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恭喜发财dife 于 2019-3-26 16:20 编辑
所有的智者都强调常识的重要性。比如巴菲特在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致股东的信”中就多次强调这个观点,呼吁大家不要听所谓专家或者职业投资人的建议,而需要懂得一些常识。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叙述了认识世界的四条法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所谓的常识性原则,即“除了那些真实的、已经足够说明其现象(的解释)之外,不必寻找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真正的大科学家总是谦逊的,他们一方面希望民众有科学的头脑,另-方面不断强调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发现的无非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规律而已。只有那些靠政府经费糊口混日子的研究人员,才夸大自己技术的重要性,并且把简单的问题讲得很复杂。因此,衡量一个专家水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看他们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还是故作高深,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科学和技术本身是好东西, 只是现在很多人把原本不难理解的道理冠以科学的名义,搞得很难理解。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发展突然加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有效的、 可以复制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常常会发现,科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技术也并不是万能的。今天,很多事情要做到极致,最后靠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那么,常识、科技或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时候需要用常识,什么时候又需要用技术或者艺术呢?
简单地讲,任何事情从0分做到50分靠的就是常识,没有常识作为基础,谈论科学和技术就是虚妄。这就如同没有人能够不打地基,不盖第一层,就直接盖第二层、第三层楼房一样。
什么是常识?常识是我们生活中的知识,有些是经过千百年验证的经验。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就是常识,否认了这一条,天文地理就无法谈论。当然,每一个人由于经验的不同,学到的知识不同,所拥有的常识也不同。比如不可能造出永动机,这对今天学过高中物理的人来讲都是常识,但是对于文艺复兴时的科学家来说却是未知的道理。对于医生来讲,很多关于疾病的知识是常识,但是一般人却不知道。而爱因斯坦则讲,“真理就是在经验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从经验中得到的结论并且不断地被得验证,时间一长,就被人们看成是真理了。而这种真理被大多数人认识之后,也就成了常识。因此,常识和知识、真理并非是矛盾的。
当一个新的认知(理论)和常识相违背时,有两种可能性。较大的可能性是新的认知错了。比如,如果你读到一篇报道, 信誓旦旦地说某个“科学家”成功地把水变成了汽油,即使那篇报道写得再有说服力,你也应该知道要么是记者不懂,被人骗了,要么是别有用心之人在混淆视听,因为它和我们的常识相违背。当然,还有较小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的常识错了。比如,古代人以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先落地,但是伽利略却证明这个常识是错误的。在证明常识出错的同时,科学也就发展了。当然,我还是要讲,当我们有了违背常识的发现时,绝大多数时候不要急于否定常识,因为我们出错的概率比有重大发现的概率要大很多,这时候要仔细验证,甚至请别人帮忙验证。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在得到和已有认知所不同的发现时,首先会检查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够精确的地方,而不是否定前人的结论,制造新闻。
在自然科学中,如果有了违背过去常识或者认知的发现,是真是假相对容易验证。因此,如果有人用违背常识的理论去忽悠人,很容易被学者们戳穿。比如,有人告诉你用手摸电门其实没有事情,你不会去试。但是很多其他学科中违背常识的歪理就没那么容易被揭穿。比如,我们虽然知道任何一种金融游戏, 无非是把一部分人的钱从口袋里掏出来,放到另一部分人的口袋里,不可能产生财富,财富最终要靠创造才能获得,这是常识。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依然相信通过玩儿金融游戏可以让大家都富裕起来。在钱的驱使下,这些缺乏常识的理论不仅非常有市场,而且总有人乐此不疲地尝试错误。
如果我们做事情想从50分的水平提高到90分,仅靠常识或者常识性的知识就不够了,需要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如果两个人同时做一件事,一个人完全靠经验,另一个人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一定能做得比前者好,而且好很多。正是因为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才愿意花时间研究科学,开发新的技术。当然,今天新的科学知识可能明天就变成了常识,因此人类总是需要不断往前探索的,这就促成了人类的进步。
科学和技术的一个特点是具有可重复性。在同样的条件下,今天加热到了100摄氏度会将水烧开,明天再做遍实验还是这个结果。在工厂里,严格遵守同一个流程,今天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和昨天生产出来的是一致的。 在餐馆里,严格按照同个菜谱配方和烹饪过程做出来的菜,今天的和昨天的味道应该差不多。这就是技术的优点。在早期不讲究科学和技术的年代,大家做出来的总是五花八门、好坏不一;有了技术以后,就能保证做什么事情都能得到预想的结果。
但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任何事情做到90分后,单纯靠技能再提高了,因为越往上技术的差距越小,那一点点差别可能不足以以导致结果的明显改进。在技术之外,总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能否把握好这些因素,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则是靠艺术了。
苹果手机的技术指标其实要远比同价格的华为手机低很多,但是很多人还是会喜欢苹果手机,因为在性能足够用的情况下,那些技术上的差别已经无法左右人们的选择,而苹果手机在将技术和艺术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因此是最后这点艺术成分起了作用。至于如何把手机设计得好看,用户体验又比较流畅,而且在制作工艺上做到考究,这是一个艺术活。当然,我这里讲的艺术是一个泛泛的概念,你可以理解成各种手艺的代名词,不仅艺术家有艺术,工业设计者、工程师也都有,甚至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比如,病人的同份化验结果交到两个不同医生的手里,他们给出的结论可能不同,有的医生判断得准确,有的就差很多。这些医生所学相同,使用的技术手段也是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差异其实已经属于艺术的范畴。中国人迷信老医生,其实就是因为不少老医生总掌握着一点用技术无法解释的医学艺术。 没有技术,光有艺术是否能做到100分?通常是不可能的, 当然你能找到个别例外也未可知。我们知道,像法拉利和兰博基尼这样极致的跑车,是手工打造模具、手工装配、手工调制引擎、手工缝制内饰。它们比一般的豪华跑车,比如保时捷的911系或者奔驰的SL系,其实就精细那么一点点。最后这一点点, 不是靠技术完成的,而是靠艺术。但是无论法拉利还是兰博基尼都是以技术作为基础,没有技术,让一个三流汽车厂手工打造辆汽车,性能照样上不去,当然也就不可能卖出高价钱了。
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几乎每个人遵循一定的步骤都能够学习和掌握,但是艺术则要靠天赋。在各行各业(比如医生、律师、工程师、艺术家)里,做得最好的5%的人都是兴趣使然,他们除了有非常大的动力去掌握技术,还需要在他们的领域有相当高的天赋,让他们将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做到前5%~20%的人,通常是利益驱动,他们有动力掌握技能,但或许是由于在这个领域缺乏天分,或许是没有动力从技术迈向艺术,最终他们会遇到瓶颈或者天花板。
不仅把事情做好靠艺术,为人处世也离不开艺术。在中国,成功学的书卖得很好,但是大部分人在读了以后都说没什么用,无论是专家写的,还是成功者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也确实很少有人靠读成功学的书获得成功。
成功学的书都写了什么内容呢?很多讲的是职场上的常识,这些常识其实挺有用的,只是依靠常识只能做到50分,离成功还差太远。此外,一些成功学的书所讲的内容是和常识相违背的。比如,很多书在教人如何在职场上对付老板,试想一下, 只要稍微聪明一点的老板,都能看穿下属这种鬼把戏。任何老板都喜欢那些看似比自己傻的下属,而不是和自己耍心眼的人。因此这种违背常识的成功学理论,对读者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真正在职场上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需要一些基本的常识,这些常识在一个人走出学校时就应该具备。其次,每一个专业人都需要掌握所在行业的一些基本技术,这些技术无论是在新人培训,还是在以后的领导力培训时都会教。没有常识的人,常常被认为没有情商;没有掌握和人相处的技术的人,常常被看作经验不足、太嫩或者做事情不专业。有些单位非常注重对人的培养,其实就是将那些可以不断重复的、属于技术范畴的做事方法和管理方法教给大家,而有些单位光用人、不培养人,里面的员工就缺乏技术层面的方法,做事情总是野路子。时间长,两类人的水平能力就拉开了距离,简单地讲,这种距离就是50分和90分的差距。如果解决了常识的问题、技术的问题,绝大部分人在职场的表现可以做到90分,即使没有和人相处的艺术——做事情时特殊的,难以言传的技巧,也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但是,做好最后的10%,在职场上处理好各种关系,遇到未知的问题总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又属于艺术的范畴了。那些艺术,有些人悟性好能掌握,固然可喜:有些人努力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掌握,也不必太在意。毕竟我们做事情要尽人事、听天命。
最后,对这一节的内容做一句话的总结: 凡事做到50分靠常识,从50分做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做到100分靠艺术。每一个阶段是不能跳跃的,做到90分我们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至于是否能做得更好,就因人而定,可遇不可求,所以不必有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