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标题: 软件本地化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打印本页]

作者: Kingson    时间: 2007-11-23 15:27
标题: 软件本地化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软件设计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国际软件开发巨头加强了拓展软件国际化市场的力度,由此促进了软件本地化行业的起源和快速发展。软件本地化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新兴行业之一,并且发展迅猛,已经遍布全球,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

软件本地化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致力于提供全球多语言服务的多语言服务商在市场上浮现。例如,INK (即现在的LionBridge)和IDOC(即现在的Bowne),它们专注于提供科技文件和软件的管理和翻译,由于当时的软件规模较小,需要翻译的内容很少,因此,这些多语言服务商的业务以科技文献的翻译为主,软件翻译只占较少比例。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软件国际化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本地化的市场要求增大,软件本地化的实现技术逐渐成熟。为了降低软件本地化的语言翻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成本,国际大型软件开发商更愿意将软件本地化外包给专业软件本地化服务商,从而集中力量解决核心事务,于是促生了专业软件本地化服务商和本地化咨询服务商。

  软件本地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专业语言服务商从语言翻译到软件本地化的转变。1990年,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在瑞士成立,成为本地化和国际化行业的首要协会,标志着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初步形成。LISA的目标是促进本地化和国际化行业的发展,提供机制和服务,使公司间能够交换和共享与本地化、国际化和相关主体相关的流程、工具、技术和商务模型信息。

软件本地化的发展现状

  软件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特网技术和软件设计技术的进步,软件本地化行业以平均增长30% 的速度蓬勃发展。在软件本地化的发展道路上,两项软件技术起着重大作用,即Unicode标准和独立本地化资源文件的技术(single world-wide binary)。Unicode解决了全球主要文字计算机编码的技术问题。独立本地化资源文件,使本地化的资源文件与源代码分离,便于本地化成全球其它语言版本。

国际市场:爱尔兰一枝独秀

  20世纪90年代中期,软件本地化行业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国际软件本地化服务商不断发展,例如,LionBridge, ALPNET和Berlitz GlobalNET等都是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先驱。

  在软件本地化的行业发展进程中,爱尔兰的发展可谓一枝独秀,倍受全球瞩目,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本地化行业发展的“领头羊”。这主要得益于爱尔兰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爱尔兰成立了本地化研究中心(LRC)和软件本地化兴趣小组(SLIG),建立了软件开发商、本地化服务商和大学各方交流的有效渠道。目前已经吸引了Microsoft, Oracle, Lotus, Visio International, Sun Microsystems,Siebel等大型软件开发商在爱尔兰成立本地化业务的机构,作为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世界其它国家也逐渐重视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发展。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非盈利组织—澳大利亚软件工程协会(SEA),致力于促进亚洲语言的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发展。比利时的SAIL Port /Flanders语言谷已经吸引了30多家语言技术公司。印度在软件本地化的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许多软件外包份额。

  软件本地化在全球的发展,促进了两级语言市场的划分。根据当地语言市场的规模,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级语言和二级语言两大本地化市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日语成为一级本地化市场,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韩文和东欧语言等成为二级语言本地化市场。软件开发商在软件本地化实施过程中,总是优先本地化一级语言市场。

  随着国际软件开发商加大软件本地化外包的程度,软件本地化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一方面,本地化服务商加大了新职员的内部培训。另一方面,一些大学开设了软件本地化有关的课程。例如,爱尔兰的Limerick大学开设了研究生本地化课程,涵盖语言工程、本地化流程、计算机编程、通讯技术和本地化质量控制等内容。美国肯特(Kent)州立大学也开设了本地化语言、翻译和项目管理的培训。

  本地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本地化服务商的业务逐渐细分,主要有以下类型:提供软件本地化工程、语言和辅助服务的本地化服务商。为国际化软件开发商和软件本地化服务商提供咨询的咨询顾问服务商。负责本地化行业人员提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研究本地化相关问题的学院和培训机构。为国际化软件开发商和软件本地化服务商提供语言技术、流程管理和生产工具的工具提工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本地化服务商进一步增加服务的范围和深度,拓展服务地区,减小业务竞争,大型本地化服务商不断整合业务,收购相同业务的公司,扩大本地化服务商的整体实力。同时,众多中小型规模的服务商大量涌现,这些中小型的本地化服务商专注于提供本地化的语言和质量管理。加入LISA的会员逐年增加,目前已经超过400多家。

  根据本地化标准行业协会 (LISA) 报告显示:1999 年全球本地化行业一年的销售额在 30 亿到 150 亿美元之间,其中一半销售额来自十大软件出版商和硬件制造商。然而,这些数字还不包括 IT 行业以外部门的本地化销售额,如医疗设备、银行业、保险业、零售业,航空和许多其它由公司内部本地化的内部应用程序。

国内市场:成长缓慢的新生儿

  我国软件本地化行业几乎与世界本地化行业同步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涌现了专业本地化服务商。同时,许多传统的语言翻译公司也开始从事软件翻译服务。另外,一些大型国际化本地化服务商也创建了中国办事机构。其中一些国内本地化服务商已经加入了软件本地化标准协会。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全球跨国企业的中国本地化步伐,相应地促进了软件本地化在我国的发展和成熟。当前,中文市场已经成为语言服务和技术增长最快的市场,成为亚太地区的焦点。今年11月,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在上海举办的上海年会(LISA WORKSHOPS SHANGHAI 2003),将进一步扩大中文本地化行业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影响。本届年会的目标是分析中国市场走向,研讨新的本地化项目,为LISA会员制定满足持续增长的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全球化、国际化、本地化和翻译的工作规划服务。

  伴随着我国专业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发展,各种自发组织的非盈利自由本地化爱好者大量涌现,对于中文的本地化,这些自由本地化者更习惯称之为汉化。他们自发成立汉化联盟,开办汉化论坛,主要汉化中国用户习惯使用的小型工具软件。

  与国外相比,我国软件本地化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我国软件本地化行业基本上仍处于市场自由竞争的无序发展状态,缺少政府支持的行业协会组织和管理,缺少软件本地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渠道。行业规模弱小,信息流通不畅,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行业的关注,基本上仍处于行业初期的孕育阶段。

  我国软件本地化行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服务商的区域分布不平衡,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实力有待于提高,服务种类相对单一,项目管理和工艺流程有待于规范。本地化服务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提供的语言以中文为主,对其他语言的服务有限。大多提供语言翻译服务,少数公司能提供软件测试和本地化版本编译服务。此外,软件本地化过程的隐蔽性和业务流程的专业性都需要增强。虽然本地化爱好者的业余参与,推动了软件本地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组织的松散型和参与的随意性,缺乏对软件本地化的概念和相关技术的深刻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地化行业的普及和发展。

作者:崔启亮
原始出处:本地化世界网www.giltworld.com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