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标题: 本土化 VS. 国际化 [打印本页]

作者: sapphire01    时间: 2007-11-14 17:46
标题: 本土化 VS. 国际化
作者: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陈文 

--------------------------------------------------------------------------------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外企业赶集似地涌入中国,力争本土化,而这时的中国企业却在积极准备着国际化。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无论是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还是国内企业的国际化,都需要考虑到大量的资金、成本、设备、生产线、渠道、专利等各个层次的问题。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一切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复杂。在人们眼里,互联网自身就可以贯通全球,需要考虑的只是技术、服务和人才。

然而,一切又不那么简单。实际上“本土化”和“国际化”说的不过是一件事情,只不过有的人站在门里面,有的人站在门外面,要进来的说“本土化”,要出去的人讲“国际化”。

按理说,Google掌握着美国以及全球的搜索引擎制空权,无论在所谓“本土化”还是“国际化”方面,都应该有充分的发言权;而以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地位来看,其对“本土化”的理解应该相当深刻。

事实上,无论是“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对于企业而言,都是离开了原有的沃土去耕耘一块新的疆域。在出发之前,企业家们一定都确信在新领地上能够种出金豆。然而,尽管大家都是拿了金豆种子来种地,但却有人种出黄豆来。问题无非是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用错了种子;二是用错了方法。

所以,企业们在选择策略的时候,面临两个方向:是改变原来的自己去适应市场?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去引导市场?不管最后的选择是怎样,“本土化”都不是一个概念或者一种经验,原来的成功或许可以借鉴,但只能作为参考,再成功的产品都有可能水土不服。

我们知道,“本土化”不是在别人的地方开一间公司,会说别人的语言,能提供一些当地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服务那么简单。Google费尽心力做了一个中文输入法却给自己招了一身的麻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其实,“本土化”是一种思维模式,你不仅要学会用别人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当地人的方式去经营,还要学会去理解当地的市场甚至融入当地的文化。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跨国大公司在中国地区会选择华人来担任高管。当你的管理团队完全不能理解市场的时候,那向你招手的绝对不会是机会,而是失败。

然而,一个华人领衔的团队,不能只是摆出“本土化”的架式,根本上还要有“本土化”的决心。要学会“本土化”的思维方式,恐怕还得要点土办法。比如,Google要拓展中国中小企业市场,那么以Google这样的大牌是否愿意放下外资的架子而改用真正中国人的思维去拓展市场?是否愿意屈尊去与那些混迹在江湖的中小企业为伍?是否能不再摆弄花里胡哨的技术优势,而真正让中小企业看到一些实惠?

对于初出国门的百度,第一次踏入异乡的土地,尽管中文和日文有着些许相似的地方,但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语言习惯上却千差万别,所以李彦宏要用日本人来管理百度日本是对的,但真正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还要看用户能不能接受自己。不知李彦宏有没有换位思考一下,那些带有强烈民族骄傲的日本网民怎样才会愿意去听百度这个外来和尚念的经?

所以,无论是Google还是百度,都需要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的这道门上放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到底像外国人还是像本地人,看好了,再向前迈步!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