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测试积点老人 于 2018-12-28 16:42 编辑
如今,各种测试框架层出不穷,每一种框架都有其独特性以及各自的优势。本人由于工作的原因,分别先后接触了JUnit以及Respec两套测试框架,虽然研究的不深,但也就这两套框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重点主要针对于Rspec框架。
JUnit介绍众所周知,JUnit是一个用Java编写而成的单元测试框架。利用JUnit,我们可以通过编写简单的测试代码,方便的进行白盒测试,也可以说:在了解了被测代码如何工作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结构的正确性进行自动化的测试。在JUnit的官网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关JUnit更为正统的释义——JUnit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简单框架,用来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也被称为回归测试)。它是致力于单元测试框架的XUnit架构的一种实现。
其中包含了: - 1.用于检测预期结果的Assertions
- 2.用于共享测试数据的Test Fixtures
- 3.用于运行测试的Test Runners
在使用JUnit时,其主要投放场景是:a.与开发人员约定好要测的内部方法、或是对外接口(方法名称、参数个数、参数类型等),两边同时开工,开发提测,运行JUnit测试代码。b.根据开发已写好的代码,编写测试代码,校验其正确性。这两种情景都很常见,具体采用哪种,视时间宽松程度而定。 由于JUnit在很多平台工具上的集成(ANT,Maven,Eclipse,IntelliJ IDEA等),以及配有大量的插件(dbUnit,xmlUnit等),以及其易用性,使其仍是当今单元测试框架的首选。 Rspec介绍前不久,由于需要对Kelude平台建立起一套测试体系,于是便研究起来Respec这一BDD测试框架。说起BDD,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其英文全称为Behaviour Driven Development,即行为驱动开发。Respec就是Ruby社区中最为流行的行为驱动测试框架。关于BDD更详细的介绍.
要想真正用好Respec,就要遵循其背后的测试思想——测试先行。这也是与JUnit等单元测试框架最大的不同之处。所谓测试先行,就是要求我们,在开发人员编码工作之前,先写好测试用例,然后由测试来推动开发工作。通俗解释为:在设计实现一个功能之前,先考虑好如何来测试这个功能,测试的代码完成后,再编写功能实现代码,并且使得该测试用例运行通过,即完成了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这与通常的JUnit使用场景背道而驰。
如果在接触Respec的初期,就要求编写Respec测试用例,和编写功能代码的人员角色分开,我想这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应该是非常被动和痛苦的,同时也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开发人员的创造性。因为功能代码的编写目的由原来的实现功能,变为了如今的通过测试用例,无论如何对于开发人员都是一种挑战。因此,初期尝试Respec阶段,我建议测试用例和功能代码的编写都由一个人来承担。也就是说,自己根据业务需求,先写好Respec测试用例,然后再编写功能代码,而编写功能代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测试。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理解Resepc背后的思想,同时也会逼迫开发人员为了满足易测性,从而写出简洁、高质量的代码。这些优点,只有真正尝试过Respec后,才会深有感触。
Respec在Rails框架中,不仅能针对MVC的Controller层、Model层、View层,进行分层测试,同时也可以针对例如路由等其它层面进行测试,可以说是功能非常全面。
Rspec初体验最后,针对于Rails应用搭建Respec环境、以及一些常用的插件做一下简短介绍: 1.假设Ruby、Rails环境均已安装完成,安装Rspec插件 gem install rspec
2. 安装测试数据准备工具Factory Girl gem install factory_girl_rails
3. 安装测试脚本对代码覆盖率的检测工具RCov gem install rcov
以上三步安装了进行Respec测试最常用的几个工具。 所有测试代码放在spec目录下,并且与功能代码的目录结构相对应。
每个测试集和测试用例都配有各自的描述信息(测试集名、用例名),这些都是写进测试代码中的,这样做,不仅增加了代码的可读性,同时在执行用例时,一旦用例报错,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到是对应于哪一部分业务规则的代码出了问题。在测试用例中用通用语言把系统的行为描述出来,把测试代码作为系统的定义文档,将系统的设计和测试用例结合起来,这即是BDD所倡导的。
当想查看测试用例脚本对于功能代码的覆盖情况时,我们可以使用RCov这个工具,通过它,不仅可以通过命令行的形式查看到覆盖率数据,也可以以HTML网页形式查看,非常清晰、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