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聊天的时候有人问: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中有这样一条不明白:
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的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使得有效等价类均被测试用例覆盖.
其中他疑惑的是为什么有 使其尽可能多的 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
在这里用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首先:我要说一下,设计用例采用这些策略无非是想 设计出更加少的以及说更好的测试用例.
所以,比如让你猜一个数字(1~100)现在我给出这个数字为46,我想肯定为先猜50,因为这样子二分的话,可以减少一半的时间来猜.当然你完全可以从1猜到2,3........,但是你先猜50.然后再猜25,接着............(一般人都知道)
所以同样的道理,我们用一个测试用例覆盖更加多的 有效等价类,也是这个道理.
也许你会说万一其中有错怎么办??没有关系啊,错误总是在这个测试用例的覆盖范围之中嘛.
再比如:如果一个文本编辑框,让你输入用户 帐号(只能以字母,数字,下划线),那么你 输入(比如以我的英文名字为说明哈):edwin_1234比你单独edwin或者1234或者_更加好.因为这样子你覆盖的有效项更加多.
说到这里,可能会误导朋友,是不是覆盖越多就越好呢,当然不是哦.!!不然怎么说:尽可能多呢
呵呵,含金量比较少,不要见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