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性能测试与LoadRunner实战》2008年面市后,受到广大软件测试人员的关注与好评,同时,有很多热心的读者也针对该书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本书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并针对读者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但值得强调的是,本书不是上本书内容的简单增减,是在丰富了内容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的性能测试实战知识,如LoadRunner工具使用技巧,性能测试流程,Socket、RTE等多种协议的脚本开发,项目案例及利用Windows和Linux提供的命令进行系统性能分析等。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为从事软件测试、性能测试及LoadRunner工具应用的读者答疑解惑,并结合案例讲解了性能测试中的实战技术。全书共分为4部分:分别为“基础篇”、“提高篇”、“实战篇”和附录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篇”包括本书的第1章~第4章。
在第1章,介绍软件测试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软件测试相关概念、软件生命周期、软件测试定义与分类、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以及软件测试流程和自动化测试的意义等内容。
在第2章,介绍了典型的性能测试场景、性能测试的概念以及分类,详细介绍了工具及其样例程序的安装过程,重点介绍了工具的运行机制及组成部分,同时结合生动的生活场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工具中集合点、事务、检查点、思考时间等重要概念。
在第3章,介绍了协议的类型、协议理解误区、协议选择的方法,同时以C/S、B/S两种构架的应用作为实例,详细讲解了协议的选择和脚本的录制,介绍了参数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技巧、数据分配方式和更新方法。同时又以一个Web样例程序作为实例,将工具的VuGen 、Controller、Analysis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集合点、事务、检查点、参数化等技术的应用集中在此实例得以体现。并对脚本录制、负载(场景设计、执行)、结果分析、断点设置、单步跟踪、日志输出等调试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
在第4章,介绍了LoadRunner脚本语言和C语言开发,这部分是从事测试脚本开发的基础,建议读者认真阅读。
第二部分“提高篇”包括本书的第5章~第9章。
在第5章,介绍了关联概念,结合两个实例详细讲解了简单和复杂关联的应用。实例讲解用户自定义动态连接库、系统动态连接库应用。并对系统函数示例,自定义函数及自定义函数复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IP Wizard和多机联合负载测试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第6章,讲解了测试人员最关心的数据库、邮件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脚本、Sockets协议脚本、RTE协议脚本的开发,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性能测试思路。同时还为.NET开发和测试人员提供了另一种面向代码进行性能测试的手段,讲解了.NET插件的应用。
在第7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学员以及网上论坛经常提出的问题,总结了关于工具设置、工具使用、结果分析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旨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指导读者实际应用于工作当中。
在第8章,结合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介绍了如何监控进程、CPU、内存、磁盘I/O等性能,并结合系统提供的工具以及第三方的工具告诉读者如何去应用它们监控测试中的相关项目。
在第9章,介绍了性能测试的基本过程,以及“性能测试需求分析”、“性能测试计划”、“性能测试用例”、“测试脚本编写”、“测试场景设计”、“测试场景运行”、“场景运行监控”、“运行结果分析”、“系统性能调优”、“性能测试总结”的内容与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实战篇”包括本书的第10章~第14章。
在第10章和第11章,以讲解完整的GIS项目和系统实现框架性能对比两个测试案例为线索,全面介绍了LoadRunner 在性能测试中的应用过程。具体包括模型建立、性能测试用例设计、工具的引入、脚本代码的编写、场景设计、性能结果分析等重要环节,培养读者独立进行项目测试的能力。
在第12章,详细介绍了HTTP基础、AT命令和计划知识,HTTP状态代码含义以及内存、处理器、磁盘、数据库等计数器指标,这些是测试人员从事性能测试工作必备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能够加深对性能测试工作的理解,提高工作效率。
. 在第13章,介绍了如何结合企业的特点量体裁衣定制性能测试策略,开发人员如何和测试人员协同做好基于.NET集成开发环境的性能测试,以及性能测试场景、用例设计、执行策略和系统调优内容。
在第14章,通过剖析典型的测试面试题选,为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面试策略。
第四部分为附录部分(见光盘)提供了一些测试模板文件,具体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总结、测试日志、功能测试用例及性能测试用例等模板、样例文档。
详细内容请参见:
当 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804824
互动网:http://www.china-pub.com/196492
[ 本帖最后由 fish_yy 于 2010-3-30 16: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