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7-7-12 17:14 |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测试小兵
|
企业招聘需求:上半年走出低谷 下半年回温飙升
2009年职场招聘的回复速度要比我们想象得快。据国内权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前程无忧(www.51job.com)的数据库统计显示,2009年伊始,1月份的企业招聘需求就跌到了谷底,同比下降幅度几乎达到了50%,仅为6万余个有效职位数。根据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2009年2月“"金融危机对企业招聘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指出,金融危机下企业招聘人数急剧下降,超过1/4企业已暂停招聘。好在人才市场的“疗伤期”比众人想象得要短,自传统的金三月拉开招聘需求后,2009年第二季度前程无忧的网上职位发布数企稳,有效职位数重新站上80万个大关。虽同比降幅仍在2成以上,但2009年下半年回温向上的趋势明显,到了2009年9月前程无忧的网上职位发布数已重回到100万大关。并且不同于往年12月的收市走低,2009年12月前程无忧网上职位发布数飙升突破至11万,希望为2010年定下一个良好的基调(见图1)。
图1:2009年1-12月全国才市有效职位数比较图
http://images.51job.com/im/mk/artimages/118329.1-12
数据来源:51job
一线城市需求尚未放量 上海深圳受影响较大
虽然从绝对数值来看,京沪广深仍引领全国大部分职位需求,但在综合比照全年走势以及往年招聘量,我们发现一线城市的人才需求收紧幅度比非一线城市要强烈。京沪广深四大城市在2009年的企业招聘量,同比均有所下降。上海和北京在2009年一季度网上发布职位数同比的降幅都在30%以上,而广州和深圳的降幅更是超过5成。虽然从下半年开始,大多数城市的招聘新需求都开始回暖反弹,但同比来看,北京的招聘需求只是持平,上海和深圳均有明显下降,广州则从下半年发力反弹。
从企业性质分布来看,上海和深圳历年来外商独资企业招聘需求均要占到2成以上,上海合资/合作企业的平均招聘需求也高于12%,而这两个城市的民企招聘需求份额则比北京和广州均要低。即便外企在中国的业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但受累于全球总部招聘政策暂缓、冻结的掣肘,外企以及合资/合作企业在2009年上半年招聘需求均大幅缩水,其中外商独资欧美企业的网上发布职位数锐减;而且与往年相比,外企员工的离职率在2009年也大幅下降,更造成外企职位的空缺减少,这对上海和深圳的人才市场需求无疑是一大打击,而深圳下跌惨烈的原因更与深圳电子加工制造业抱团西移不无关系。虽然大多外企在财年过后,自2009年7—8月重又开启招聘需求,但仍持谨慎态度,并招聘流程更趋复杂,报备总部申请审查,选才标准也“更上层楼”,更加强第三方背景调查,时间上近一步拉长,职位量的开放上增长较为缓慢。
表现积极稳定 求职者去非一线城市意愿上升
非一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在2009年里颇有亮眼之处,大多城市的需求稳中有升。随着长三角在“速度”上的提升,长三角经济圈的表现颇为抢眼,杭州、宁波的企业职位需求节节攀高,尤其是杭州,民企的招聘需求几乎占到半壁江山,而杭州的大型民企和有实力的民企成为招聘主力,各院校、医院等的招聘需求也逐年趋稳。南京虽然在2009年10月后招聘需求出现了连续两个月的回落,但和2008年相比,同比增长幅度也不小。2009年正值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15周年,纵观苏州2009年全年的招聘需求趋势上升,但苏州外商独资企业的招聘需求几近3成,因此受外企招聘的谨慎放量影响,苏州的同比增长幅度不如长三角的其他城市,但趋于稳定。
天津市在环渤海湾经济的刺激带动下,2009年的招聘需求有显著提升,全年在前程无忧的网上发布职位数均有良好攀升表现。昆明、郑州、福州三个城市从2008年的招聘需求数据表现来看就未受到金融危机太大的冲击,进入2009年,昆明的网上有效职位数更是在平稳中发力上扬,而福州和郑州虽然从全年走势看略有下挫,但同比职位数增长仍较明显。东莞、合肥、武汉走势平稳。重庆、成都、西安、济南、大连、沈阳在2009年后势不足,职位需求下降,但和2008年相比,同比仍有所增长。
2009年年中前程无忧的“个人跳槽意愿”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一线城市的求职者比例为24%;到年末,愿意选择去非一线城市的求职者比例上升为31%。今年5月开始一线城市的房价再次回升,到年底更是疯涨达到一个工薪阶层难以企及的数字,在一线城市拼命打工仍难以“安居”的生活状态让不少求职者感到寒心。而即便上海在2009年6月17日实行了外来人口持居住证转户口的政策,但一线城市的“居转户”并没有那么好拿。于是,有些求职者选择退回到非一线城市。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伍淑仪女士在接受前程无忧的采访中曾表示,“二、三线城市得益于良性的国内需求和政府出台的大量刺激性政策,发展势头保持强劲。有许多二三线城市在近年间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得益匪浅,提高了交通便利性,在出口导向转内需市场的政策转移中找到了增长点,因此受经济危机影响并不明显。”这也让求职者转战非一线城市有了更大的信心。
追求职业稳定感 国企事业单位成首选
从企业性质来看,2009年一季度招聘需求一度陷入冰点时,唯有民企和国企/上市公司职位需求量连月增长,全年招聘需求均稳步攀升。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民营企业求才的步伐,其主要需求集中在销售类、市场类、IT类和生产运营以及物流类职位。而外企代表处的招聘需求从2008年第三季度起“关闸”现象就尤为明显,至今仍未恢复,更有不少外企代表处在金融风暴中黯然关闭。据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企招聘新员工中应届生的比例最高,达到了整个招聘计划的38.6%左右,而以往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外商独资企业2009年针对大学生的招聘比例仅为16.5%。
国企、事业单位成了求职者,尤其是应届生趋之若鹜的目标。长三角一家业内技术领先,拥有全球专利的高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就曾向笔者抱怨,往年全国重点大学对口专业的优秀应届生很愿意来到他们企业,因为他们企业站在全球技术前沿,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便企业不大,但发展前景广阔,非常诱人。但2009年对口专业的大型国企也加入了校园招聘行列抢人,应届生们为求捧得个长年稳定的金饭碗,纷纷涌向国企,宁愿在国企里做基层,也不想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一起闯一闯。对此,这位海归创始人很是疑惑和遗憾。但在这样一个经济局势不明朗、保障机制并不健全的环境下,愈来愈多的求职者在找工作时首先追求的是“职业稳定感”,薪水和发展居于次要考量因素。公务员的“金饭碗”,国企和事业单位在经济危机时的“抗跌”能力,都让诸多求职者挤破了头也要求个“稳”。2009年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诸多大学生竞争“村官”;上海和南京市殡仪馆的岗位受到大学生追捧;苏州市公安局招聘社区协管员,引来诸多应聘女性,甚至还出现了研究生的身影;一年激烈程度胜似一年的公务员招考,可见“求稳”是当下诸多求职者的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