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标题:
如何做需求管理?这8个tips你需要知道(下)
[打印本页]
作者:
lsekfe
时间:
2022-8-4 09:48
标题:
如何做需求管理?这8个tips你需要知道(下)
5、需求开发
需求确认之后,进入开发阶段。从需求评审到最后验收,是一个闭环流程。详见下图:
[attach]140458[/attach]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需求在开发阶段,需求评审、需求可行性论证、需求的方案设计、
技术
方案评估,都需要开发和美术的leader一起参与评审,并对结果负责。在需求评审的时候,产品、开发、美术和
测试
相关的人员都需要参加。
需求的源头确认了,那么在需求进入开发阶段的源头,也需要多次核对并确认。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千万不要认为这个时间花了,还不如提前接入写几行代码。一旦出现被催进度,尽快启动开发的时候,项目经理一定要顶得住压力,把前面的准备工作做足。
以一个需求为例来说,我们看的是整个需求的完整开发周期,也就是从需求评审->需求开发->需求验收->需求测试->需求完结。
需求开发的源头就是需求方案的设计,详细工作量的评估,需要层层把关,对结果负责。试想,如果为了省这个几天的时间,结果导致需求开发完成之后,出现一堆bug,最后验收效果不好,测试过程坎坷,看着前面省了一点时间,但其实整个需求的开发周期都拉长了。
在软件质量里面有一句话: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测试人员是质量最后的“守门员”,不要把所有的质量问题都留在最后测试环节。
所以技术方案,详细工作量评估(WBS)这些准备的越充足,一方面是有利于跟进执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保证验收环节和测试环节的顺利。
为了确保验收的效率和测试的顺利,在整个需求开发流程里面,我们还额外新增了自测用例的评审,开发某个需求自测联调结束之后,开发人员需要跑10%-20%的自测用例,通过率需要达到90%及以上,才能正式转产品验收。
当产品验收的体验问题输出之后,需要快速拉起开发、产品、测试一起对齐,落实体验优化,在体验单解决完90%及以上之后,才会正式转测试。
6、搭建可视化
需求管理
的过程需要透明化,可视化。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好的工具。项目经理需要善于借助工具来搭建搭建可视化,建立需求自动化运转流程。
一个好的工具,可以让我们在对需求管理时事半功倍。我们用的TAPD工具非常的强大。
因为每个公司的
项目管理
工具可能不一样,所以这里不做细述。但用工具需要是为了更好地去提升效率。
通过工具,让整个项目管理过程更加的可视化,透明化。项目经理要详尽一切办法,让能够可视化的都尽量可视化。这也是项目经理的核心价值之一。
至于工具的使用,需求单状态的流转,从宣讲开始,逐步的培养团队养成这样的习惯,这些并不是难事。
同时,建立相应的规则,加以约束,避免部分成员不遵守。对于还有部分经常性不遵守的成员,则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重点关注,以引导和教育为主。
7、应对变更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作为项目经理,我们在带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认知:市场驱动型的项目,变是永恒。面对变化,项目经理需要拥抱变化,宜疏不宜堵。
不否认的是,很多项目经理怕项目过程中出现变更,甚至想方设法制定各种流程,试图来控制变更。
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这都是不成熟项目经理做的事情,或者是初级项目经理会做的事情。
而一位合格的项目经理,成熟的项目经理,是需要懂得怎么去拥抱变化,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变更,做好预期管理。
怎么来更好地应对变化呢?这里要分几种情况来看:
1)项目的范围蔓延和镀金
这是项目经理需要重点关注的,范围蔓延和镀金也是项目推进过程中变化的一种情况。当出现范围蔓延或镀金的时候,会慢慢蚕食项目的资源,或者原本产品需求没有的,额外新增了一些功能,使得原本的计划不断地偏移,团队各种加班赶进度,抱怨声音不断。
这种情况我认为是需要控制的。项目经理需要高度的敏感,一旦识别项目范围蔓延或出现镀金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管控,确保项目在正常的框架内运行。因为资源是一点点被蚕食,可能会不知不觉中进行,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对原有计划有很大的影响。
2)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需求变更
一个项目计划已经按照既定的要求制定好了,并在有序的进行执行中。在做着做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需求的细节需要补充,或者在自测用例评审的时候,发现需要增补一些功能点。
这种情况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项目经理不要急着去阻止这些需求,成熟的做法是和团队一起沟通对齐这些新增需求需要花费的时间,然后评估需求的影响面和必要性(或者敏捷谈到的价值)。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再去和管理层沟通,给出相应的方案,最终让管理层和团队一起来决策是否需要走变更流程。
如果走变更流程,就重新刷新计划,更新好之后同步全员,按新的计划执行;如果沟通的结论是可以放到后面再安排,则按原计划进行。这里我个人会倾向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这类需求细节的调整,尽可能的一次性到位的安排处理。
3)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插入新的需求情况
这在很多项目中是非常常见的,插入的需求可能大多来自于老板,领导。老板们的需求自然是要重视的,但如果放任这种情况持续的发生,需求的管理会逐步失控,而且团队的满意度会直线下降,对项目经理的认可度也会大打折扣。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遇到这种情况,偶尔出现一次,管控好预期,应该问题不大。插入的需求或许是业务侧本身的需要,但需求的增加,表明范围的扩大,铁三角中,人和时间都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插入的需求必然是会影响已经制定的计划的。这种情况下怎么应对呢?
如果时间和人都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插入的需求,可以重新把之前的需求拿出来一起沟通对齐优先级,重新排优先级就好,千万别给老板拍胸脯保证,可以内部消化掉,因为很有可能赶时间完成的需求和预期有很大的偏差,而且团队成员也加班加点,不买账。
如果是时间可以调整,那新增的需求,在当前的人力资源情况下,整体评估完成时间,更新计划,同步老板和团队,按新的计划进行。
如果范围和时间不变,新增的需求可以协调其他人力支持,项目经理也需要更新项目的情况,同步老板和团队。
如果项目经理可以做决策的情况下,以上都可以,但为凸显项目经理的更加专业和稳重,可以将各种方案呈现出来,最终由老板去做选择题,拍板决定使用哪个方案。
对于偶然的情况,以上的策略都是可行的。但如果作为项目经理,你发现已经出现2-3次这种插入需求的情况,甚至未来还会持续的时候。项目经理需要和管理层“约法三章”了,要从源头梳理并重新建立相应的规则,制定插入需求的处理方式。不要认为老板提的需求,项目经理就无条件地去执行。老板也是怕欠人情的,多次提需求,使得项目推进过程出现变化,甚至延期,那就有必要从管理层入手来解决这个频发插入需求的情况。
4)项目目标出现变化
项目目标出现变化,必然会导致项目的范围出现变化。
项目经理要对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认知,要能够根据日常的沟通,尤其是管理层的沟通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以便判断是否对目标有影响。
当然,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因为市场的变化,因为政策的变化,使得项目目标要进行调整,这个时候管理层也会主动发起相关的会议,和项目的核心干系人进行沟通对齐。
但切记,管理层的信息对齐只是一个信息的传达,作为项目经理,需要果敢的应对这种突发的变化,要清楚的知道该如何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事实上,本身也不复杂,当目标出现变化时,就又回到了前面第二、三大要点,重新明确目标,界定范围。
因为目标已经变了,再按原来的计划执行下去,做得越多,可能错的也就越多,所以,需要即刻展开范围的梳理和界定,然后重新制定计划。
学习ACP的朋友,这个时候也需要灵活地进行变通,理论知识是说一个迭代内是不允许变更的,但实际项目执行的过程,当出现目标变化,需要果断的叫停一些已经做的需求,哪怕是这个需求即将做完。
在应对变更时,项目经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对项目重新梳理,尤其是范围,在重新制定计划之后,还需要特别的和管理层对齐预期。
项目的特点是渐进明晰,实际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哪怕是风险管理做得再好,也还是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因此,变更的情况在这里也不能一一枚举。
一位成熟的项目经理,就是当项目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在团队面前处变不惊,并且有思路、有逻辑的展开和推进各项工作。所以,变化是永恒的。拥抱变化,管理好预期,是应对变更的重要原则。
8、产品能力
最后一个要点,产品能力,是说项目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能力。以
互联网
项目或游戏项目为例,在负责这一类项目时,可以不懂技术,但我认为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能力,需要真正的懂业务。
当项目经理具备一定的产品能力,能够更充分地理解需求,把握产品意图。因此,项目经理要能够或者多培养自己从产品层面思考,让项目的推进能够更加贴合产品的最终形态,这样更有利于对项目的把控。
在我的认知里面,项目经理绝不仅仅只是排排计划,管管风险,和管理层沟通沟通。项目管理中,需求管理要真正的做得好,项目经理是需要理解业务的,需要花一定的精力下沉到业务线中,要对产品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具体的产品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需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产品意识(产品体验和竞品分析)、运营数据分析能力、用户思维等。
当项目经理具备一定的产品能力,真正的懂业务,对业务有自己的理解,在实际推进项目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有底气。
在和团队成员沟通对齐目标时,不用担心自己不懂技术而没有共同沟通的频道,一切以目标为出发,就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