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标题: 请问功能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都是怎样获得的? [打印本页]

作者: duanyingglg    时间: 2010-12-16 16:22
标题: 请问功能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都是怎样获得的?
本帖最后由 duanyingglg 于 2010-12-16 16:24 编辑

请问各位,做功能测试时,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都是人工根据不同输入思考得到的吗?如果测试用例数量很大时,也必须人为的思考得到吗?是否可以实现自动生成预期结果呢?
作者: duanyingglg    时间: 2010-12-16 16:32
发重复了,不好意思
作者: wss_1107    时间: 2010-12-16 16:41
占个排吧,据我所知,case的预期结果都需要人工来思考的,要是case成千上万的话,那也不是一个人去完成吧,先把项目分成小模块,然后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最后将所有的case总和一下就是项目的case了
作者: duanyingglg    时间: 2010-12-16 17:22
谢谢你的回复,如果对某个接口运用等价类、边界值等来设计测试用例后,在运用组合覆盖等算法生成大量的测试用例的情况下,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怎么确定呢?也只能用人为思考吗?
作者: Jackc    时间: 2010-12-17 16:50
1、首先,所有的输入条件和测试数据都是人为设计的。
当输入条件和测试数据过于庞大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工具”减轻实际工作量。
(这里的工具不狭隘于有形的工具,它通常指的是提高测试效率的方法。如,某一组测试数据按等量递增分布,那么我们在确定初始值、终止值和间隔值三个属性后,可使用计算公式代替测试数据的逐一录入)

————————————————————————————————
2、所有的输出条件和数据来源于输入条件和数据,所以,输出条件和数据也只能靠人为设计。
输出和输入的录入过程也极其类似。
提高庞大数据的录入效率,首先需要分析数据逻辑关系。分为输出数据分析、输入/输出数据分析两部分。
a、输出数据分析:主要分析输出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是否能转换为实际逻辑公式,是否有工具实现此逻辑公式.....
B.输入/输出数据分析:主要分析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能实现在录入输入数据的同时,自动生成对应的输出数据。
作者: kadw85    时间: 2010-12-20 14:07
预期结果是根据需求得到的用例结果。
如果是数量大的话,可以根据“等价类划分”的方法取极端和中间值和写测试案例。
不可自动生成预期结果。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