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物致知 - 管理者的存在价值
管理者的存在价值,说穿了,就是因为他能破疑释惑、解读事象,从而为做具体工作的人在立场、观点、方法上提供亮点
一个管理者,无论有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雄伟的抱负、多么渊博的知识、多么至善至美至真的德性,倘若不肯花费心思去理解周边人的喜怒哀乐,不能使群体的潜能释放,不肯推究事物发展的究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管理者。
《大学》讲:“致知在格物。”只有反复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终”。熟通人性,能够创造一种万众一心的氛围,开辟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路径;通明事理,为理解纷纭复杂的事象提供亮点,可以不断发现更好的求解之道。
品读人性
每个人都可能有1000种欲望,皈依于1000种道德。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某种欲望打压了其它欲望的结果。一闪念中做出的决策,受着本性的左右,又受着偶然性因素的支配。这个内在的过程,外人无法理解,有时当事人自己也不知所以。
人常常在欲望交战时无所适从。管理者要能在属下为众多欲望困扰、陷入当局者迷的窘境时,给他点一点,帮他排排序,并且帮他确立自己排顺序的方法,建立起自我管理的机制。设身处地理解于先,或善诱,或棒喝,都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个人,无论受过何种教育,只要能不断出色地完成所交办的事,就注定在该企业中连连升迁。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人能不断出色地完成任务?据我的观察和体会,他们多有一种很简单的信念:“这事是我做的,就该做得更好!”这里包含了一个人的全部自尊,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感。荣誉感不同于虚荣,必须有真实的能力,并且对这种能力有着高度自信。这种自信,通过事实传递给周边的人,就产生了一个人的信誉。
在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就是精神教练。作为管理者,不是简单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和修炼。这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管理者把握了这种精神,就有了主动去寻找、响应并实现员工、公司、股东、市场、社会之期许的责任心;有了这种责任心,就可能发现一条理解受着1000种欲望左右的人性魔方的有效途径。一个公司是产出社会精英还是社会垃圾?这里的关键是,管理者长于建立并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解读事象
每一件事物都是立体的,都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都有它发生和存在的理由以及由生到灭的过程。在市场上搏击的现代企业,遭逢着太多的险风恶浪。只有那些善于把握风险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善于把握风险,依赖于管理者解读事象的能力。
解读事象需要亮点。有些亮点,需要通过实践去发掘,需要经过挫折和反复才能被心领神会。说得过早、过多,反倒容易遏制属下的积极性,造就一大批庸才。因此,要懂得有选择地提供亮点。可以奉献,但最好在必要的时候和地方为之。
一些管理者,不是为了辅助或引导属下取得成果,而是为了打压属下炫示自己。属下的大脑是他的跑马场,是一片荒凉的戈壁,可以任由他驰骋与撒野。他有时说的话也对,是很好的亮点,可就是没有积极的效果,因为动机与方式设定了氛围——在使对方感受敌意的氛围中,亮点容易变成污点。
也有一些管理者,抱定的宗旨是只在事关全局的大事上发言表态、提供亮点。但是,什么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却难以说得清。有时,这种观念实际上成了躲避责任、无所事事的遁词;有时,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又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淹死在众多“大事”的海洋里。极端的两种情形,却在同一个观念中找到了根据。
事象,常常是“大者,小也;小者,大也”。判断下属,也不能只从大事着眼。大事件有太多的环境因素,也倾注了当事人太多的注意力,因而也就有了伪装。小事件往往是自然流露,更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
管理者的存在价值,说穿了,就是因为他能破疑释惑、解读事象,从而为做具体工作的人在立场、观点、方法上提供亮点。如果说一个企业需要方方面面的专才,那么管理者就应该是解读事象的专才。这是管理者的全部自尊。在那个位置上,不能为干具体事的人提供省察问题的亮点,就是渎职。
[ Last edited by jackei on 2005-5-9 at 19: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