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5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1046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测试总司令
|
在一个多人协作的大型项目中,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经常会面临到这样的问题:
·哎,这次我没有改动到这里啊,这怎么会有bug呢
· 哎,怎么新加了个功能原来的功能受影响了呢
· 哎,这里的样式为什么乱掉了
当我们被提出这些bug的时候,我们是二脸懵逼的,因为这不符合一个程序员的预期!!!那么我们如何能够避免以上的问题,从而将经历投入到更多的开发(写bug)中去呢?笔者在这里试着归纳了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
样式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 不能使用css,只能用less来书写(大哥,都2888年了还不用less吗)
· 使用less的类模块化写法
· 命名风格采用BEN
(推荐)
.app{
width: 100%;
.center{
height: 100%
}
}
(不推荐)
.app{
width: 100%;
}
.center{
height: 100%
}
原有功能的可用性呢?
其实之前就已经简单的了解过了单元测试,但当时对于单元测试我是持有一种很否定的态度的,因为他太过于鸡肋,都是测试一些很基础的功能,但是当笔者被这次重构折磨之后,有重新思考了下如何能够保证代码的健壮性,抱着这个态度,笔者又去调研了下单元测试到底能够做什么。
再说它能够做什么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它是什么?
从字面解析来看,那就是把你的代码,拆分成一个一个的单元,然后针对不同的单元,编写不同的测试用例。
那这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问题了,那如果单元测试通过了,那到底能不能就不需要测试同学再测试就直接上线了呢?
按照我们的理想情况,如果我们的测试用例覆盖率达到了5个9以上,那应该是可以直接发布了,但是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的内心还是会有一些疑虑,就是,那一个一个的模块都已经通过了,那集成在一起会不会有问题呢?这其实也是笔者到现在还不确定的问题。(获取集成测试能够解决?如果你已经有了答案,欢迎下方指正)
基于此,笔者希望在前端编写测试用例能够实现以下的目标:
·先保证一个一个的模块基础功能正常
· 增加新功能时,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本着实现以上的要求,笔者下来介绍下具体的使用,关于不同测试框架的重点,这篇文章就不详细展开了,最终结合我们的项目,最终采用了facebook的jest+enzyme。重点将展开以下两种react组件类型测试。
展示型组件测试
展示型组件测试,意思就是要确保每一次的修改都是符合预期的,这里笔者要着重介绍下jest框架里面的shapshot功能。
shapshot就是会对组件进行一次快照记录当前的状态,每一次run jest的时候,对比上一次,看看是否有变化。那最完美的情况就是,我们将所有的css样式打包,然后渲染出组件ui,对比上一次的纪录,看看是否有修改,但是很可惜,目前shapshot生成的快照文件里面只有class,并没有相关样式,除非你把所有样式写成style内联,那么他就能记录下你的style样式。看似好像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
但是仔细想想,这其实就违背了我们单元测试的初衷,笔者这里也大胆猜测下,jest官方在实现这个功能的时候,应该也只是想记录下一步一步的事件后,当前组件的html结构,对比上一次的快照,来看功能是否符合预期。代码的话比较简单:
describe('XJLayerCard', () => {
it('renders correctly', () => {
const wrapper = Enzyme.render(<XJLayerCard {...mockData}/>);
expect(toJson(wrapper)).toMatchSnapshot();
})
})
功能型组件测试
功能性组件测试,就是要覆盖到一个组件的基础功能,能够确保每一个修改之后,跑完单元测试,能够确定之前的功能正常。
一开始我觉得单元测试很鸡肋的原因也是没有深入了解它,这次发现就算是和业务结合很紧密的组件,也能够模拟正常的操作,这里就贴一个和redux结合的组件来举例。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Enzyme from 'enzyme';
import AppInput from '../AppInput';
import toJson from 'enzyme-to-json'
import initialStore from '@/../__mocks__/store.js';
import appInfoData from '@/../__mocks__/appInfo.js'
import { Provider } from 'react-redux';
import configureStore from '@/entries/maker/redux/store';
import { updateAppInfo } from '@/entries/maker/redux/action';
import moxios from 'moxios';
import instance from '@/api/instance'
import Adapter from 'enzyme-adapter-react-16';
Enzyme.configure({ adapter: new Adapter() });
let store;
let wrapper;
beforeEach(() => {
moxios.install(instance);
store = configureStore(initialStore)
wrapper = Enzyme.mount(
<Provider store={store}>
<AppInput onChange={(obj) => {
store.dispatch(updateAppInfo(obj))
}}/>
</Provider>
)
})
afterEach(function () {
moxios.uninstall(instance);
})
describe('demo', () => {
it('renders correctly', () => {
expect(toJson(wrapper)).toMatchSnapshot();
});
it('click div, select show', () => {
// 渲染选项框正常
expect(wrapper.find('.xj-appinput-item').length).toEqual(2);
// 一开始没有输入框
expect(wrapper.find('input').length).toEqual(0);
wrapper.find('.xj-appinput-value-wrapper').at(0).simulate('click');
expect(wrapper.find('input').length).toEqual(1);
});
it('updateAppInfo action', (done) => {
// 拦截请求
moxios.stubRequest('/app/get', {
status: 200,
responseText: 'success'
});
// 点击下拉框中的第一个,会触发action
wrapper.find('.xj-appinput-item').at(0).simulate('click');
moxios.wait(() => {
// mock数据
let request = moxios.requests.mostRecent();
request.respondWith({
status: 200,
response: appInfoData
}).then((res) => {
// input输入框消失
expect(wrapper.find('input').length).toEqual(0);
// 选中的app展示出来
expect(wrapper.find('.xj-appinput-wrapper').length).toEqual(1);
expect(toJson(wrapper)).toMatchSnapshot();
done();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
})
})
可以看到,这里的测试内容是结合了redux,axios库。那其实整个流程就是初始化这个组件,看看渲染的html结构是否符合预期,然后点击下拉框,选中其中第一个,发起请求,拉回详细数据,再观察组件是否展示正常,编写完测试用例后,就已经用代码模拟了整个手工操作,怎么样,是不是很强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