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标题: APP 测试风险管理与应对:筑牢软件质量防线 [打印本页]

作者: 梦幻小丑灯    时间: 2024-7-24 13:17
标题: APP 测试风险管理与应对:筑牢软件质量防线
[attach]147683[/attach]
需求变更风险
需求变更风险主要表现为在项目后期用户频繁提出需求变更,影响设计和代码,进而反映到测试环节。其特点是变更频繁且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测试用例需要及时更新,否则会造成测试范围误差。例如,用户在 APP 已接近上线时突然提出增加新的功能模块,这不仅会打乱原有的测试计划,还可能因时间紧迫导致测试不充分。


人员风险
人员风险体现在核心测试人员的请假、离职,工作态度不端正、状态差,以及测试技术不足等方面。比如核心测试人员的突然离职,可能使项目因缺乏关键技术和经验而延误;部分测试人员工作敷衍,可能遗漏重要的测试点;还有测试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应对复杂的测试场景。


代码质量风险
代码质量差是常见问题,其特点是缺陷较多,可读性、重构性差且缺少注释。这会导致测试过程中容易遗漏缺陷,修改难度增大。比如代码逻辑混乱,错误百出,使得测试工作困难重重。


测试环境风险
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不一致是主要特点,可能存在配置差异、交叉影响和数据量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误差,例如某些功能在测试环境中正常,但在生产环境中却出现故障。


业务不熟悉风险
表现为测试工程师不了解用户操作习惯或介入测试时间过晚。这可能导致无法全面考虑用户需求,遗漏关键测试点,影响 APP 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测试深度和广度风险
测试广度上难以覆盖用户的所有操作变化,深度上易忽略特定条件下的缺陷。比如多用户并发场景下可能产生的问题未被充分测试。


测试工具误差风险
测试工具本身存在误差或使用者操作不当,例如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参数设置错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二、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需求沟通不畅
需求沟通不畅主要源于测试人员与需求提出方在理解上的差异,以及沟通渠道和方式的不完善。这可能导致需求变更频繁、需求范围不明确等问题。其对 APP 质量的影响表现为功能与用户预期不符,增加缺陷出现的概率;在用户体验方面,可能导致用户操作流程不畅,降低满意度;项目进度上,会造成开发和测试的反复,延误交付时间;成本方面,增加了需求变更和重复工作的成本。


人员变动
人员变动的原因包括个人职业发展、工作压力、团队氛围等。这会导致项目知识和经验的流失,新成员需要时间熟悉项目,影响测试效率和质量。对 APP 质量而言,可能出现测试覆盖不全面、漏洞遗漏等问题;用户体验上,可能因质量问题导致使用感受不佳;进度上,使项目衔接不畅,延长周期;成本上,增加了培训新人员的费用。


代码规范缺失
代码规范缺失通常是由于开发人员缺乏规范意识、团队管理不善等。这会导致代码可读性差、维护困难、缺陷增多。在 APP 质量上,降低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用户体验上,可能出现卡顿、崩溃等情况;项目进度上,增加了排查和修复缺陷的时间;成本上,提高了后期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环境模拟不足
环境模拟不足多因测试资源有限、对实际环境了解不够等。这会使测试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存在偏差。对 APP 质量,可能无法发现特定环境下的问题;用户体验方面,可能在真实环境中出现功能异常;项目进度上,因后期修复环境相关问题而拖延;成本上,增加了后期优化和修复的投入。


业务理解偏差
业务理解偏差常因测试人员对业务流程和用户需求掌握不够。这会导致测试重点偏移,遗漏关键功能。在 APP 质量上,可能导致核心功能缺陷;用户体验上,无法满足用户核心需求;项目进度上,可能需要重新测试和调整;成本上,造成资源浪费和时间损失。


三、风险管理方法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 APP 测试中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团队头脑风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将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自由发表观点,集思广益。例如,针对 APP 的某个新功能,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产品经理等共同探讨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兼容性问题、性能瓶颈等。
参考过往项目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回顾以往类似 APP 测试项目中出现的风险,能够提前预判当前项目可能面临的相似问题。比如,在过去的社交类 APP 测试中,曾因服务器负载能力不足导致用户登录延迟,那么在新的社交 APP 测试中,就应重点关注服务器性能方面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手段众多,其中利用风险矩阵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风险矩阵通常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来划分风险等级。比如,将概率分为高、中、低,影响程度分为严重、一般、轻微,交叉形成不同的风险等级。
以 APP 的登录功能为例,如果密码验证环节出现漏洞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的概率较高,且影响程度严重,那么就处于高风险等级;而界面显示的轻微瑕疵,发生概率低且影响轻微,则处于低风险等级。


(三)风险优先级分类
风险优先级分类的原则主要基于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关键风险通常具有高概率、高影响的特点。
方法上,可以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影响范围、紧急程度等因素。比如,一个可能导致 APP 大面积崩溃的风险,其优先级应高于界面颜色搭配不合理的风险。
对于高优先级的风险,应集中资源优先处理。比如组建专门的应急小组,迅速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关键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四、风险应对策略
(一)减轻风险
减轻风险旨在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缓其不利后果。
适用场景:适用于已知风险且能够通过一定手段控制其影响的情况,如需求变更风险但变更范围较可控。
具体措施:对于需求变更,通过与需求方密切沟通,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对测试环境风险,利用自动化模拟工具来优化环境配置。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投入资源导致成本增加,同时要确保减轻措施的有效性。


(二)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主动采取措施以避免风险发生。
适用场景:针对可预见的潜在风险,如测试人员技术不足可能影响测试效果。
具体措施: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测试人员技术水平;制定严格的代码规范以预防代码质量问题。
注意事项:预防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形式主义。


(三)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意味着主动避开高风险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
适用场景:当项目潜在风险极大且后果严重,且无有效应对策略时,如市场环境恶劣导致项目前景不明朗。
具体措施:直接放弃项目或调整项目方向,重新规划。
注意事项:需谨慎判断风险的严重性和不可控性,避免因过度回避而错失机会。


(四)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将风险分担给其他方。
适用场景:自身难以承担但有其他组织或个人有能力应对的风险,如财务风险。
具体措施:购买保险或签订合同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注意事项: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确保转移合法有效。


(五)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是有意识地承担风险带来的损失。
适用场景:风险发生概率低且影响较小,或者应对成本过高时。
具体措施:制定风险预案,预留一定的应急资源。
注意事项:接受风险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且要持续监控风险状况。






作者: 梦幻小丑灯    时间: 2024-7-24 13:17
五、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一)Quick Android Review Kit (QARK)
Quick Android Review Kit (QARK) 是一款由领英开发的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在 APP 测试中具有显著特点和优势。
特点:
开源性质,可免费获取和使用。
能够对 Android 平台的 App 源代码和 APK 文件进行深入分析。
全面扫描,能发现各类安全威胁。
生成详细的潜在漏洞报告,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优势:
为开发者提供完整的安全漏洞信息,有助于提前预防和解决问题。
突出显示与 Android 版本相关的安全问题,针对性强。
以 APK 形式创建自定义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更接近实际使用场景。


(二)Zed Attack Proxy
Zed Attack Proxy 是一款备受欢迎的开源安全测试工具。
特点:
提供 20 种不同语言的版本,满足全球用户需求。
支持多种脚本语言类型,适用范围广泛。
易于安装,降低使用门槛。
优势:
在软件开发和测试阶段就能自动识别 App 中的安全漏洞,提前预警。
拥有活跃的志愿者管理团队,能够不断更新和优化工具。
与其他工具集成性较好,便于构建完整的测试体系。


六、案例分析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商类 APP 的测试项目。在项目初期,通过风险识别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风险:
需求变更风险:在项目进行到一半时,业务部门提出增加直播带货功能,这将对原有的页面布局和支付流程产生较大影响。
测试人员技术不足风险:部分测试人员对新的支付安全技术了解有限,可能无法有效检测相关漏洞。
性能风险:预计在促销活动期间,用户并发量会大幅增加,可能导致服务器响应缓慢。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
对于需求变更风险,与业务部门进行了深入沟通,明确变更的具体需求和时间节点,调整测试计划,增加相关测试用例,并及时通知开发人员同步修改代码。
针对测试人员技术不足风险,组织了内部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技术讲解和实战演练,同时安排经验丰富的同事进行指导。
对于性能风险,提前进行了压力测试,优化服务器配置,增加缓存机制,并制定了应急方案。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需求变更部分的功能顺利上线,没有出现明显的缺陷,用户体验良好。
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测试场景。
在促销活动期间,服务器运行稳定,未出现响应缓慢的情况。


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有:
需求变更的沟通要及时、充分,确保各方理解一致。
要定期评估测试人员的技能水平,及时进行培训和提升。
性能测试要提前进行,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高峰场景。
另一个案例是一款社交类 APP 。风险识别发现:
代码规范缺失风险:开发过程中代码规范执行不严格,导致代码可读性差,维护困难。
兼容性风险:不同手机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的兼容性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制定并严格执行代码规范,对现有代码进行重构和优化。
收集常见的手机型号和操作系统版本,进行全面的兼容性测试。


成效:
代码质量得到提升,开发和维护效率提高。
兼容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户投诉减少。


经验教训:
代码规范要从项目一开始就严格执行,避免后期的大规模重构。
兼容性测试要覆盖尽可能多的设备和系统版本,不能心存侥幸。


七、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APP 测试风险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趋势和挑战。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新趋势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 APP 测试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将日益广泛。能够更智能地预测潜在风险,优化测试用例生成,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自动化测试技术的持续升级,将实现更全面、更高效的测试覆盖,减少人为疏忽导致的风险。
云测试平台的普及,为 APP 测试提供了更灵活、便捷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新的风险点。


(二)市场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用户对 APP 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风险容忍度降低,任何微小的风险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 APP 开发周期不断缩短,留给测试和风险管理的时间更加紧张。
新兴技术和业务模式的不断涌现,如物联网、区块链等与 APP 的融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风险。


(三)可能的应对方向
加强测试团队的技术培训,使其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熟练运用新的测试工具和方法。
建立更灵活、敏捷的风险管理流程,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加大在安全防护和数据隐私保护方面的投入,确保 APP 符合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强化与用户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和关注点,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


总之,APP 测试风险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应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保障 APP 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