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51Testing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查看: 19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Kanban渐进式演进,让过程改进成为习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8 15:0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团队应用精益Kanban方法的基本的改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先可视化现状,透明团队现有工作流程、人员角色、分工、流转规则

2        结合WIP约束、数据分析(累计流图、分布图、控制图等)等手段,进一步可视化全流程中的问题与阻碍

3        团队根据这些问题和阻碍,设计有针对性的改进试验

4        实施改进试验,观察效果,形成反馈闭环

5        循环执行以上1~4步,渐进式的进行过程改进



做得好的团队,每个迭代,Kanban设计与运作方式总会有些新的优化和尝试,团队总会得到一些新的surprise和
learning。本文讲述平安科技综合呼入开发团队的Kanban渐进式演进的故事。



时间回到2014年2月,综合呼入团队组建,团队成员包括1个SA、2个测试、8个开发,以及1个敏捷教练。



最原始的看板



“看板”,熟悉而又陌生,曾看见其他团队每天早上对着一块板子说来说去的,那原本只是个传说。当教练拿
着一块版子放在我们面前时,心里还有一些小激动呢。立马,我们基于当前的开发流程,设计了我们团队的
第一个简易看板。



说明:

1、团队一个月发布一个版本,迭代周期也是一个月。

2、进入迭代后,我们主要有开发、测试和UAT测试阶段。

3、看板的左下方是燃尽图。工作量当时用的还是“人时”度量。



4、卡片分为紫色和绿色,紫色为技术任务,绿色为需求。当时的卡片那是相当的简陋呀



5、还有需求分析的看板和记录问题的看板





第1次演进



问题来了:

教练Z的问题:“迭代1失败,团队总结好多改进措施,怎样时刻提醒大家这些改进项呢?”

开发Q的苦恼:“这个迭代居然失败,原来DoD是这样定义的,早知道我们努力也许就能成功了,下次我得把
DoD记住才行。”

SA的烦恼:“业务从提需求到纳入迭代要经过好多环节,看板完全体现不了需求分析的过程”。



好吧,那就优化吧:

1、新增迭代一回顾以及DOD模块,我们在迭代方向上有整体规划。



2、看板在待办、需求分析、故事拆分、估算方面,改变了原有的分析到完成的粗放笼统式看板,开始有一定
的流程化进行。



3、看板整洁度提高,大家在整洁、美观方面开始注意,增强可视化效果。



第2次演进



问题又来了:

测试L的烦恼:“开发总是不进行开发测试,测试环境一大堆bug,反复修改几次还是会有问题。”

教练Z的问题:“敏捷也开始一个月了,团队的产能到底有多大,怎样看出团队的变化呢,需要数据支撑才行哦”。

开发Q的烦恼:“迭代还是失败了,可有几张卡片是由于关联系统无法支持联测,根本不赖我。”

SA的烦恼:”一个大的需求拆成几个BI,开发同事都不关注关联关系,我得将这些卡片关联标注出来才行”。



好吧,那就接着优化:

1、补充了卡片从‘进行中’移到‘已完成’的规则(需要开发截图),这样督促开发做好开发测试。

2、卡片上标注开发测试开始完成的日期,每日站会在卡片上记录投入工时。为数据统计做准备。

3、卡片上补充分类信息,更容易看出卡片之间的关系。

4、为更合理的配合关联需求的开发节奏,优化补充当前迭代的需求开发任务,并为这类卡片制定针对性的DoD。





第3次演进



问题接着来:

教练Z的问题:“已经过去两个迭代了,一个版本时常有紧急需求加入,迭代内容经常不可控,是不是一个月的
迭代太长了呢?”。

测试L的烦恼:“这次迭代又失败的,卡片周期内,开发占用了太多时间,完全没留给测试充足的测试时间。”

SA的烦恼:“BI采用人时进行共同评估时大家偏差比较大,也很难达成一致。采用点数是不是更容易达成一致呢”。



继续优化:

1、看板上的任务卡片变少了。原因是迭代三开始我们将迭代周期缩短为了2周,一个迭代的任务变少了,看上
去是不是清爽了不少 呢?

2、卡片上增加了一个计划开发完成时间。在开发同学领取任务时标注,测试MM们心里也算有底了。

3、卡片上标注的开始完成的日期开始发挥作用了,lead time被可视化出来了。大家看到了部分卡片开发测试周
期,有点长。

4、迭代燃尽图统一使用点数了。开发速率的稳定数据将会形成。



第4次演进



更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暴露:

教练Z的问题:“上次迭代又失败了,我们已经连续失败4次了,开发只管自己开发完成,不跟进测试进度,测试任
务积压很严重。有些同事还同时处理几个卡片,导致卡片流转很困难,看板显得十分拥堵。而且每张卡片的
遇到的问题也很难暴露出来,这样下去卡片流通越来越老火,成功真是遥遥无期”。

教练Z的烦恼:“统计数据太麻烦了,大家记录的格式千奇百怪,有些记录也有缺失,得规范一下才行”。

测试L的苦恼:“开发bug太多了,全部积压到测试环境进行测试,我根本忙不过来。”



我们重构了看板,包括增加了WIP约束:

1、增加WIP限制:达到了疏通管道的效果。结合团队人力与历史经验,对WIP做了初始设置,开发WIP为9,
ci环境测试为5,stg测试为6。

2

、看板增加block区:由于部分任务受到关联系统的限制而暂停,所以增加stg block区域,便于新的卡片能流
进来。

3

、在 Development列中增加常规任务卡片:因为开发经常有一些公共事情处理,但是在看板上无法体现。

4、增加了CI test列,希望通过加强CI测试减少stg的任务积压。

5、区别定义卡片上的小条,用不同颜色分别标示风险条、需求变更、测试bug等。



5、团队统一设计卡片模板,卡片信息更整洁、完善。



2014年5月,终于!综合呼入团队首次取得了当次迭代的胜利!看板的改进带来的效果那是相当的明显。

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个里程碑,改进的脚步永远不能停歇……



第5次演进



团队新的关注点出现了:

团队的吐槽:“这个看板也太难看了,有些线条很模糊,而且太呆板了”。

测试的烦恼:“加入了CI测试环境,测试环境bug还是比较多,开发测试的技能不足,ci测试需要有人把关才行,
不然就水了”。

教练Z的苦恼:“从统计数据的结果来看,卡片开发耗时最长,虽然开发补充了预计开发完成时间,但是经常
没有按照预计时间完成,必须给开发敲警钟才行哦。”



OK,有问题是好事,问题就是机会嘛,继续改进!

1、美化看板:用布条代替划线,规范字体,画图等方式使得看板更清晰整洁,更生动。

2、增加个人名片卡:每个卡片写名字,名片卡贴在卡片上表示该成员正在进行中的卡片, 每人限两个贴板,
也可于减少并行任务。

2、综合看板CI列中增加待验收环节:目前CI的验收由SA完成

3、开发列增加超期限制:表示离开发计划完成时间还有n天,1天,0天,或者已经超期。这样不仅敲了警钟,
而且每天开发都有移动的卡片,增强了站会的能动性。





第6次演进



还有问题吗?那是必须的!

教练Z的问题:“一些技术任务,不需要经过开发测试,看不到完成结果,有些开发还蒙混过关,需要我验收
通过才行”。

教练Z的烦恼:“上个迭代有两个卡片直接被测试放到block区域,关联系统卡的太久了,开发没有及时跟进,
测试又不停的领新的任务,block区域成了这些卡片的避难所了,问题得不到快速解决”。

SA的烦恼:“每天指着一张卡片说需求的状态,开发听的云里雾里的,也不知道需求到底是什么阶段了,需
求分析过程还得细分。”



办法总比问题多啊,MOVE ON!

1、用热映电影《X战警》英雄头像贴在名片卡上,提高团队热情。

2、在to_do 列中增加“紧急加入”任务,用于放置必须在这个迭代完成的突发任务。

3、在开发列增加技术任务验收区域,一些技术任务需要经过组长验收才能算完成,特此增加该区域

4、取消了stg  block区域,主要是防止逃避WIP限制,而不及时跟进问题。对于block的任务进行贴条跟进。

5、公示持续集成维护、生产问题处理、版本守护、scrum轮值的排班表,便于自觉值日。

6、对于需求分析的看板(第二块看板),SA进行了重新规划,分出了“需求意向”、“需求分析中”、“待估
算”、“估算完成”、“需求延后”等列。





第7次演进



现在的看板用起来已经挺顺手了,不过作为一个很有追求的团队,大家还是继续“掐”细节:

开发Q的烦恼:“代码评审每天占用的时间好多,可是好多人都不专心,有点浪费时间,怎样才能提高大家代
码评审的积极性呢”。

开发Q的烦恼:“上个迭代失败了,关联系统沟通耗费了太多的开发时间了,开发联调时间都不确定,关联系
统支持也不及时,这些东西应该在迭代开始前就确定下来”。

测试L的烦恼:“同一个需求,有关联的卡片我需要拉通了再测试一遍,测完之后这些卡片才能移走,而测试
又有WIP限制,导致不能领新的卡片,实际上单张卡片是测试通过的了,如果有一张专门的卡片表示该集成
测试就好了。”

教练Z的问题:“开发每天只处理了一张卡片,看来两个名片卡是多余的,留一张就够了,这样以后也不存在
并行开发任务啦。”

根据这些细节,继续演进:

1、增加紧急通道:用于处理优先级很高,需要优先处理的任务,目前处理的任务是明天发布的pir版本。

2、开发名片卡只保留一个,减少并行任务。

3、为了提高大家代码评审参与度和积极性,增加了代码评审PK榜,分个人榜单,老年队和中年队的对抗
榜单。

4、在每张story 卡片上增加关联系统信息,包括关联系统开发计划,关联系统名称。

5、针对关联紧密的story增加一张技术卡片,表示需要做集成测试



效果



团队实施看板改进半年多以来,效果持续显现,从下面的数据上可以观察到:

1、30天需求实现率持续提升,从30%左右提升到60%

2、单元测试覆盖率持续提升,覆盖关键业务场景

3、STG缺陷密度持续下降,从6左右下降到4

4、需求保持快速交付,积压量非常少

5、随着时间推移,lead time整体上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6、lead time的分布是一个比较健康的“韦伯曲线”,可预测性提升



结语



综合呼入团队的看板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持续在问题中寻找改进的方法,并将改进
方法体现在看板上,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



最后总结几点心得:

1. 以最小的变化引入变革,没有一个高大上的开始并不要紧,贵在坚持改进

2. 团队纪律性很重要,说到就要做到

3. 将看板作为团队的一面镜子,反映真实,衍生转变

4. 结合scrum的定期回顾,寻求改进的契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1Testing软件测试网 ( 沪ICP备05003035号 关于我们

GMT+8, 2024-4-25 16:12 , Processed in 0.0610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2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