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于200 用户的单模块测试,Ramp Up 设置为10 用户/10 秒
b) 对于500 用户的单模块测试,Ramp Up 设置为20 用户/10 秒
c) 对于200 用户的多模块整体性测试,Ramp Up 设置为5 用户/20 秒
用户加压10用户/10秒、20用户/秒、5用户/秒,这个测试过程中怎么确定究竟每秒加载几个用户?依据什么?凭主观? 另外:
根据调研得知系统的用户数为2000,按照业界经验,取10%作为并发用户测试即可,本次测试取200
并发用户来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
取系统用户数的10%,作为并发用户数,实际测试中这样换算,可靠吗?
实际测试中,并发用户数和系统实际用户数究竟怎么换算,还是有很多讨论的。 谢谢楼主分享 不错,学习学习 来顶下,莫沉 谢谢分享 可否提供Load_analysis.lra 原帖由 redstar 于 2010-5-24 13:32 发表 http://bbs.51testing.com/images/common/back.gif
Ramp Up 的设置策略:
a) 对于200 用户的单模块测试,Ramp Up 设置为10 用户/10 秒
b) 对于500 用户的单模块测试,Ramp Up 设置为20 用户/10 秒
c) 对于200 用户的多模块整体性测试,Ramp Up 设置为5 用户/20 秒
...
很简单的原则:Ramp Up确保平稳增加即可。目的在于分析指标,只要能发现问题即可。世界没有完美的模型,相反,我非常反对那种教条式的公式,告诉你如何计算最大用户,如何模拟思考时间,如果我们做性能测试时,按照这些公式来玩,那就别玩儿了。
我,唯一信奉一个指标:TPS。 原帖由 redstar 于 2010-5-24 13:39 发表 http://bbs.51testing.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另外:
根据调研得知系统的用户数为2000,按照业界经验,取10%作为并发用户测试即可,本次测试取200
并发用户来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
取系统用户数的10%,作为并发用户数,实际测试中这样换算,可靠吗?
实际 ...
抛弃那些条条框框,经验比什么都可靠,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些最简单的模型最有效,经过我测试的系统,还未出现反弹或超越了我给系统制造的压力。
使用潜在用户的10%的进行测试,分析性能指标,寻找性能瓶颈,用20%~30%的用户进行压力测试,测试其稳定性。(潜在用户要相对准确,而通常也容易收集)。 只想问:
这样的系统你是官方授权的测试还是个人学习?
如果是官方授权的测试,你怎么敢把测试报告发出?如果是个人学习,你怎么能选取这样的系统做测试? 支持,学习一下 只能说有待提高吧。
测试场景设计看不到,只有测试脚本,如果说一个脚本对应一个场景,那混合场景哪去了?
并发数的设置略显草率,只用一句业界经验说不过去。
语言上的描述,比如“平均吞吐量为每秒钟2.14MB”、对于Weblogic参数的描述都有不恰当的地方,文档前后也对应不起来,如JVM的参数设置,前面说堆大小,后面说内存大小,但这两个说法在这里都不是很正确。
weblogic上数据库连接池的监控呢?
weblogic为一组集群,但资源监控只有其中一台机器,并且只是一张静态的截图,无法有效说明问题,在200负载下与在500的负载下,难道都一样?数据库服务器完全没提到。
负载均衡器的users指标未做进一步说明,最大500并发,何来近100000个users,说明此users与我们传统上理解的有所不同。
并发数从200升到500,用户登录以及信息录入场景的平均响应时间大幅上升,瓶颈在哪里?是Radware转发不过去,还是Oracle忙不过来?问题出在weblogic的可能性不大。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共同进步。 :handshake 学习 支持楼主的共享精神,收下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