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标题: 站在QA的角度如何设置一份针对项目的考核表?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qingyu    时间: 2006-12-19 17:03
标题: 站在QA的角度如何设置一份针对项目的考核表?
各位:
目前有这样一个问题:站在QA的角度如何设置一份针对项目的考核表?
目前公司还处于QA和SCM的初期阶段,那么应该对项目考核哪些指标才合适呢?
同行评审发现的问题,配置项周报是否提交,bug率。。。

作者: luoyear    时间: 2006-12-19 19:09
站在QA角度?考核项目?
作者: zgslhyh    时间: 2006-12-20 09:31
。。。这不能叫考核吧   考核只能针对人员
作者: xiaoqingyu    时间: 2006-12-20 10:38
标题: 站在质量保证角度对项目进行考核
领导要求做:站在质量保证角度对项目进行考核。
我们公司还没怎么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现在就要做这个项目考核表,我都不知道如何入手
作者: xiaoqingyu    时间: 2006-12-21 16:49
标题: 我简单做拉一个项目考核表,希望大家能给我多提意见
附件中是我简单设计的一份项目考核表,其中有很多检查项我还不知道要考核哪些指标,希望大家能给点意见补充。
目前公司情况是:QA工作还没正式开始,可领导就要弄个考核表,所以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做拉一份。我实在不知道在QA实施初期要考核哪些指标。
作者: lijianouyang    时间: 2006-12-29 10:55
标题: 回复 #4 xiaoqingyu 的帖子
如果你们公司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建议你按照两大方面来进行评价:
1、检查执行情况:被检查项目数,不合格项目数,已解决项目数,未按时对应数,
(数据来源:SQA不合格项目一览)
2、配合状况:执行态度,自我解决能力进行打分。

我们公司也是从初级阶段做起的,刚做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成员这方面的意识不够,配合的很困难,就和你们一样采用评价的手段了。效果真的不错。
作者: byonie    时间: 2007-4-11 11:15
标题: 回复 #5 xiaoqingyu 的帖子
我正好也在做这个,我们可以交流一下sdlkfj5
作者: gzicecream    时间: 2007-4-12 16:44
项目要考核,考核的方面太多了,所以要做一个项目考核表,似乎有点难!sdlkfj5
我想,是否可以先明确你们公司想考核项目哪些方面的情况,然后再针对这些方面分别做出相应的检查表,所有的检查结果统计起来就可以用来考核项目啦。
项目考核的方面,大致可以包括:计划、需求变更管理、评审、配置管理、文档、费用、测试、维护等等~
作者: yuanxinyi16rain    时间: 2007-5-14 16:04
标题: 回复 #5 xiaoqingyu 的帖子
OK
作者: legendarylucc    时间: 2007-6-20 12:37
sdlkfj2 我也看看
作者: 小白帆    时间: 2007-6-20 14:18
原帖由 luoyear 于 2006-12-19 19:09 发表
站在QA角度?考核项目?


楼主看看版主的这篇贴吧

我看你意思是需要建立项目度量,但是项目度量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考核,它的目的有两点

1. 一个是反映当前项目的真实状况(问题,成绩等),帮助管理层更好的了解项目状况,项目经理及时调整计划
2.积累历史数据,为以后的项目或者组织内部的基线做贡献

如果我们把项目度量认为是一种考核,就偏离它真正的目的,效果也不会好的

当然我理解在建立质量体系初期,管理层往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大家对质量工作的重视,但是如果用它来考核项目或者是项目组成员,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很难收集到真实的数据(原因我就不用说了吧)

所以要明确一点,质量保证工作不是针对人,是要针对过程和系统,做项目度量是为了帮助项目更好的完成项目目标和质量要求,达到客户满意
作者: andrewchou    时间: 2007-7-31 09:57
让QA来公开考核一个项目的情况,易形成项目组和QA人员的对立情形
作者: cleo    时间: 2007-8-1 10:03
谢谢楼主了,帮你顶一下
作者: e_tiger    时间: 2009-5-26 16:04
初期,不得不考核,我也选择同样的方式,不然工作难以推动,自己也看不到效果。
作者: yzylion    时间: 2009-5-29 11:50
QA我个人认为还是不要把自己与项目组对立起来,过程的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考核这个词太过于重视,容易引起QA与项目组的对立,这样,QA看到的数据,进行的活动遇到的阻力会很大。
鼓励项目组的成绩,提出更好的建议,采集数据进行度量和分析,总结提交给相关的干系人,初期来说做到这样我个人认为是可以了的
作者: sieg    时间: 2009-6-1 00:28
项目质量其实就是研发团队的开发质量,所以你的目的是要去考核研发团队的开发质量。。。
QA去考核的话难度比较大,所以你要换一个说法去执行,站在QA的角度如何去采集相关数据帮助研发团队提高开发质量!(自己清楚是考核就行)

执行方针:考核对象模糊化(不是针对一个项目做的,而是针对一个研发团队的);考核指标数据化(所有的指标都要量化)
前期状态,结果控制
1.A研发团队的单月bug的关闭周期(总的bug关闭日期/总的bug数量)--关闭时间越长,项目的上线周期也就越长
2.A研发团队的单月bug的Reopen率(总的bug Reopen次数/总的bug数量)--Reopen率越高说明研发修改bug质量不高,会导致bug关闭时间延长,影响项目上线
3.A研发团队的单月bug的later率(很多情况下,为了赶项目进度一些不严重的bug修改会被延后)(总的later bug数量/总的bug数量)--later率越高,说明上线项目问题越多,稳定性越差
4.A研发团队的单月项目平均产生bug数量(总的bug数量/总的项目数量)(数据再细致的话最好采集的是单月A研发团队的平均修改文件产生的bug--总的bug数量/总的文件修改数量)

后期发展,结果控制发展为过程控制(这部分需要QA与SQA紧密配合才行)
举例说明下:A研发团队5月完成40个项目的研发
a.10个项目经过需求评审,设计评审,UC评审,TC评审后测试上线,修改文件100个,发现bug10个,平均项目bug为1个,单个文件修改产生的bug为0.1,平均上线周期为4天
b.20个项目经过需求评审,设计没有评审,UC没有评审,TC没有评审后测试上线,修改文件50个,发现bug40个,平均项目bug为2个,单个文件修改产生的bug为0.8,平均上线周期为8天
c.10个项目没有经过需求评审,设计没有评审,UC没有评审,TC没有评审后测试上线,修改文件50个,发现bug80个,平均项目bug为8个,单个文件修改产生的bug为1.6,平均上线周期为16天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对比,很直观的反映出严格的过程执行是质量的保证前提,说白了也就是告诉老板严格按照流程走了,质量就有保证,不按照流程执行,后果一目了然(当然不能说的这么直白)
建议:1.给老板和研发负责人看的时候把所有的数据都图形化,这样更直观
      2.给老板看之前先和研发负责人进行沟通(毕竟不教而诛非君子所为)
作者: irene0331223    时间: 2009-6-2 17:22
不错,有收获
作者: yezi2007    时间: 2009-6-9 11:49
其实就是定义出项目的质量目标,双方达成一致后,QA通过一些载体进行数据收集,对质量目标进行度量。
比较说明问题的目标体现在: 交付缺陷率, 客户满意度,送测冒烟通过率,进度偏差率等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