitlab,github,svn都与PingCode互通
复制代码 3)提供各种可是化报表,基本上包含了PMP中所提到的各种报表
4)提供25人以下免费版本,供小型团队免费使用;
与其他几个产品的简单对比
而对比其他几个产品,比如Worktile、Tower、Teambition都是Visualized Board(广义上的看板),无法支持敏捷方法——Kanban自己独有的一套概念。同时在基础能力上也会有所不足,比如关联代码、管理测试用例、创建迭代规划、等等一些需求,以及在支持项目团队持续改进方面;
TAPD看板功能偏简单,就比如缺乏在制品限制,不能再同一个甬道划分更细的状态等等。有人觉得这可能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在敏捷管理方法论中,看板方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基于三个简单原则去建立并且运作一块看板: 可视化、 限制在制品 、管理流动;而TAPD并不能满足这三点基础要求。
ONES虽然具备看板类似的甬道,但按照上面提及的看板要求来说,并不具备标准看板能力,也只能算是Visualized Board(广义上的看板);
而PingCode严格的遵照了看板的理论原则要求,如果你选型范围就是敏捷、精益原则下的Kanban,那pingcode是国内唯一专业的,因为其他产品都不提供Kanban的那些概念。
聊完大体的对比,我们再讲讲实际的上手体验,更具体的方面解答:为什么个人最推荐PingCode。
产品上手体验
1、基础的看板能力
七大组件,比较全面的实现看板管理以及可视化管理
从整体管理的角度来说,PingCode的看板项目由规划、看板、工作项、版本、测试、页面、报表五大组件构成,分别对应了产品的路线图规划、看板管理、产品版本管理、关联知识库(产品文档、测试用例等)、报表。
从可视化角度来说,个人觉得这是我见过最全的看板可视化工具;
全面反映需求交付过程,且支持自定义团队自己的价值流动模型。
除了预制的流动模型(需求池、设计、研发、测试、发布)能够用来管理比较普遍的产品交付过程;同时,PingCode-Kanban项目提供了自定义功能,支持自定义栏,创建团队自己的价值流动模型。
比如我们团队建立的一个外部缺陷、需求提交的看板项目,专门用来收集客户和市场部门的需求以及缺陷,这样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每个人都能查看到需求、缺陷的流转状态,产品经理能够轻松的通过看板与提交人员建立起沟通。
WIP和WIP Limit:帮助团队减少团队协作中的混乱
项目管理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减少团队合作中固有的混乱,项目管理的本质是如何通过它来限制混乱,使项目井然有序。在看板方法中,看板上流动的工作被称为在制品(WIP),我们通过限制每一个阶段允许积压的在制品数量来避免大量工作并行,达到控制混乱的目的。这一行为被称为在制品限制(WIP limit)。
而PingCode Kanban项目支持为每一栏设置在制品限制(WIP limit),就比如我在设计这个环节:
将步骤拆分为Doing/Done & DoD:保证整体开发过程的质量
对于看板系统来说,简单的配置价值流转过程是不够的。为了保证开发过程的整体质量,我们通常还需要制定对应的价值流转规则——在制品(如用户故事)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所需要满足的标准,即在此阶段完成的定义(Definition of Done)。满足DoD的在制品,放入Done中,随时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使工作交接更顺畅。
11种报表反馈项目信息,协助项目团队持续改进
看板方法中流程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初始规则定义的很可能不合理,或者存在优化的空间,外部的变化、团队的成长也会使流程规则有优化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项目中反馈的信息来持续改进。
而PingCode Kanban项目提供了专业的报表,帮助团队管理者及时获取项目信息,建立良好的反馈;
因为这里主要是讨论看板工具,所以更高级别的功能我这里只是简单介绍:
二、其他能力介绍
PingCode产品矩阵包含6大子产品,覆盖从项目、任务、需求、缺陷、迭代规划、测试到目标管理等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Agile——敏捷开发】
Agile是敏捷研发管理工具,支持标准 Kanban和Scrum ;在这里,产品负责人可将需求拆分为史诗、特性、用户故事,轻松规划版本和迭代,把控研发节奏。围绕全景式的用户故事,不同研发角色能够基于一致理解,相互配合完成开发工作。
PingCode的其他子产品与Agile是深度关联的,覆盖更多敏捷开发场景:
【WIKI——知识库】
Wiki用来帮助团队和个人沉淀经验,实现信息互通,打破资源孤岛。
【Testhub——测试管理】
Testhub负责测试用例管理和测试计划执行,确保产品交付质量。
【Plan——项目集】
Plan 负责产品路线图规划和多项目进度管控,帮助管理者总览全局。
【Goals——OKR目标管理】
Goals用来对齐公司目标与研发团队关键结果,实现从企业战略到产品的落地。
总而言之,不敢说PingCode是未来国内最好的敏捷Kanban工具,但绝对是当前国内最好的敏捷Kanban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