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表弟,名叫谢宇(化名),用通俗的话讲,在我们这些同龄人眼里,他就是家族里“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习就没得说,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进入了互联网大厂工作。 在老家的亲戚们眼中,表弟是收入不菲的程序员,坐拥上千万的房产,拿着一年几十万的年薪,堪称是年轻一辈的典范,更是他们用来鞭策自己孩子的榜样。 可在他自己看来,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压力与担忧,无时无刻都在让他打退堂鼓...... 腾讯,互联网公司的天花板,压力与收益成正比,35岁危机不分男女。我的弟弟当年研究生一毕业,家人也曾建议他报考公务员,可那个年代,公务员的热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心高气傲的他还是选择了去互联网公司奋斗,去年,33岁的他辞职了。
他的第一站去的是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工作努力,拼命,工作三年,职务跳了2级,收入也翻了2倍,自己的积蓄加上家里的支援在杭州买了他人生第一套的房子。 工作第五年,他选择离开阿里,跳槽到了腾讯,于是,他卖了杭州的房子,在深圳又首付买了一套,一干又是四年,这四年对他的影响巨大。 这四年里,他的收入进一步提升,年薪已经到了税前60万,可他却感觉到压力的巨大提升。 一、临近职业天花板,想再进一步困难重重。 大公司的组织结构与人事结构都很复杂,经过近十年的打拼,表弟已经接近普通人通过努力工作便能升职的极限,再往挪一挪,他可以说便有机会进入真正的管理层,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实现财富自由,可这一步,很难。 二、临近35岁,高薪与竞争力衰退,职场危机临近。
研究生毕业,工作九年,弟弟已经33岁,离35岁只有2年。作为一名程序员,单纯从技术角度讲,他与那些同样在互联网大厂工作3~5年的人相比,并不敢说有多么大的优势。 而相对的,他随着年龄的增大,精力在逐渐衰退,又因为结婚生子,对于工作的投入将进一步降低,而他现有的工资却是那些刚入职2~3年人的好几倍,他的职场竞争力正在减弱,职场性价比也在降低。
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是残酷的,因为他们永远不缺充满活力、充满可塑性的新人,对女性更是如此,除了极少数幸运儿,95%的女性在一线互联网公司都难以越过40岁的界限,不是被调岗、就是被辞退,这就是现实。 避免死磕,降维打击或是安稳过活都是出路。都说“不疯魔不成活”,但我其实是不赞成一条道走到黑的选择,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目的地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中的风景也是人生的重要部分。 前年春节,表弟不止一次表现出对公务员的羡慕,去年新冠疫情被控制后,他便从腾讯辞职,连带着将深圳的房子也卖了,回到江苏。见惯了北上广深的风景,二线城市对他来说还是太小了,可这些年拼了命的工作,老实说,他的身体全是毛病。 卖房款加上自己的积蓄,带着两千多万的资金,他在我们这里轻轻松松购置了几套房产,留下几百万,开了个工作室,以他的履历,这我们这样的二线城市里,他可以算是圈中的大佬了。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从地方政府、到圈内企业,对他的技术和见识都很欣赏,工作室的生意异常火爆,去年他差不多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工作,最后竟盈利了三十多万,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降维打击,说的就是他这样从北上广深急流勇退的精英人士。
当然,我也有一些朋友在北上广打拼,混得远没有我表弟这么好,打着“追梦”的口号,浑浑噩噩这些年,没赚到多少钱,也没闯出什么名堂。阅尽繁华后,回到父母身边,踏踏实实过些小日子的,也有一些。 [url=]@蜗丹看职场[/url]的观点分享: 1、从结果上看,表弟是幸运的,可在我看来,他的如今的人生之所以如此,靠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努力与拼搏,更重要的是,他这些年坚定购买房产的投资方向。 假设,表弟这些年的收入不是投入了房地产而是股市......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恐怕他现在依然没有办法如此从容地选择急流勇退。 2、不论是天赋,还是努力,表弟比大多数和我一样的普通人都要强得多,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工作十年后,便感受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 前有35岁职场荣枯线,后有65岁延迟退休,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仅是一种选择,更多的是成年人职场上一种无奈的体面。 3、体制内的公务员、事业编工作是真的香,我觉得大多数普通人都应该将此作为第一职业诉求去努力。而对于那些985、211毕业的高材生,公务员应该是一个选择,并且不该是第一选择。 如果我们国家的高材生们也都一门心思地想进入体制内,那要么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要么是我们的就业环境出了问题。 在我看来,那些天赋异禀的高材生,应该是未来各行各业引领时代发展的开拓者与领军者。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如果在我表弟那样的境地,你是会选择继续搏一个前进的可能,还是像他一样急流勇退回到家乡? 出自: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