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积点老人 发表于 2018-11-28 16:44:20

科大讯飞刘聪:能带其他公司一起赢的,才是伟大的公司


https://img.huxiucdn.com/article/content/201811/26/102248462570.jpg?imageView2/2/w/1000/format/jpg/interlace/1/q/85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做《算法工程师的危机》,里面提到现在工程师是调参的,调参这件事儿小学生都能做了吗?
另外一种说法是现在后端的研究员得抛弃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走向前端,去背上业务的 KPI,去和业务贴身肉搏,虽然这可能不是全貌,但的确也反应了一些现象。作为我个人来说,从原来做技术到现在的技术管理,从原来做语音识别到去负责计算机视觉,我是蛮焦虑的,因为我也是个工程师。
如果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我们知道讯飞经常说顶天立地,顶天就是指核心技术领先,可能主要是从研究院产出,怎么样更好地做好利弊这件事,怎么样去更深入地理解产品和商业模式,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技术。这也跟我们今天的主题相关,怎么样能让 AI 变得更精彩,而不是变成泡沫。
还有一类是什么?我认为可能在现在的中国相对会少一些,我们称为源头核心技术创新。讯飞是这样一家公司,源头核心技术意味着你可能是需要坐冷板凳的,它不是一两年才能获得成果的,这种我们称为“爬山型”的公司。
讯飞从 1999 年成立,从做语音合成、语音评测、识别,到 2014 年提出超脑计划,从“能听会说”的角度出发,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输入法、翻译机、屏幕上的“讯飞听见”等。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能理解、会思考这个方面,去挑战更难的认知智能。
我们现在到底有哪些成果?在 2018 年初的时候,研究院院长胡国平说,讯飞在 2017 年“顺便”拿了七个世界冠军,今年从评测和技术角度出发,(我们)也做出了一些成绩。这里面既有我们在语音合成连续 13 年夺冠,也包含今年号称史上语音识别最难任务的国际 CHiME-5 英文识别比赛;既包含我们面向于淘宝真实照片中文字信息的 OCR 比赛,也包含去年我们在国际 1.0 版本 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挑战赛中,一些相关指标已经超过了人类,今年的 2.0 版本,我们也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每次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们能在朋友圈发现整齐的转发加上“666”这样一个标签,其实还是蛮壮观的。也有人在说,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怎么样能更好地更快的在我们的业务落地,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对于源头核心技术创新,我们认为可能有几下几点(关键):
首先核心技术要做得非常领先,甚至在世界的层面要去不断去挑战无人区;第二要能实现盈利,实现商业的闭环;第三,当你形成闭环之后,你能不能持续地、不忘初心地持续投入,这一点非常关键。在业界华为其实做得非常好,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榜样。最后很多的技术创新,它不只是某一个领域,我们怎么样去做到国际化,去拓展它的应用非常重要。
从人工智能的技术,这些思维怎么样来助力产品创新?我们认为语音、图像这些相关的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我们称为叫自然交互,其实很简单,你告诉一个小孩说你去打个酱油,然后把钱找回来,怎么样让机器可以更好地做这些事。

而另一类,我们知道语言和文字产生之后,产生了很多的行业。这些行业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是专家,专家的知识在他们头脑里。怎么样能把这些专家的知识学习出来,把这些有限的专家资源解放出来,对行业产生更大的贡献,我们称之为智能学习。
首先看一下交互,我们知道交互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大型机,需要专业人员通过打孔的方式和机器交互,再到后来的对系统下命令,再到我们的图形界面下的鼠标和键盘,再到以 iPhone 为代表的触摸方式。那么现在是一种什么方式?我们认为称为叫基于视觉呈现的语音交互。
大家想一下,对机器来说,如果机器要把它头脑的东西展示给你用什么最方便?一定是图像,因为它有屏幕,用图片或者用文字的方式展现给你就可以了,对人来说,80% 的信息是来源于视觉。如果人要把信息传递给机器,我们可以画画,我们可以写字,可以做手势,但最直接的方式还是语音,(这也是)我们现在基于视觉呈现的语音交互所要表达的思想。
以上是现在的状态,让我们来看一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我们知道未来的发展其实是有趋势性的,有时我们要根据对未来的一些预测来制定我们的战略,否则等水落石出的时候已经晚了。未来有哪些,我们做了一些预测,未来的交互形式可能会发生这样一个变化。
(未来)除了现在单纯的软硬件会向云端一体化,包括软硬件一体化发展。可能大家会说现在有芯片了,是不是以后都能在端做。但其实大家想一下,后台还有服务,还有内容,这些还是需要云端一体化的。对产品来说,一方面可能是像手机、电脑、汽车这样,我们称为“大 C 产品”,这些产品最多,未来最终很多会被一些巨头所垄断。但是也会有一些像衣服、鞋子、机器人、玩具这样,有非常多的形态,大家有一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这些我们称为“小 C 产品”。而从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围绕 AI 尤其是智能硬件,更可能会以“小 C”的这样一种方式发展,以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甚至是情感的寄托。
继续上面的预测,我们也觉得未来的商业生态系统,也会从现在的寡头向去中心化的方式发展。可能未来开发者、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做 AI 的人工智能的企业,会像编篮子一样,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结构,共同来营造一个生态。讯飞的执行总裁胡郁,把它称为“混合正交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这种生态之下,我们也判断未来这些竞争可能会从公司之间的竞争,变成一个生态的竞争。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智能手机行业)并不是苹果公司和哪一家公司的竞争,而是苹果 iOS 和安卓生态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每一家公司怎么样找到自己在产业当中的位置?你的上下游是什么?你是做“大C”还是“小C”?你所在产业的聚集度和寡头化程度是怎样的?其实都非常重要。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让彼此不同的公司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在新的生态之下,我们的数据、知识、经验,甚至是利益,怎么样把这样的分享机制建立好,非常关键。最终我们希望通过一个混合的方式来建立新生态和共赢的合作。
最后,我们相信基于人工智能未来,我们相信可以实现颠覆性的创新,我们相信未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改变世界,建设美好的世界,这也是科大讯飞的使命之一。我们也非常希望可以和在座的各位共同见证,共同看见未来更加精彩的 AI,谢谢大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大讯飞刘聪:能带其他公司一起赢的,才是伟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