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 发表于 2007-12-13 09:44:48

腾讯35万年薪难求才 都去了微软和谷歌

腾讯研究院负责人郑全战最近比较忙。他不是忙于软件开发,而是忙于招人。

上个月,郑全战往返奔波于北京、上海、武汉、合肥、深圳五个城市的高校之间,最密集的一个星期,他在天上的时间超过12小时,“我们真的是求贤若渴”。

这个研究院是腾讯投资1亿元组建的,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个研究院。目前,这个研究院正面临一个窘境:他开出了35万元年薪,却很难找到那些优秀的人才。那些国内的优秀人才,或者选择出国,或者选择去像微软和谷歌这样的“大公司”。

35万年薪与人才之困

腾讯投资1亿元组建了研究院,基于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的一句话:“腾讯研究院要组建一流的人才团队、打造一流的互联网技术研究平台、创造一流的创新环境、实现一流的用户价值。”

这些所有 “一流”的实现必须依赖于高端人才的引入和培养。而眼下摆在郑全战面前的,是顶尖人才引进的瓶颈。两个多月的招聘中,郑全战的脑海中时常浮现出“遗憾”这两个字: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苗子,对方却进了跨国公司。

“中国每年的毕业生中,互联网领域最顶尖的人才,七成以上都去了微软和Google这样的跨国公司。”郑全战说。

张皖志是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硕士研究生,从事人工语音合成的开发工作,深得导师器重,他的导师希望他完成硕士课程之后可以留在所里继续服务,几经挽留之下,张皖志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美国的征途。

“实际上,中科院计算机所在这个领域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去具有国际背景的企业和机构。”张皖志的一位同学这样描述。

张皖志的学弟江介峰曾经在2002年微软研究院作为访问学生工作了三个月,他向记者表示:“在微软研究院的三个月让他有机会结识许多技术上的‘牛人’,虽然压力很大,但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据他介绍,中科院自动化所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中有超过半数都选择了海外 留学或者进入外企的技术部门,留在国内的只是小部分。

据记者了解,作为国内计算机顶尖科研机构之一的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现象并非个案,相隔不远的清华、北大等计算机专业每年都有超过大量的毕业生把留学或者进入外企放在第一选择。

腾讯研究院从人力资源部那里拿到了年薪最高可达35万的支持力度,“我们将提供不亚于任何一家顶尖互联网企业的薪酬待遇”,但在郑全战这个有着十多年开发经验的技术人员眼中,对于顶尖人才的引进,待遇不是唯一。

刚刚发布的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目前腾讯的注册账户和活跃账户数分别达到7.153亿和2.887亿。自2004年上市以来,腾讯的股价已经上升了十多倍。腾讯每天最高同时在线的人数则超过3260万,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微软的MSN Messenger之外已经没有对手。

尽管答卷已经相当出色,但是让郑全战头疼的是,应届毕业生中对于腾讯的认知与“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企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也可以从记者与江介峰的谈话中得到印证,虽然对腾讯研究院不大了解,但是他还是认为就算待遇可能会更好一些,他还是愿意去有大量技术积累的微软或者Google。

腾讯联席CTO熊明华则讲了一件小事,前不久,美国有家公司特意找到腾讯,想购买腾讯在美国申请的一个专利,这是第一次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申请的专利。

“我们拥有400多项互联网方面的专利,这在本土的互联网企业中是最多的。”郑全战认为腾讯在即时通讯方面的技术积累并不输于国际国内任何一家企业。

专利的背后是人才的积累,从国际互联网巨擘的手中抢人,就是为自己争得生存空间,腾讯研究院,已经卷入了这场本土互联网企业的人才争夺战。

顶尖人才应该如何成长

熊明华认为,作为顶尖的人才来说,不能只顾眼前,需要有长远的生涯规划。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既然有能力,就应该相信自己不论在哪里能够做出有价值的东西,对于你来说,给不给你机会做就是能否成长的关键了。

郑全战坦言,对于跨国软件巨头而言,大部分的毕业生去中国研究院的第一年,是接触不到核心技术的,就算做了几年之后,想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要通过长达十几层的审批,最后被总部批准的也只是凤毛麟角,大部分的时候做的事情是总部交给的任务,自主创新的空间并不大。

熊明华也表示,微软研究院有两个特点。第一,微软主要以发表论文为主,特别是微软中国,但是对腾讯来说论文不是重点,也不会把这个作为一个考评研究院的成果的指标;第二,微软的研究院做了不少的非常理论性的研究,比如说数学方面、物理方面、生物方面的非常偏的理论,腾讯不会去做。

此外,因为融资比较困难,中国的土壤类似于YouTube或者Facebook这样的企业也不容易成长,“Facebook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初期无论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卖,但是在中国因为不同的风险投资,做到这一点很难。”

郑全战表示,作为优秀的人才来说,去Google或者微软受到的重视度,可能远远不如在腾讯,优秀的人才进入腾讯马上就可以做核心,这样无论是从他学的东西、或者说他发挥的影响力以及成长的速度上,都是无法相比的。

郑全战非常看重个人的情商,在他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他表示,腾讯研究院的骨干将有两种,一种是技术上的,一种是管理上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团队合作,要善于把他的影响力扩散到整个团队”。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高级人力资源总监Danielle Monaghan提出了360度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战略,她表示,微软的培训不仅包括“对每个员工的技术宽度和深度、产品开发机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法,以及微软公司文化的培训”,还包括“对领导和管理才能的培训”。微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

对于顶尖员工,微软则提出了“丝绸之路学者计划”,通过让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顶尖员工有机会到Redmond总部进行岗位轮换,以达到更好地了解公司文化、工作方法并且与总部建立起良好的联系的目的。

未来在哪里?

包括腾讯在内的所有互联网企业都需要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未来在哪里?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或者也不会有标准答案,郑全战给出的是3年后的未来:“三年后3G已经普及了,手机上网的带宽和性能瓶颈都将被科技的进步打破,互联网的热点将转移到移动设备上。”

在腾讯研究院目前关注的六大领域中,不论是分布式存储、数据挖掘还是无线宽频互联网,都是互联网未来三五年之内的核心,“长远来看,中国互联网是一个最好的新兴舞台”,郑全战相信在自己的手中,将做出“中国互联网的基础平台”,未来互联网的应用都将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郑全战认为,在整个互联网业界,中国常被认为是美国互联网趋势的拷贝,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基本上可以在美国找到原型。其根源在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时间还不长,行业的技术创新无法形成规模。而微软、Google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设立研究院,对研发持续投入,为行业储备技术人才,这种做法不仅保障了自身产品的持续创新,也为该行业和地区的技术进步做出长期贡献。

在熊明华眼中,腾讯做研究院有两大目标,一个主要是为腾讯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奠定一个核心技术 竞争力,第二个目标就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来对中国的整个互联网的技术水平起一个促进作用。

熊明华举了YouTube的例子,“它一火,国内出了100多家做视频的,这100多家最后真正能留下来的可能只有三到五家,我敢肯定,这三到五家的技术都是在最前面的。互联网企业拼完资金、市场之后,归根到底还是在拼技术。”

andrewpoon 发表于 2007-12-17 22:38:55

太深奥了

xxfeng4837 发表于 2007-12-27 23:08:30

:victory:

晓仔 发表于 2008-5-10 11:42:01

性质不同,差距当然大了。

schyn 发表于 2008-5-15 08:36:03

没兴趣看完整个文章,只看了前面几行。

如果是我,有了进入微软和谷歌的能力,还会选择腾讯吗?

k111-7 发表于 2008-5-17 20:39:55

腾讯开始装B了

腾讯开始装B了

国米一卡通 发表于 2008-6-19 20:24:49

向往高级人才,牛

向往高级人才,牛

photon 发表于 2008-6-19 20:42:05

腾讯的产品反映了腾讯的性格,一个不考虑用户感受的企业,我无法想象它会考虑员工感受。不去就对了,所谓的机会可能小于暗伏的陷阱。在论坛里搜搜就知道了。

wanghaiping1111 发表于 2008-6-20 15:37:32

腾讯开始装B了

腾讯开始装B了,高端人才招不到,低端人才不愿意培养,人才会自己冒出来吗?还不如多花点钱在培养人才方面上,35W对于一个高端人才待遇算高吗?

qicyt1812 发表于 2008-6-23 10:37:23

哈哈,35万年薪,很诱人的哦:lol

woshiyx2003 发表于 2008-6-29 11:52:29

原帖由 wanghaiping1111 于 2008-6-20 15:37 发表 http://bbs.51testing.com/images/common/back.gif
腾讯开始装B了,高端人才招不到,低端人才不愿意培养,人才会自己冒出来吗?还不如多花点钱在培养人才方面上,35W对于一个高端人才待遇算高吗?

说的很有道理

阿七 发表于 2008-7-2 11:06:17

原帖由 wanghaiping1111 于 2008-6-20 15:37 发表 http://bbs.51testing.com/images/common/back.gif
腾讯开始装B了,高端人才招不到,低端人才不愿意培养,人才会自己冒出来吗?还不如多花点钱在培养人才方面上,35W对于一个高端人才待遇算高吗?


有道理

sihanjishu 发表于 2008-7-14 17:39:34

即使国内的工资高,我也会首选国外,技术和能力比工资更重要。
况且现在的公司,也是认才不认人的。能力是一切的根本。

dycadrtf 发表于 2008-7-23 17:40:51

原帖由 wanghaiping1111 于 2008-6-20 15:37 发表 http://bbs.51testing.com/images/common/back.gif
腾讯开始装B了,高端人才招不到,低端人才不愿意培养,人才会自己冒出来吗?还不如多花点钱在培养人才方面上,35W对于一个高端人才待遇算高吗?


相当有道理

jamor 发表于 2008-8-5 13:00:25

这跟国内的大环境有关,人才没有信心

gamingirl 发表于 2008-8-27 12:02:21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公司,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allanhtt 发表于 2008-8-29 18:56:31

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自己不去培养,想挖别人墙脚~~装B

xiaomili00001 发表于 2008-9-2 15:04:26

好好加油吧~~~~~~~~~~~~~~~~~~·

george19760207 发表于 2008-11-5 17:38:06

原帖由 wanghaiping1111 于 2008-6-20 15:37 发表 http://bbs.51testing.com/images/common/back.gif
腾讯开始装B了,高端人才招不到,低端人才不愿意培养,人才会自己冒出来吗?还不如多花点钱在培养人才方面上,35W对于一个高端人才待遇算高吗?
这其实是中国企业的通病吧

落叶寒蝉 发表于 2008-11-12 14:09:59

漂过
人才都是培养出来的
哪个公司没有底层的员工,只要注意发掘
他们也会称为高端人才,不想着自己培养
尽想着空降,空降的有自己培养出来的用的顺手贴心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腾讯35万年薪难求才 都去了微软和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