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标题:
王建宙:以前考虑问题看同行 现在标准高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默默巫
时间:
2009-7-13 12:21
标题:
王建宙:以前考虑问题看同行 现在标准高了
“以前我们考虑问题都是在国内的同行之间。但现在我们把标准提高了。”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王建宙说。自3G发牌以来,各种变化甚嚣尘上,王已经变得越发低调,但他说,绿色是当下他极有兴趣谈的一个话题。
[attach]53913[/attach]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
对王建宙而言,这并非一个陌生话题。2008年初,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全球移动通信展上,他就曾围绕“节能减排”主题展开演讲,开全球电信运营商之先河。当时他给出了一个令外界咂舌的目标:希望到2010年时,对比2005年能耗水平,节约80亿度电。虽然外界一时间难以评判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但稍作算术就可知道,这大约相当于大亚湾核电站半年的发电量,或者吉林市全年的耗电量。而且,累积下来,中移动在2008到2010年间累计减排规模可以达到北京市所有的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在克林顿基金会的演讲结束之后,王和自己的同事准备离场,突然被告知,门口有人一直在等他。
算是一个小小意外。久候王建宙的,是香港歌手莫文蔚。两人素未平生,但莫表示,听过王介绍中移动节能减排的计划与行动之后,她深受触动,愿意参与其中。不仅如此,回到北京后,王建宙又陆续收到了莫文蔚寄来的电子邮件与唱片。
在演艺明星与商业世界高度接轨的今天,莫文蔚与王建宙的君子协定仍然是个异数。虽然在中国的各种场合时有听到关于环境污染的议论,但无论企业还是文艺界对此仍介入甚少:人们或许刚刚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但自己究竟该做什么、可做什么,仍是巨大的未知数。
王建宙亦曾如此。
这个今年已经61岁的电信老兵,在很长时间里仍以传统眼光,将电信业视为“弱电”行业:相对于电压高、电流大、功耗大的电力照明行业,移动产业用于传播信号、交换信息的电能一向以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著称。这让他有一个成见:电信公司所能参与的节能减排努力非常有限。
直到2007年,应国务院要求,中移动展开了一场耗电量的检查。结果令人吃惊:2007年中国移动的总耗电量达到了100亿度。“我们本来以为不会很耗电,但算出来的数字不是不大,而是很大,而且是成本中增长很快的一项。”王建宙说。的确,随着电信业的发展,传统耗能不大的交换机已非主流,今天中国移动拥有大量的服务器、存储器,均为耗电大户——这让王建宙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开始一场绿色行动。
中移动所面对的问题并非孤案。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几乎都身处同样的局面。不仅如此,2008年里,连在全球拥有海量服务器的谷歌亦被环保主义者非议:有第三方计算称,在谷歌搜索一次所消耗的电能足够一个11瓦的节能灯亮15分钟到一个小时。
对中移动而言,在2007年时即试图展开相关举措,还有一重额外的挑战:如果说过去十余年间,中移动每次上马新业务总可以去全球一流同行那里考察、学习,那在环保问题上,它和全球同行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能借鉴的并不太多。特别是,当时它已经是全球最大电信运营商,即使能够找到一些其它运营商的先进实践,也许它们也不适用于拥有40余万个基站的中移动。
这迫使中移动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创造一些可供其它公司参考的方法论——你可由此将中移动在一个计划中完成了两个层次的变化:表面一层,它在变得更绿。而在这背后,是一家从追随跑逐渐变为必须引领行业标准的中国公司寻求自身创造力的故事。
“以前我们考虑问题都是在国内的同行之间。但现在我们把标准提高了。”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王建宙说。自3G发牌以来,各种变化甚嚣尘上,王已经变得越发低调,但他说,绿色是当下他极有兴趣谈的一个话题。
作者:
默默巫
时间:
2009-7-13 12:21
反求诸己
王建宙承认,中移动并非一定展开绿色工作,他没有什么外部压力。在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方案中,节能减排是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考量的,比起能源、钢铁类被标为“重点型”的企业,电信公司们甚至不算“关注型”,只被列入了“一般型”。
而且,他显然会遇到一些阻力。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中移动并不生产耗电类产品,当它试图节能减排,它就必须与自己的供应商达成一致——更准确的说,它必须推动自己的供应商们,增加成本去兑现绿色承诺。
这是个麻烦而且很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可想而知,供应商们并非不愿加入环保行列,但此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中移动所倡导的绿色包装,是包装箱可以一次生产、多次利用,但欧美的设备商则倾向于资源的可回收。如果遵照中移动的建议,他们就必须调整全球的生产线、包装体系和物流体系。
即使如此,王建宙还是发起了一场“绿色行动计划”。
必须指出其中的一点微妙之处:中移动并没有把它当作自己与运营商谈判的筹码,恰恰相反,它的绝大多数精力被集中在了自己所能改变的问题上。
根据统计,中国移动耗电总量中,基站的耗电量占到了其中大约73%。而一个基站通常由供电设备、通信设备和制冷设备三部分构成,其中制冷占耗电的一半。这意味着,只要在制冷方面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节能手段,中移动就可以在无涉任何电信设备制造商利益的前提下取得显著成果。
这是一个渐进的创新旅程。在最初阶段,人们能够想到的关于制冷方面的节能方法非常粗放,但随后则越发深入细节。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中移动有45万个基站,每个基站都有多台空调,如果有人在维护基站设备的过程中将空调的温度调低,比如从26度调至20度,且就此离开,那这个基站每个月就会多耗上千度的电。此前中移动也曾下达行政命令,明确基站的空调必须定在25到28度之间,但这并不容易见效。
当它被视为一个重要问题,解决方案其实很容易找到:采购空调时,要求生产商将产品订制在最低温度只有28度上。
这只是第一步。由此延伸出来的问题是,基站里采用的只是家用空调的改良产品,仍以人体舒适为主要诉求。换句话说,除了最简单的温度设定,它还有很多性能不适合基站:风量小、制冷速度慢、气流自上而下流动等特点,在基站运转中均属缺陷。
由此,更细节的订制需求出炉了。2008年中期,中移动开始联合包括专业空调专家阿尔西制冷工程公司、格力、美的在内8家空调厂商共同进行基站定制空调的研发。
很多有趣的改变由此产生。比如,一般空调采用上送风、下回风,但在基站内,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更适于设备的温度控制。而且,因为基站内的蓄电池适宜的工作温度在25度到28度之间,那么针对温度的变化就可以有更仔细的设置:当温度高于28度,空调自动启动制冷程序;低于28度时,空调将只进行内外换风。评测显示,与传统的空调相比,定制空调节能效果可以达到25%。
在这之后,便是一些更为大胆的尝试:除了空调,是否可以用其它方式给设备降温?
答案或许出人意料,地下水甚至土壤都可以被利用。“绿色行动计划”小组经理秦光泽告诉《环球企业家》,从地下11米抽出来的水基本上保持15度恒温,而工业空调制冷用水温为12度,两者的效率相差无几。如果为地下水建设一套水循环系统——在修建基站的地基时打好一口井,将其引入机房内的柜机管道,由柜机中的风扇鼓起凉风实现降温——便获得了无污染的自然冷却。同理,将普通的水或空气注入一个封闭管道,并将管道铺入土壤中,利用土壤实现降温,也能达到效果。这种自然冷源可较空调节能80%。
甚至,更微小的细节也成为了变得富有挖掘空间。蓄电池适宜在25至28度的环境下运转,而通信设备可以应付30度以上的温度。如果采取基站统一降温的方式,基站整体的温度必须至少保持在28度,这样对于蓄电池以外的设备来说,是一种多余制冷。毕竟,温度每提高1度,就可节约用电2%。
由此,中国移动提出“分区控温”的办法,试图在对蓄电池防护好的前提下将基站工作温度提高到35度。方法实则并不复杂:将蓄电池与其它设备分离出去。由于地表以下1.5米左右就是恒温,工作人员只要在基站下边挖个地窖,以水泥作为涂层,将蓄电池埋到1米到1.5米的位置,就可以保证蓄电池在一个冬暖夏凉的环境中工作。
作者:
默默巫
时间:
2009-7-13 12:22
自下而上
以上这些方法论,均不复杂,颇有中国民间智慧的意味,但无可否认,它们适合当下的中国公司展开实践。
或许难以想象,以上工作是由一个2008年才成立,只有7名成员的专职小组主导完成的。在拥有20万名员工的中国移动,它看似微不足道,却承担着到2010年时较2005年能耗水平节约80亿度电的使命。
在短短三年内,如何将节电数量从0跃升至80亿?答案有二,其一是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创新体制,其二是,由公司实权人物、副总裁李跃直接领导此一项目,明确执行力度。
目前,中移动自下而上的反应体系有两种运转方式。一种是制度性的信息反馈。地方公司每年年初和年中都需要向集团总部报实施方案。每个月也需要向集团进行月报,即便是在这一个月中没有进行新的试验,也要在月报中说明。
另一种则更为灵活:试验成功的方案,地方公司可随时向总部汇报。2008年初,李跃到江苏出差,当地的绿色行动计划小组将已经试用成功的利用地下水为基站降温的方法展示给李。节电80%的结果太有说服力,令李跃当场拍板,要将这个技术标准化,推广到其它分公司。
显然,李跃的介入让很多事情的推进速度得以保证。而且,在业界富有权威的他也可以以其影响力,推动更多行业变化。2007年10月份,在与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定期见面时,李主动提出,供应商是否可以在运输材料中节约能源,做一个绿色包装?两人一拍即合。一个月后,当李跃与华为副总裁徐直军见面时,他们再次谈起绿色包装的事情,此时华为已经开始着手相关设计。
这是一个令王建宙异常兴奋的改进。他还记得20年前,中移动采购设备的木箱会被廉价卖给员工去打家具,但这些年物资不复当年紧张,大量的木箱就此被废弃,让王颇感可惜。而绿色包装箱由一个金属架为主,起到固定设备作用,这样的包装可以减轻包装重量22%,减少拆包时间65%,并可以被反反复复使用。
当然,对于中国移动如此规模的一家公司,不难遇到“淮南为菊、淮北为枳”的区域性差异,如果没有一个足够权威的角色倾力推动,很容易事倍功半。
比如,最早推出的节能方案中,有一个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来为机房降温的方案。这并不难理解,但在各地引来种种无法实施的反馈:南方有些城市即使在冬天,也不足够凉,这种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作用不大。而对于西北的一些地方,那里风沙大,如果利用自然通风,对于机房的卫生以及保养弊大于利。
就此舍弃该方案?恰恰相反,绿色行动小组的应对是将问题进一步细化。他们找来气象统计资料年鉴,从中分解出不同地区的气候规律,精确到每个月的气温、湿度、风沙条件等,再依次分地区分季节地制定指标:在春秋两季较为凉爽的东北部,适当地加长使用周期,在南方气温较高的地方,则减短使用周期,而针对那些风沙大的地区,加装风沙过滤网。
据中移动计算,它在2008年用电量,相比于2005年的水准已经节约了36亿度。
不过,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是:中移动如此行动,在经济收益上是否划得来?
目前看来,答案非常正面。据称,2009年中国移动在绿色相关事务的投入可达8亿元人民币,而粗略统计,在2008年它因节能减排实现的节约,约为20亿。
这又不难引申出一个新问题:中移动是否有可能把这些绿色的技术变成一家独立公司,乃至市场化运作?
对此,王建宙给出了一个干脆的回答:“这就成了什么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是我们倡导的问题。就像现在手机产业最大的问题是电池续航时间,大家迫切需要一种环保又用时长的电池。有人说中国移动有4亿多的用户,应该做这件事情。但这件事不是运营商的事情,是材料学,是化学,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自己来做。”
作者:
默默巫
时间:
2009-7-13 12:22
中国移动的“绿色宝典”
定制空调
原始状态:在定制空调出来之前,基站内所采用的空调就是家用的舒适型空调。由于没有智能的温度感应体系,也没有针对基站特点定制的送风标准,这极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正在做什么:中国移动已经与8大制冷厂商定制了专用于基站的制冷设备。空调的最低温度定于28度,并且能够智能地感受基站室内温度,在高于28度时自动启动空调,抵御28度时停止制冷,只启动换风程序
案例:在内蒙古,全区7000多个基站推广了智能控制空调节能的办法。通过减少无用功耗,年节能可以达到400多万度
SIM卡
原始状态:在一张银行卡大小的卡基中嵌入电话卡。而卡基在消费者购入电话卡后通常被扔掉
正在做什么:一方面,对旧SIM卡以及卡基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另一方面,在卡基内嵌入两个SIM卡,以节约材料,并且在工厂出货前回收卡基,把不带卡基的SIM卡直接发给各个营业厅。减少对卡体的装饰,尽量不使用涂料。营业厅可提供旧卡重写数据技术,如若需要换号,消费者可以在旧卡上直接改写数据,无需换卡
案例:江苏打造SIM卡“绿色消费体系”。截止目前,江苏已经再利用旧卡30多万张,回收卡基750多万张,每年可节约采购成本780万人民币,减少废弃物排放数十吨
室外型标准化机柜
原始状态:原始的基站是以房子的状态呈现,供电设备、温度控制设备以及基站设备都在里边。不同的设备需要的温度不同,为了让同处一室的设备能够“相安无事”,基站内的温度必须温度要求最低的设备为准
正在做什么:室外型标准化机柜把基站的房子变成一个大柜机。是分区控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其中,蓄电池、制冷设备以及主设备分处不同的隔段之中,各自的柜门兼有温度调节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温度要求,在柜门上安有空调或者换热设备。
案例:尚处在测试阶段
水源基站降温
原始状态:利用自然资源来给设备降温在最初是不存在的,给基站设备的降温都是利用空调或者换气设备。
正在做什么:利用水源给设备降温利用自然源降温最初的尝试。在基站内装有一个内部带有风扇的柜机,将地下水抽入柜机内的管道内,这样吹出来的风就是凉风了。用过的水源又被重新注入地下
案例:江苏省利用水源给设备降温,减少空调采购两,利用这种自然冷却的方式节能可达到80%
作者:
默默巫
时间:
2009-7-13 12:23
简易包装
原始状态:运送基站设备全部采用木箱子,这些箱子既没有回收也没有再利用,通常是在取出设备后被扔掉
正在做什么:实际上,木箱子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是中国移动的理念是强调重复使用同一个包装。现在所采用的简易包装事实上并不存在箱体,而是一个金属架,主要用来固定基站设备,其尺寸可以根据设备的大小来调节。这个金属架在货物出货后还将被运回,以便之后再次使用
案例:2008年在浙江、四川、广西、海南、湖北、广东、福建、云南八个省份针对华为设备开展试点,全年共周转“绿色包装”1812个架次
地源降温(土壤)
原始状态:此前并未有这像应用,给基站设备的降温都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力量,没有应用土壤
正在做什么:利用土壤来降温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将注入非地下水的管道铺入土壤中,利用土壤为其降温,然后再利用被冷却的水为基站降温。另一方面,将通入室外热空气的管道铺入土壤,利用土壤为空气降温,然后输入室内,实现冷热空气的交换
案例:贵州2008年建成5421个基站智能通风系统,每年可节约3800万度电。同时减少采购3650台基站空调,节省相应维护费用150万人民币
信息化管理工具
原始状态:在国内并没有针对社会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工具,这已经导致大量纸张的浪费以及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使人力、财力以及物力都没有在最优的情况下配置。
正在做什么:中国移动利用信息化工具来提高社会工作效率,实现管理智能化。比如,利用短信控制路灯的开关;给城管人员配备智能终端,城管人员可以利用终端巡视管辖区域,并把详细信息发给信息中心;针对出租车运营公司的需求开发“车务通”出租车电招调度系统,在天津应用该系统后,出租车利用率提高20%,单车日节油约3升
案例:在江西,中移动为丰城市城建量身定制路灯节能管理系统。共设有89个监控箱,每个路灯监控终端内都放置一张GPRS卡,并利用GPRS远程监控功能实现单灯或者片区群灯的使用。为丰城者功夫节电30%以前,直接节约相关费用200万人民币。
作者:
xumeiwen
时间:
2009-7-14 10:56
太棒了!支持环保!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