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好——管理的一些想法
最近接触了一些测试管理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一肚子的牢骚。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测试管理的理论知识、一些思路和这个那个认证,而国人好大喜功的特点也使得现在譬如CMM之类的认证特别火热。其实理论毕竟是理论,认证也不可能通过了就能带来效益,对于大部分中国现在的软件企业来说,需要的是合适的管理方法。这就比如大一点的单位需要专门的质管人员,但是难道一个乡下磨面的小作坊也需要特定的人员来管理质量吗?
我刚才说了,国人一大特色就是好大喜功。他们会拿一堆理论知识或者一些标准的做法来,然后说:你看,人家标准就是这么做的,有错么?我们要按这个方式做,可以解决这个那个方面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这些标准都没有错,他们任何一个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请不要忽略的是,执行这些标准的资源——譬如文档。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拿CMM标准来说涉及到的文档何止二、三十份?但是对于任何企业任何项目这些都一定需要吗?有人说可以进行另一项工作——项目裁剪。恩,这个工作确实很有用,但请不要忘记被你裁剪掉的部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做好一个项目来说也很有意义。另外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裁剪?
这个又需要一个标准,我想不是简单的用几个条件参数就能说的明白的。这个裁剪的动作需要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做,换句话说就是要适合自己。
绕了一大圈,我们不如这样思考。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流程认证,我们可以作为参考而不是作为标准,可以借鉴而不是作为努力的目标——毕竟国情是效益为先。从公司自身情况开始分析起,整理并分析自己的一些数据,从中得出管理和开发的漏洞,提出修改方案。我想这个也符合改进的原则:我们总是在针对确定进行改进,而不是没有缺点没事也瞎折腾。
旦愿一些公司领导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好大喜功做些让人觉得好笑的事情。
有道理
不过中国人还有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无为而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