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治漩涡裹挟一生的仓央嘉措,也许只是一位身不由己的孤独活佛。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杂家Misc》栏目(公众号:zajia163)出品,每天一个精彩的人物故事,每周更新五期。
如今,没读过几首仓央嘉措的文艺青年,或许都算不上合格的文青了。
放浪形骸,伤感深情,在情爱与佛法之间难抉择,只想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些外人一厢情愿的关键词,组合出一个离经叛道的翩翩情僧,一个被严重误读的雪域传奇。
如果说大众对林徽因的误读起码还存有几分真意,而今流传的仓央嘉措的形象,就是一场换头级别的臆想和重造。
人们以为他是拉萨街头的风流情郎,却忽略了他是六世达赖喇嘛。
津津乐道的艳遇八卦,款款情诗,不是张冠李戴,就是不顾史实的重构与误读。
读了这么多仓央嘉措,其实,没几个是真的。
△
电影《非诚勿扰二》里,关晓彤读的那首《见或不见》,实则出自广东姑娘谈笑靖,笔名扎西拉姆·多多。
这是一场荒谬的造星行动。
从2010年的电影《非诚勿扰2》开始,仓央嘉措就莫名变成了一个满口情爱的文艺代言人,真真假假的诗歌在古装剧中频繁出镜,有出版社甚至给他生生造了一本语录集。
事实上,在藏语中只有“仓央嘉措古鲁”的说法,即为“有劝诫意义的宗教道歌”,大多蕴含着他对佛理的领悟。
虽然其中不乏关于爱情的表达,但其中的格局,也绝非一般情诗可以比拟。
现传的仓央嘉措情歌,如“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原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原作名为《信徒》,《信徒》是为朱哲琴专辑《央金玛》创作的歌曲。《央金玛》专辑中另有一首由七首仓央嘉措诗歌拼合而成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不仔细辨别,二者很容易被混淆,比如《读者》杂志就曾将《那一世》作者署名为仓央嘉措。
《读者》2007年第20期(总409期)
有的像篇幅冗长的“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 佛曰……”一样,完全是网友对歌词和佛经的强行混搭。
“你见,或者不见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就连这首出自扎西拉姆·多多的《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原文也仅仅表达了莲花生大师对弟子的关爱,跟爱情风月全无关联。2011年3月,原作者谈笑靖发现珠海出版社未经许可出版了包括该作品的图书《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并把《见与不见》当作仓央嘉措的作品,将珠海出版社与王府井书店一并告上法院。出版社甚至拿出了2008年10月的《读者》,称杂志上刊登过这首诗歌并署名“仓央嘉措”。最后法院经过调查,认定《见与不见》的作者就是谈笑靖。
至于“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第十最好不相遇……”的《十诫诗》,也只有前四句出自仓央嘉措,从“第三”到“第十”,都由《步步惊心》的读者所续。
△
而他真正的藏文原作,也免不了被误读。
“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萨的大街上流浪,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被认为是他夜会情人的写照,其实,这也出自后人对藏文原诗的改编。
相比之下,原文其实相当收敛,“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持明仓央嘉措,住到拉萨宫殿下,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据藏族文学研究者佟锦华统计,仓央嘉措一生留下来的诗歌不过六七十首,随着翻译版本的不同,意趣也大相径庭。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七言绝句形式,出自文学家曾缄的手笔。
但对比译者于道泉相对直白的翻译,仓央嘉措书写的原文,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华丽——“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有多少种翻译,就有多少个仓央嘉措。
我们读到的,只是一抹磨砂玻璃后的剪影。
真正的他,早已变成了一张被时代忽略的底片,生生淹没在后人杜撰的茫茫文海里。
在这场狂欢里,他原来究竟是怎样一副面孔?
无人知晓,也没人在乎。
△
在正史的记载中,仓央嘉措一生存在许多盲点。有关他的种种,是难以考证的谜团。
但他绝不应只被那些真假掺半的风流韵事淹没。
被政治漩涡裹挟一生的仓央嘉措,也许只是一位身不由己的孤独活佛。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同顺治帝会面,顺治曾亲自为他进行册封。
仓央嘉措生活在西藏一个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
那时,宗教派系之间势不相容,斗争残酷而激烈。
在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带领下,四大藏传佛教之一的格鲁派联合蒙古,成功胜出。
在藏传佛教中,达赖喇嘛是格鲁派转世传承的领袖,也是最大的活佛。
而仓央嘉措,就是第六世达赖喇嘛,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一般的转世灵童,在被查访确认后,很快就会被迎到寺中。
仓央嘉措,却被藏了十五年。
出于政治考量,五世达赖圆寂后,接管政务的弟子桑结嘉措向外界隐瞒了他的死讯,对外仍以五世达赖的名义发号施令,一瞒就是十五年。
在这十五年里,政治局面愈发错杂纷乱。直到康熙皇帝愤怒地发现真相,桑结嘉措才被迫公开了五世达赖的死讯。
与此同时,他还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他已经秘密找到了五世达赖的转世。
这个已经十五岁的转世灵童,就是仓央嘉措。
至此,他的身份才在政治风浪中公布于世。
仓央嘉措究竟何时被秘密选为灵童已不得而知。
但《仓央嘉措秘传》和《噶伦传》记载,十五岁前的仓央嘉措,一直处于桑结嘉措的严密控制下,由指定的师父教导。
前方的命运,已经由不得他来选择。
他的人生,在一开始就铺上了凄惨的底色。
仓央嘉措的出生地——西藏门隅的乌金凌
十五岁那年,仓央嘉措被接到拉萨,就此剃度受戒。
传言中与他依依惜别的情人,仅仅是个无法印证的传说。
坐床仪式后,他正式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在桑结嘉措的严厉监督下开始学经活动。
然而,真正执政的还是桑结嘉措。
没有政教大权的仓央嘉措,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领袖。活佛生活,也许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
他的众多诗歌,便写于这个时期。
经过后人的种种误读,能明晰这其间深意的,也许只有他自己。
△
这家酒馆曾声称,仓央嘉措诗中的玛吉阿米是他深爱的情人,实际上,这个词在藏语里意指“未生育的母亲”,不少藏学家认为,这其实指得是菩萨的面容。
诗歌被误读至此,他私会情人的风流韵事就更加疑点重重。
在许多文章中,他的私生活被描写得无比浪荡,从为初恋痛哭到为情人买醉,细节刻画得比明星八卦还生动。
其实,这些描绘都有夸大和杜撰的嫌疑。他到底有没有情人,至今存在争议。
据西藏社科院的蓝国华先生所说,仓央嘉措作为戒律森严的格鲁派宗教领袖,不可能拥有传言中那种肆无忌惮的夜生活。
根据史料记载,只能说他曾经有过相对叛逆的行径,并被政敌作为把柄。
被多篇考证文章引用的《列隆吉仲日记》记述,他当年曾在布达拉宫内“身穿绸缎便装,手戴戒指,头蓄长发,醉心歌舞游宴。”
据《青海史》所述,他在巡游日喀则时,曾经向师傅退回僧衣以示退戒,只想保存世俗之权。
就连这两种说法,各派学者之间也抱有不同意见。当年的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至今没有定论。
是我们的想象,造就了一个为情寻死觅活的情僧。
△
舞台剧《仓央嘉措》剧照
没过多久,政局表面的和平,也被轰然打破。
1705年,桑结嘉措与政敌拉藏汗发生战争,桑结嘉措的军队大败。
而桑结嘉措本人,也随即被处死。
权利的更迭之中,总是免不了死亡。
即使只是一个傀儡,身为六世达赖的仓央嘉措,也在劫难逃。
而他当初的叛逆,就成了大罪。
事变后,拉藏汗以“行为放荡”为名向康熙启奏,说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应当废立。
康熙帝闻言,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
一直予他痛苦的达赖名号,最终也从他的人生中抽离,落得一片寂静。
此时,仓央嘉措的生命,也就像一汪干涸的水,被折腾得所剩无几了。
史料上,他的生命停在1706年。
《圣祖实录》记载,仓央嘉措被押解至青海湖滨时,在西宁口外因病去世,享年24岁。
被政治拖累了一生。
他在生机勃勃的年纪里倒下,抱着疲惫死去。
聊以安慰的是,关于他的死亡,除了上面的通史版本,还有另一种说法。
《六世达赖秘传》木刻版记载,当他到达青海衮嘎诺尔湖后,就决然遁去,从此云游国内外,讲经授徒,后来在内蒙古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在这种假设中,他终于过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云游的他,应该活得无比自由。
△
插画图/关斌斌
后来,拉藏汗新立了一个达赖喇嘛,在位十二年,始终不得民心。
矛盾之下,康熙只好废黜了拉藏汗所立的达赖,承认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确是达赖后身”。
仓央嘉措的身份,这才重新被承认。
政治风波终于宣告平息。
而仓央嘉措,这位一直夹在权力斗争漩涡中的宗教领袖,也自此成为经久不变的的藏区传奇。
今人看古,永远逃不过管中窥豹的宿命。
拾得一根鸟的翎羽,我们就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鸟的全貌。
而仓央嘉措,也许就是那只神鸟。
经过后人的捏造,生生变成了一个遥远的理想。
他的一生到底为谁钟情,最后又到底终于何处,都像他诗歌的真正含义一样,成为无人知晓的疑团。
在大众的狂欢里,这位面目模糊的六世达赖喇嘛,终于成了一个被后人牵强附会的幻影。
最后,只剩下挥舞着笔杆的,不甘寂寞的我们。
欢迎光临 51Testing软件测试论坛 (http://bbs.51testi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