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性能需求
性能相关需求一般由需求人员提供,测试负责人是这些需求的第一个把关人。针对这些需求,测试负责人可以分析哪些内容呢?性能相关需求一般由需求人员提供,测试负责人是这些需求的第一个把关人。针对这些需求,测试负责人可以分析哪些内容呢?
是否全面
用户角度
→ 能不能
→ 快不快
业务角度
→ 吞吐量、TPS、每小时完成工作量
→ 处理压力的方式
如12306购票,当压力太大的时候,是让所有人都能得到非常慢的服务,还是保证一部分人可以正常使用、另外的人停止服务?
技术角度
→ 是否使用了某些有潜在风险的技术
→ 系统内部的一些资源
其他角度
→ 比如系统拥有者,要求服务器资源利用率60%左右,想想为什么?
是否有效
可行性
要求发送短信后能即时到达。这就是不可行的需求,因为涉及到运营商的网络。
可量化
邮件发出后,较短的时间内到达。
是否灵活
需求vs.期望
→ 需求是必须要达到的。比如发送即时消息,必须保证没有丢失,这时可能就要有一个到达率的指标,如果达不到100%,那就是不合格。
→ 期望是灵活的,比如页面响应时间3s以内,这就是一个期望,不会因为最后是3.2s而影响结论或者导致延期发布。 开发生命周期中的性能测试
单元测试
代码层面的测试。写完一块代码,对代码的执行效率、内存使用、资源占用等情况进行测试,由开发人员完成。 组件/服务/接口测试
此层面的测试,通常是针对一个已完成的公用功能,此功能向外提供服务或者接口。既可以是代码级别的测试,也可以是不涉及代码的调用测试(如webservice接口),应由测试人员完成。 系统测试
整个系统已经实现,通过模拟用户的使用对系统进行测试。我们做的性能测试主要就是这个,由测试人员完成。 生产环境测试
在系统测试通过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完整的生产环境。比如一个生产环境,部属多个系统,这些系统共同使用时可能会相互影响,需要考虑到此种情况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中,何时介入呢
稳定版
→ 进入太晚,进度无法保证
→ 可能会影响到功能测试
这是测试负责人最害怕的,即测试晚期发现性能问题,修改涉及面较大,造成功能测试返工。 尽早
→ 流程可跑通
→ 数据无严重问题
等到稳定版再进入是不靠谱的,要尽早。
尽早到什么时候,性能测试需要哪些流程和数据呢?关注性能方案中的用户模型。 尽早
→ 流程可跑通
→ 数据无严重问题
等到稳定版再进入是不靠谱的,要尽早。
尽早到什么时候,性能测试需要哪些流程和数据呢?关注性能方案中的用户模型。 尽早
→ 流程可跑通
→ 数据无严重问题
等到稳定版再进入是不靠谱的,要尽早。
尽早到什么时候,性能测试需要哪些流程和数据呢?关注性能方案中的用户模型。 是否有必要提起性能测试?
新项目
目前基本都需要进行性能测试。 新版本(哪些变化可能涉及性能)→ 用户量
用户数的增加,如推广使用、知名度提高。 → 数据量
数据量的增加,如分布式部属变成集中式部属。 → 实现改变
架构实现的变化,如音视频点播系统更换了流媒体服务器。 测试负责人的疑问主要是新版本需不需要再做一次性能测试?比如只新增加了一个功能 :lol :victory:
页:
[1]